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生活中應該都會遇到體寒的情況,體寒會嚴重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一旦出現了體寒我們應該怎麼辦呢?能夠引起人們體寒的原因有很多,大家應該要特別的注意一下,喫什麼可以幫助人們緩解體寒的症狀呢?下面會有詳細的介紹。

體寒怎麼辦

1、發現自己有體寒的症狀,這個時候可以適當的喫一點生薑,不過我們要知道喫生薑也是講求方法的,並不是讓我們生喫,生薑屬於一種溫性滋補藥材,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食材,它本身就有禦寒的功效,大家可以在日常熬湯時可以多加幾片生薑。

2、體寒的朋友們應該要保證喫三顆棗,大棗味道甘甜、性溫補、有補氣益血功效,它含有的物質能夠幫助人們調節體寒女,對脾胃虛弱的、貧血的人更有幫助。保養身體可以說是比較大的一個工程,需要日積月累的保養,只有堅持才能徹底祛寒。

3、羊肉可以說是很好的滋補食物,它能夠讓人們告別體寒困擾,羊肉的溫補效果是肉類產品中比較好的一種,它能夠補氣益氣,能夠治療虛勞寒冷效果。特別是冬季,大家可以適當的喝當歸羊肉湯,湯中加入幾片生薑,這樣的搭配祛寒效果會更好。

4、體寒女性多喫紅豆也能祛寒,大家都知道紅豆有補血補氣的功效,殊不知它對體寒女性也有好處,它富含的B1、B2及多種礦物質,能夠滋補身體,健脾養胃,有含有大量的鐵質,可以幫助女性更好祛除寒氣。

5、女性食用中藥當歸也可以祛寒,當歸是中醫常用的藥材,它可以治療女性痛經、月經不調等疾病,當歸也被稱爲是“血中聖藥”,平時生活中女性可以把當歸切薄片,加水煮沸當茶喝,或者家常燉雞時加入當歸一起燉,這樣都能很好的祛除身體寒氣。

6、常食用枸杞也能祛寒,枸杞是常見的藥材,它能溫熱身體,每天喫幾粒活着泡水喝都可以,日常熬粥、熬湯都可以加入枸杞,但是要注意感冒發燒、腹瀉時就不要食用枸杞了,此時身體虛弱不適合進補。

體寒的原因

血液粘稠

在中醫看來,血液不流通會導致“淤血”,而淤血就是指血液粘稠的狀態。

血液粘稠是由於血液中的成分的含有量發生了變化。因爲血液負責運送體內的廢物毒素,隨着時間的推移和運輸量的增加,血液中也會積蓄一些廢物和毒素,引起血液粘稠。月經的出血過多也是血液粘稠的一個原因。月經出血過多會引起貧血,會使血液中的鐵流失嚴重,而鐵不足會導致紅細胞無法正常工作,氧氣和營養不能及時運輸,細胞代謝也收到阻礙。血液粘稠的惡果就是導致血液循環的速度減慢,能量的新陳代謝變差,終使體溫降低。

壓力過大

壓力過大會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血管收縮。血管一收縮血液循環就受阻。如不改善血液循環不通暢的情況的話,終全身的血液循環都不能順利進行,從而使體溫低下。

錯誤的洗澡方式

現代人忙工作,根本沒有時間在浴缸裏泡澡,都是匆匆地淋浴就打發。淋浴雖說方便快捷,但是由於時間短,沒有好好溫熱身體就結束了。這樣一來就無法暢通全身的血液和提高體溫,因而導致體寒。洗澡好還是空開一些些時間,悠閒地泡一泡的好。

喫太多的藥

幾乎所以的藥都會導致體寒。雖說有提高基礎代謝的藥,像甲狀腺荷爾蒙類的藥,但是很多藥還是會導致體寒,特別是女性在偏頭痛和痛經的時候會喫的解熱鎮痛類的藥。若是持續服用此類降低體溫的藥就會導致體寒。

動脈硬化

動脈擔負着運輸全身上下的氧氣和營養物質的重要工作。動脈會隨着年齡的增加會老化會變硬,加上動脈也會由於沉澱着各種物質變得狹窄。動脈血管狹窄了,血液就會滯留不前,導致動脈硬化。動脈硬化就會使血液循環受阻,不但會引起體寒,嚴重的會導致腦中風和心肌梗塞。

飲食的不注意

暴飲暴食也會導致體寒。因爲喫太多會導致血液過多地集中在胃腸道,分配給各肌肉的血液就會減少,因而導致體寒。另外,過分喜愛喫寒性食品和冷飲,喝太多的水和過分限制鹽分也會導致體寒。

體寒喫什麼

1、葡萄

葡萄味道可口、營養價值高,除了能夠幫助人們改善睡眠外,還有很多功效,補虛健胃,受到很多人的歡迎。身體虛弱、營養不良的人,多喫些葡萄或葡萄乾,有助於恢復健康,因爲葡萄含有蛋白質、氨基酸、卵磷脂、維生素及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特別是糖分的含量很高,而且主要是葡萄糖,容易被人體直接吸收。葡萄是溫補陽氣的食品,不僅具有養肝的效果,而且氣血也會得以修復。

2、蓮霧

蓮霧中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2、維生素B6、鈣、鎂、硼、錳、鐵、銅、鋅、鉬等微量元素,蓮霧水分含量大對身體有好處。蓮霧是微鹼性水果,可調節人胃腸的酸鹼度。蓮霧帶有特殊的香味,是天然的解熱劑。由於含有許多水分,在食療上有解熱、利尿、寧心安神的作用。小孩有消化不良時,用蓮霧伴食鹽食用,有幫助消化的功效,大人喫也很好,有生津止渴的作用。蓮霧根主治小便不利、皮膚溼癢。

3、生薑

我們這裏說的生薑當然不是叫你生喫,生喫估計沒多少人喫得下去,只是說買姜的時候買生薑,越解釋越亂,經常做飯的人應該知道我所說的生薑是什麼,生薑本身就有一定禦寒的作用,喫點生薑對於體寒的女生也是有好處的。

4、大棗

棗作爲藥用也很早,《神農本草經》即已收載,歷代藥籍均有記載,對其養生療病的認識不斷深化。至今,棗都被視爲重要滋補品,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用於治療“脾虛弱、食少便溏、氣血虧虛”等疾病。常食大棗可治療身體虛弱、神經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勞傷咳嗽、貧血消瘦,養肝防癌功能尤爲突出,有“日食三顆棗,百歲不顯老”之說。

結語:上文已經爲大家介紹了體寒怎麼辦,我們現在應該知道怎麼做可以緩緩解體寒的症狀了,在平時我們應該要及時的預防這種情況的出現,生活中應該藥品保養好自己的身體,多喫滋補的食物,一旦出現了體寒要儘早的治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