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國瑞林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設計的安徽華鉑年處理100萬噸廢舊電池項目順利產出粗鉛,標誌着中國瑞林富氧側吹處置固廢創新成果在開發和產業化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爲我國再生鉛及含鉛物料冶煉回收行業的綠色發展帶來福音。

安徽華鉑廢舊鉛酸蓄電池高效綠色處理暨綜合回收再利用示範項目,採用了“富氧側吹氧化熔鍊+富氧側吹還原吹煉”工藝和最嚴格的環保控制體系,建成了全球領先的廢舊鉛蓄電池綠色處理及綜合回收生產線。華鉑科技的廢舊鉛酸蓄電池的總處理能力將達百萬噸,年銷售額超過百億元,將成爲目前全球最大的鉛資源再生工廠之一。

近年來,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已成爲有色金屬行業的共識,建立綠色礦山、綠色工廠,實現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中國瑞林富氧側吹處置固廢創新成果的落地,有效地推動了再生鉛及含鉛物料冶煉回收行業的綠色發展,爲企業降低污染逐步實現綠水青山作出卓越貢獻。

據瞭解,國內汽車、通信、電力、交通和計算機等產業的高成長帶動了中國鉛酸蓄電池工業的發展。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提出,到2020年,鉛表觀消費量預計達到450萬噸,“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率爲0.6%。伴隨着消費量的猛增,再生鉛及含鉛物料的冶煉回收進入規模化、規範化階段。但由於鉛金屬的特殊性,再生鉛冶煉企業的污染成爲國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視的監管問題,這也是我國科技界與工程技術界亟須開展科技創新研究與應用實踐的重要課題。富氧側吹熔池技術是被業界普遍認可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技術之一,並在銅、鉛金屬冶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其工藝具有能耗低、環保好、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在廢舊鉛酸蓄電池及含鉛物料冶煉工藝方面尚缺乏足夠的實踐經驗。

對此,中國瑞林通過與多方合作研究,充分結合富氧側吹熔鍊技術在國內外多座銅冶煉廠的工程實踐,開發出富氧側吹熔池技術處理廢舊鉛酸蓄電池及含鉛物料冶煉新工藝,優化了氧化熔鍊及還原熔煉過程中爐體熱平衡、渣型及渣的流動性,以及煙氣治理和餘熱利用技術等多方面的工藝技術,並完成工廠的標準化設計,實現100kt/a~500kt/a再生鉛規模的生產系統建設,達到低能耗、環保優的指標。

此外,中國瑞林還與江蘇新春興再生資源有限責任公司簽訂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由中國瑞林設計和設備供貨的新春興鉛冶煉廢渣及老系統升級改造項目已開工建設。同時,富氧側吹處置固廢創新成果在歐洲的某高鉛渣處理項目中已得到應用並已開始投料試生產。

由此可見,中國瑞林富氧側吹爐處理再生鉛物料的新工藝開發及產業化,進一步推動了我國再生鉛及含鉛物料冶煉回收行業綠色之旅的縱深發展。

中國有色金屬報

瞭解更多有色金屬行業資訊請訪問中國有色網

https://www.cnmn.com.cn

責任編輯:彭薇

感謝關注中國有色金屬報 中國有色網

微信名稱:中國有色金屬報

微信號:cnmnyouse

聯繫電話:010-63941669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