還有幾個小時,算力大戰就要正式上演。

  這看上去是一場真正靠算力決勝的戰鬥。誰擁有更多的算力,誰就是真正的BCH。但實際上比拼的是資金實力,一天可能需要投入上千萬元。

  礦工逐利而居。之前挖BCH的礦工有些爲了穩健的收益已切換算力到BTC;也有些人爲了制衡比特大陸的礦霸行爲選擇支持CSW;更有人直言分叉結束看哪個賺錢就挖哪個。

  11月16日0點40分,BCH將執行硬分叉。吳忌寒和CSW一年的爭執也將迎來一個結果。輸的一方甘願作罷?還是另起爐竈,分裂成兩個幣?一切尚未可知。

  可以預知的是,這將是一場里程碑式的戰役。這一次,礦工第一次有機會通過算力投票參與到協議發展的博弈過程中,並可能制衡開發者。

  同時,這是一場流血的戰爭,雙方都將損失慘重,BCH社區力量或將削弱。而這背後卻有人期待着分裂,他們是BCH的競爭者。

  誰又將是最後的贏家?我們拭目以待。

  保守的礦工和冒險的大佬

  吉米接到一通電話。

  “你算力有多少?”對方張口就問。

  “6W臺機器。”吉米毫無防備地脫口而出。

  隨後,他馬上感覺不對勁。那是大約兩週之前發生的事情,算力大戰一觸在即,“我意識到他們在說那個事兒(算力大戰),就以我在開高速爲藉口掛掉了”。吉米對區塊鏈Truth表示。

  這段時間,礦工的日子明顯不好過。“去年最高的時候,一臺礦機一天300元收益,後來慢慢地變成了200元、100元,到現在平均差不多20多塊錢。”吉米表示。

  因此,當對方第二次打來電話的時候,還沒等到對方給出條件,他便選擇了拒絕,“但我不能告訴你他們是誰”。

  幣價萎靡不振,吉米爲了保證收益選擇只挖比特幣。即便,前幾日BCH價格短暫上浮,他依然沒有動搖。

  “第一,我們挖幣是長期持有的;第二,雖然BCH價格漲到4000元,其實和比特幣收益差不多,所以也沒必要。”吉米給出了自己的理由。今年年初,吉米的部分機器曾經挖過BCH,但由於收益越來越低,這一次他們堅定地站在了比特幣的旁邊。

  穩健的收益成爲了吉米最關心的問題。他們不願意冒險,而在他們背後,有兩股力量冒着巨大風險角逐。

  他們以算力打賭。以51攻擊配合最長鏈即是有效鏈原則,卻沒有添加重放保護。這就是說,挖錯的一方一無所有,挖對的則大賺。

  雙方都不服氣,爲了算力戰,據悉比特大陸在新疆佈置了9萬臺礦機,而澳本聰則宣稱自己有足夠多的錢來打贏戰爭,他們都信心滿滿,卻又都孤注一擲。

  種種原因之下,這場戰爭吸引了諸多人的眼球,但這真的是一場一定要發起的戰爭嗎?

  戰爭並非必要

  起初,這場戰爭被命名爲擴容之爭。

  比特大陸支持的Bitcoin ABC團隊最新升級的0.18版本中並沒有涉及擴容。據相關數據表明,BCH實際容量在200k左右,現有32M區塊上限是實際容量的160倍,沒有擴容的市場需求。

  “比特幣有一兆的限制,早期比特幣不值錢,大家都可以免費發交易,如果沒有限制的話,由於所有交易不可刪除,很快比特幣網絡就會有無限多的區塊,受理成本就高了。他們(ABC團隊)考慮如果你無限打開區塊的話,可能會有潛在的攻擊風險。 ”黃世亮(以下簡稱閃電)對區塊鏈Truth表示。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ABC團隊提出在區塊內交易增加規範交易排序,在某種程度上可減少系統複雜性,並且排除了攻擊者發佈一個排序數量衆多的區塊來減慢驗證,以此惡意攻擊的可能。

  以澳本聰爲首的nchain開發團隊則不這麼認爲,他堅持要將區塊容量提高到128M。“他的邏輯是這樣,首先,這條鏈本身有能力承載足夠多的業務,然後再吸引真正展開業務的那些大玩家。但絕大部分人的邏輯是反過來的,現在一個區塊內只有0.2兆的交易,那麼就沒有必要128兆。”閃電告訴區塊鏈Truth。

  但CSW堅持認爲,只要交易付了手續費,就不叫攻擊。“如果真的有惡意攻擊,即容量真的超過物理極限(計算機的基礎設施和網絡基礎設施的物理極限),CSW認爲在比特幣原有的設計中,礦工/協議本身也有能力通過投票的方式把這些交易給拒絕掉、孤立掉”,閃電對區塊鏈Truth(ID:chaintruth)表示。

  雙方各執一詞,看上去似乎都有些道理。可是當時間拉回到2017年7月,對比上次的擴容之爭就會發現,情況似乎有所不同,雙方的分歧似乎也沒有那麼嚴重。

  當時,比特幣網絡已經嚴重擁堵一年,市場份額大幅度下降。而中本聰指定的繼承者Core堅決拒絕提高區塊上限,因此纔有了後來的擴容。

  而這一次,雙方的矛盾似乎並不大。劉昌用對媒體表示,128M和恢復之前的操作碼,吳忌寒並沒有反對。只是社區開發者認爲現在上線太快了,還需要測試,明年5月份上線比較合理。而且 Bitcoin ABC 增加的交易排序(按順序查找節省時間爲將來增大容量做準備)也是爲了擴容。

  區塊鏈從業者大華告訴區塊鏈Truth,分叉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其實現在不管比特幣還是以太坊,更多傾向於鏈下擴容,而不是在主鏈上擴容。這樣既可保證手續費又低,速度又快。如果一直分叉下去,128M之後再分叉嗎?還不得把礦工折騰死?”

  既然如此,爲何挑起一場如此浩大的戰爭呢?

  爲名?爲利?

  在大華看來,這場戰爭對於吳忌寒來說就像一次決裂,他或許想要重新獲得主導權,以顯示自己在BCH社區的權威性。

  倘若看看比特大陸提交的IPO申請書或許更有說服力。他們的最大收入是來自礦機銷售,但“礦霸”吳忌寒最近的日子似乎並不好過。

  曾經領先對手的地位岌岌可危。3個月前,嘉楠耘智率先宣佈實現了7nm 量產芯片,且目前已上線發售。同時,日本上市公司triple-one也正在開發7nm挖礦芯片。

  就在一週前,比特大陸推出了搭載7nm芯片的S15礦機。據其官網顯示,在標準模式下,礦機的算力爲28TH/S,能效比爲57J/T,低功耗模式時,S15礦機算力爲17TH/S,能效比僅爲50J/T。

  “7nm並非想象中那麼好,還得評測。”熟悉礦機的大華告訴區塊鏈Truth。他提及了剛剛發佈的神馬礦機M10,“芯片採用的是16nm,但已經實現了33TH/s±5%的算力和每T功耗65W”。

  巧的是,M10礦機的研發者恰好就是原來S9芯片的研發者楊作興,當然他現在已經自立門戶,成爲了神馬礦機總經理。而從楊走後,比特大陸沒有突破性產品出來。

  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爲,神馬礦機M10的性價比不會比比特大陸的7nm差很多。礦機是比特大陸的收入來源之一,如今,其地位卻遭到了挑戰。

  比特大陸IPO透露的財報顯示,他們持有了超過100萬BCH,2萬BTC。在劉昌用看來,這直接決定了,比特大陸必須努力維護BCH生態系統安全,積極推進BCH商業應用。

  事實上,吳忌寒的野心一直不容小覷。2017年8月,他在推特上寫道:America is not England.America is America.Bitcoin Cash is not Bitcoin.Bitcoin Cash is Bitcoin Cash。如今看來,這句話更像一句獨立宣言。

  吳忌寒似乎一開始就想極力擺脫比特幣的光環,讓BCH單獨發展成爲一條公鏈。“將BCH改造成一條公鏈,技術上是可以實現的,但是背後牽扯的利益太多,他必須兼顧各方利益,比如礦工、投資者。改造的成本沒有那麼高,但這些利益集團的損失是巨大的。”大華表示。因此,改造都是謹慎的。“他們只做了蟲洞協議,其實根本沒什麼改造。”大華表示。

  倘若BCH真的成了全球的支付手段,“那就相當於你是一個發鈔行,凌駕於中央銀行之上,比特幣現金(Bitcoin cash)嘛,現金就是可以到處流通的”。

  眼下,這一切進展得似乎並不順利。“比特幣如果說是區塊鏈1.0 ,以太坊智能合約是區塊鏈2.0,現在圈內都說EOS是區塊鏈3.0了。BCH能做到哪些前景和領域,我個人是沒看到。你證明比BTC牛,市值先超過以太瑞波,再說自己是第一吧。”幣圈老人對區塊鏈Truth表示。

  澳本聰的行爲顯然更難解釋一些。他的持幣數量未知,也無法自證自己是中本聰。因此,有人懷疑他似乎只是藉此製造分裂擴大個人影響罷了。

  比特幣早期開發者Jimmy Song堅定地認爲BCH是比特大陸衍生出來的,是中心化的存在,有一個精英集團決定了其發展路線圖,而BCH就是一種法幣。

  同時,因爲BCH中心化的家長作風,導致了權力鬥爭。比特大陸和Craig Wright鬥得死去活來,爭奪控制權,他們都試圖掌握BCH將來的發展方向。

  礦工的選擇

  誰會獲得控制權,起決定作用的是算力。

  11月14日,據Coin Dance估計,大約有75%到80%的礦工都支持SV,相比之下ABC只有約15%到27%的礦工支持。

  根據非小號數據顯示,11月14日,BSV價格爲1614元,單日漲幅90%以上,而BCHABC價格雖然略高於BSV(1675元),但是其價格一直在下跌,單日跌幅約38.73%。

  ABC團隊看起來尚處於劣勢。11月14日下午,Bitcoin ABC首席開發者Amaury Séchet(推特網名Deadal Nix)表示,一旦其BCH版本(BCHABC)遭到Bitcoin SV(BCHSV),也就是Craig Wright(CSW)和Calvin Ayre推出的客戶端的攻擊,開發者應該激活一次緊急分叉,修改BCH算法。這被外界解讀成ABC是不是慫了。

  同時,有幣圈大佬在微博爆料稱:9萬臺礦機的事情是假的,比特大陸可能挪用礦池裏面的BTC算力。

  反觀平日裏“不太正常”的澳本聰卻好像提前就布好了局。據悉,2018年歸於nchain名下的區塊鏈專利有43項,歸屬CSW本人的有2500項。CSW宣稱,nChain的專利將授權BCH生態免費使用,其他區塊鏈應用將遭遇其專利遏制。“假如ABC最終勝利了,因爲專利的問題可能也面臨阻礙吧。”大華告訴區塊鏈Truth。

  照眼下的事實看,澳本聰想要用錢摧毀比特大陸的目的似乎正在一步步實現。原因在於,這場戰爭表面上看是算力之戰,根本是財力之爭。

  澳本聰的背後一個大財團。支持BSV的礦池中有BCH算力的巨頭CoinGeek,而CoinGeek的背後是娛樂巨頭億萬富翁Calvin Ayre。

  在這場戰爭中,每挖出一個區塊都需要資金支持,劉昌用表示,當前每天的成本達到600萬元,算力戰時可能達到1000萬元,江卓爾甚至認爲這個數字可以達到3000萬元。

  雖然眼下,CSW佔據了上峯,但比特大陸的算力儲備不容小覷。江卓爾表示比特大陸算力是CSW的12倍,隨時可以切換算力。

  但CSW似乎是不差錢的。“我一個朋友和他聊天,反駁他,他就回答一句話,‘I’m rich’。”大華表示。

  花錢買下算力,看上去是一條不錯的途徑。

  因爲礦工似乎沒有明確的選擇。只要對方能夠支付相應的費用,比如比特大陸將算力切換到BCH上,只要按時支付彼時挖掘BTC礦工應該獲得的收益即可。

  但有些礦工卻態度鮮明。“我認識一些BCH的信仰者,他們堅定地擁護吳忌寒,覺得不會輸。”大華表示,“CSW一直說他很有錢,但誰知道到底是真有錢還是假有錢”。

  有些礦工則選擇支持CSW。“一些礦工很早就和比特大陸結下了樑子,有時候礦機還沒開售就售罄了,他們懷疑是比特大陸自己買了。同時,比特大陸之前和礦工之前存在不平等條約,有些礦工覺得利益受損,就倒戈了。”眼下,他們似乎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制衡比特大陸。

  但更多的礦工似乎選擇旁觀。“我之前挖BCH的,聽說他們要分叉,我就切換了。分叉結束之後看看情況,哪個好就去挖哪個。”擁有100多臺礦機的大東告訴區塊鏈Truth。“我們不參與戰鬥,我們只挖比特,很多人都是我們這種狀態。”擁有近萬臺礦機的大華表示。

  流血革命,面臨分裂

  礦工似乎站在了舞臺的中心。

  過去,比特幣協議升級雖然也曾採用過算力投票,但是在著名的隔離見證中,Core開發者卻動用了別的方式,直接操控了算力投票,而礦工在協議的變化中沒有任何發言權,開發者寫好了協議,礦工似乎就只剩執行了。

  這一次,決戰的雙方提出了兩個互相競爭的版本,並且直接提出了使用算力戰的方式來決定哪個版本存活下來。這是礦工第一次真正參與到協議發展中來。

  閃電對區塊鏈Truth表示,“如果雙方按照原本的約定辦事,只升級不分裂,那麼礦工就能穩妥地通過算力投票參與到協議發展的博弈過程中,並有效制衡開發者”。

  現實或許並非如此。“也有可能分出來兩個幣,就看支持的礦工多少了,他們是利益驅動的,會按腳投票,跟誰的人最多就勝出了,當然失敗的那方也有支持者,他們可能也需要保證整條鏈運行下去。”大華對區塊鏈Truth表示。

  或許也有人期待着分裂。“就比如說跟比特幣現金相競爭的一個產品/協議,毫無疑問他希望分裂。”閃電對區塊鏈Truth表示。

  倘若真的分裂,這大概是投資者最不願意看到的情形。這樣會削弱整個比特幣現金在區塊鏈世界的能力,那兩種新幣的價格或許都會下跌。“價格不是無中生有的,分裂出一種新幣,並不會憑空創造出新的價格。現在BCH的價格大約是BTC的9%左右,而在幾天前,還只有6.5%左右。一旦BCH在11月15日分裂成兩種幣,假定價格不整體上漲,那兩者之和的價格也是隻有BTC不到10%的價格。”閃電在文章裏寫到。

  同時,在熊市的影響下,倘若兩種幣的價格持續走低,算力註定也會持續往下走。一旦低於某個閾值,潛在被攻擊的風險就大增。

  一旦ABC敗了,那麼囤積了100萬枚BCH的比特大陸其市值怕是要大打折扣。如果澳本聰敗了,他會就此收手麼?倘若最終的結果真的是分裂,那麼戰爭的意義何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