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自二十世纪发明以来被大量使用,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改善生活品质的同时,大量废弃塑料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从2008年6月1日起,我国部分地区开始实行“限塑令”,至今已超十年,但“限塑令”效果并不明显,近年来随着电商、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的迅速发展,塑料垃圾污染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因此寻求绿色环保的新型替代材料具有重大意义。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一类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真菌)和藻类的作用而引起降解的塑料。发展生物降解塑料不仅有利于从源头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同时对减少碳排放以及削弱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有重要意义。

目前主流的生物降解塑料主要有聚乳酸(PLA)、聚羟基烷酸酯(PHA)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其中,PLA是目前产业化最成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价格最低的生物降解材料,但由于PLA是硬脆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耐热性能较差、成膜性能差,不适宜生产餐具和塑料袋等一次性产品;PHA性能最为优良,几乎在任何环境中都可以被微生物分解,但其价格较高,主要用于生物医药及化妆品领域,如手术缝合线、药物释放体系等;PBS、PBAT具有良好的耐热性,适宜餐具和膜包装材料的制备。

目前因生产成本相对较高、性能不稳定等因素,制约了生物降解塑料的普及使用,但发展生物降解塑料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共识。随着政策的推动、生物降解塑料生产技术的成熟以及下游应用领域的拓展,全球生物降解塑料市场将快速增长,预计年均增速可达8%~10%。我国是塑料使用大国,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统计,我国每天对塑料袋的使用量高达30亿个,而目前我国生物降解塑料应用比例仅为1%左右,生物降解塑料市场未来增长可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