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門》百草廳的原型是同仁堂,白家的原型是樂家,據電視劇的導演和編劇郭寶昌所言,它的真實度有百分之九十。郭寶昌就是劇中白景琦和李香秀養子李天意的原型,白景琦的原型是他的父親樂鏡宇,李香秀的原型是他的母親郭榕。郭寶昌在同仁堂大宅門裏生活了二十六年,所以劇情的真實度無需質疑。第一部最符合真實,第二部最後部分爲了通過審查經過了改編和藝術加工。

白佳莉

解放之後,白七爺大公無私獻出了配方,同仁堂公私合營。而他的女兒白佳莉學貫中西醫,卻帶着部分配方去了臺灣。其實,這些劇情也大有深意,它也是符合實際的,現實中同仁堂樂家也確實有一房去了臺灣。

白佳莉彈琴

劇中,白佳莉是白景琦和娼妓楊九紅的大女兒,但是實際上白景琦的大女兒是和夫人陳氏所生,名字呢叫樂瑛,是著名的琴師。在《大宅門》第一部裏面就有一段白佳莉撫琴的劇情,也是照應了樂瑛是琴師這一事實。白佳莉的原型跟樂瑛出入還是比較大的,比如白佳莉早年守寡,只有一個女兒,而樂瑛丈夫並沒有早逝且有兒有女。白佳莉應該是幾個不同的真實人物合併創作而成。

白佔元

解放之後,白景琦的孫子白佔元勸說爺爺交出配方開展公私合營,白佳莉帶着部分配方去了臺灣。現實中同仁堂樂家是二房樂仲繁的孫子樂崇輝去了臺灣,此人是白景琦的原型樂鏡宇的侄子,跟白敬業是一個輩分的,是白佔元的叔伯。

同仁堂

樂崇輝去了臺灣之後開始當兵,後纔開始振興樂家老鋪。然而樂家有祖規,不允許樂家後代以同仁堂的名義開分鋪,同仁堂永遠屬於公中,只允許後世子孫以“樂家老鋪”加上堂口的名字開辦藥店。由於歷史原因,這條祖規就沒辦法繼續了,樂崇輝在臺灣創辦了臺灣同仁堂。

兩岸交流常態化之後,樂崇輝帶着家族配方迴歸大陸,但已經沒法再用“同仁堂”這個招牌了。因爲北京同仁堂已經公私合營成爲國有企業,同仁堂品牌也已經歸爲國有。於是,他的兒子樂覺心在北京創立樂氏同仁藥業。樂氏同仁藥業能否像《大宅門》裏面白七爺在濟南創業那樣獲得巨大的成功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