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在更遠的未來,推力更大、運力更強的長征九號火箭,將成爲月球基地建設的主力軍,而月球基地的建設,無論是對人類航天還是中國航天,都是一次真正的大跨越。不久前,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原副總指揮張育林發佈了一篇關於地月空間發展的主題報告,主題報告中詳細敘述了我國對月球開發探索的總路線圖。

距離人類首次將腳印踏上月壤,已經過去了五十年,這五十年裏,當年那位爲人類踏出一大步的俄亥俄州漢子,已經撒手人寰,魂歸靜海,而在21世紀這個新時代,人類對於月球這位“鄰居”,又有了全新的期待。

對於月球探索,目前全球幾大航天強國,都有着各自的開發計劃。美國“重返月球”的計劃起步較快,畢竟當年的“阿波羅”計劃和航天飛機計劃打下了良好的底子,根據美國的計劃,數年後美國就能“重返月球”。

而對從未完成過載人登月計劃的俄羅斯而言,重返月球的道路有些舉步維艱。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從未向月球發射過任何探測器,很明顯,俄羅斯必須先恢復其繞月探月的能力,才能談得上載人登月。這對目前俄羅斯已經“捉襟見肘”的財政而言,肯定是個挑戰。

除開美俄之外,另一個太空大國——中國的計劃,就相當具有魄力了,甚至可以說,我國在月球探測和開發上準備走一條“史無前例”的路線。

不久前,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原副總指揮張育林發佈了一篇關於地月空間發展的主題報告,主題報告中詳細敘述了我國對月球開發探索的總路線圖。

根據報告,我國的載人探月工程很有可能會和“天宮”號空間站計劃同步進行——同時進行兩個戰略級航天工程的規劃,在人類太空史上都堪稱罕見。而我國對月球探測的計劃也相當大膽,和當年冷戰時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登陸月球只爲留下一串腳印不同,我國探月計劃的最終目的,是在月球採礦!

爲達到這一壯舉,大推力火箭的研製便成爲了必然,而在大推力重型運載火箭上,我國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據信,起飛推力3000噸級的長征九號運載火箭和起飛推力2000噸級的921重型火箭已經展開了研製,921重型運載火箭技術較爲成熟,研製進度較快,足夠在2025年後載着我國的航天勇士們騰空而起,飛向月球。

而在更遠的未來,推力更大、運力更強的長征九號火箭,將成爲月球基地建設的主力軍,而月球基地的建設,無論是對人類航天還是中國航天,都是一次真正的大跨越。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