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製作上來說,《聲入人心》第一季開了一個非常好的頭,就是聚焦了小衆音樂及其音樂人的生態。歌劇音樂劇與常規的流行音樂不同,本身就帶着舶來品的味道。

比如音樂劇,早期被譯作歌舞劇,它結合了歌唱、對白、表演、舞蹈。通過歌曲、臺詞、音樂、肢體動作等的緊密結合,把故事情節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情感表現出來。

從《聲入人心》以及後來其成員參加的《歌手》等節目裏,你會發現,《馬戲之王》的相關歌曲的出鏡率頗高,還包括《吉屋出租》《音樂之聲》等經典劇目的曲子。

《馬戲之王》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金剛狼”休·傑克曼、曾經出演《歌舞青春》的扎克·埃夫隆、新版《蜘蛛俠》女友贊達亞·科爾曼主演,2018年2月在國內上映。

該片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了美國馬戲界傳奇人物巴納姆從無名小卒變成將歡樂與勇氣融入至表演中,將希望散播至全世界的玩夢大師的故事。同時融入了少數族裔、畸形秀等元素。

總的來說,主線情節挺美國夢,而且敘事也不算多高明,但這不妨礙我對它的喜歡。比如電影中有這樣的情節,一位評論家在看了巴納姆的表演秀以後無法認同且十分嫌棄,而巴納姆告訴他,劇評家在劇院是找不到快樂的。

有人將《馬戲之王》與《愛樂之城》相比,認爲《馬戲之王》勝在歌舞編排,《愛樂之城》的故事更勝一籌。的確是這樣,但我還是喜歡《馬戲之王》,因爲它看起來更像歌舞片。

在國內,每當提到歌舞片就有人覺得歌舞片就是尬歌尬舞沒劇情。小編只能說,也許這些人對歌舞片的印象還停留在幾十年前印度寶萊塢出品的歌舞畫風裏。

要知道,1927年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王》就是歌舞片,它標誌着有聲電影時代的來臨,也是電影走向成熟期的標誌。

在沒有所謂科幻片、動作片、災難片的從前,歌舞片可以說是代表了當時整個時代電影的光輝榮耀。

1931年《歌女紅牡丹》誕生,這是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嚴格意義上說是一部歌唱片。

30、40年代歌唱片成爲上海娛樂電影的一種主要形式。1937年,根據美國百老匯歌劇《歌劇魅影》改編而來,由馬徐維邦導演的《夜半歌聲》,在上海創下了連映34天場場爆滿的紀錄。當年的配樂是田漢和冼星海。

從前的歌舞片是何等輝煌,而如今呢?

鄭雲龍在《聲入人心》中曾說,音樂劇系同班們畢業以後就剩下三五人還在做相關的工作,剛畢業那會兒每月光靠演出掙的800塊錢根本養不活自己。節目中的高天鶴也曾說,60個人的歌劇同班同學只有10個人還在唱歌劇。

節目中,其他的歌劇音樂劇專業出身的人,不少讀了碩士博士,就爲了能給自己學歷加碼好找工作。

這就是國內歌劇音樂劇專業學生的現狀,由此我們就能看到歌劇歌舞片的市場在國內多麼荒涼,換個高大上點的詞,叫“小衆”。

在此就不得不誇一下湖南衛視,製作了《聲入人心》,真的打開了不少音樂劇市場。但,很不巧,在這之前上映的歌舞片顯然沒能趕上國內這波福利,比如《馬戲之王》,甚至更早上映的《愛樂之城》。

有人曾統計過當年上半年的電影票房數據。

其中,第46位是當年的奧斯卡熱門電影《水形物語》,《馬戲之王》排在了第47位,也是前五十里唯一的歌舞片。不過,其中有個特例,就是排在第14位的《神祕巨星》,印度出品的音樂元素的喜劇,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歌舞片。

每當有人說歌舞片沒內容的時候,我都很想說一句,歌詞裏的也是劇情啊。

音樂也是內容的一部分,歌舞片對於音樂的運用和一般的劇情片自然是有區別的。歌舞片裏的音樂和演唱往往是構成完整內容的必要組成部分,同時還包括舞蹈等其他藝術形式。而一般的劇情片裏,音樂更多的是作爲輔助。

如果有人經常看老電影就會發現,早期很多電影都是沒有配樂的,甚至在片頭片尾都不會有。

一是由於早期的技術限制,無法使用過多配樂。

二是音樂在早期電影中並不承擔過多的責任。早期電影的形成雖和音樂關係密切,但這仍然是兩種藝術形式。現在,配樂常常能做得比影片本身更受歡迎,頗有些本末倒置的意味。

如今,因爲《聲入人心》的成功出圈,音樂劇歌劇等一系列舞臺藝術市場在中國真正挖開了口子,但僅僅幾年還不能看出明確的發展方向亦或是多大起色,只能希望,人們在提到這些話題時,不再排斥,不再覺得曲高和寡。

這是一個關注城市青年人生活娛樂的怪奇物娛號。青年人每天都有許多奇奇怪怪的想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