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把人一生的体能状况,画成一条抛物线的话,这条抛物线的最高点,应该是在25岁。

25岁以前,人体的代谢能力,运动能力,修复能力都是一直在向上发展的态势。

而过了25岁,也许你没看到太明显的下滑,但实事求是的讲人体的机能是在逐步走低的。

热爱体育运动的人,能够多维持几年,不过到了30岁,也能明显的感受出身体的操控能力,大不如前。

同时,现在互联网娱乐太发达,年轻人疏于运动的不在少数,有些人会在20多岁就出现了种种的运动机能衰退,这是值得注意的事情。

今天聊一聊在运动的过程中,你的身体会出现的小状况,这,都是提醒你:岁月不饶人啊……绝对力量下滑

如果你有一天发现,在状态正常的情况下,你完成以前训练的重量开始吃力了,这就是衰老的征兆之一。

人体在30岁以后,将面临一个肌肉自然流失的情况。

也就是说,你的生活规律,没有不良嗜好的前提下,你的肌肉会一点一点离开。

大约每10年会流失5%甚至更多。

而且,流失的速度不是匀速,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加快。

有国外研究显示,80岁的人,身体的肌肉会流失50%。

因此,想对抗这方面的衰老,最好的办法就是持续的力量训练,以及蛋白质的补充。

尽管无法抵抗自然规律,但是可以有效的延缓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心肺功能下降

心脏中的心肌,肺叶中的肺泡,尽管处于身体的内部,但是其作用的机理,和我们平时训练的骨骼肌类似。

所不同的是,上一条提到的绝对力量,主要指的是主导爆发力的快肌纤维。

而心肺功能,则更加接近我们的慢肌纤维作用。

因为只要我们还活着,心脏和肺叶就在一刻不停的工作。

它们的绝对力量不大,但是持续性很好。

因此,当30岁以后,发现以前可以轻松驾驭的有氧训练,现在变得气喘吁吁的时候,就是提醒你,心肺功能在衰落。

这时候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戒烟。

烟草对于心血管和肺活量都是大敌,会使人加速的衰减这两项功能。

而戒烟以后,说实话除了平时多训练腹式呼吸以外,并没有太好的方法提高心肺功能。

毕竟这两个组织在身体内部,通过器械是不能立竿见影的直接达到效果的

只能增加有氧训练,曲线救国的提高心肺功能。

肌肉线条下降

有些人在年轻的时候,不用怎么训练,肌肉都有不错的清晰度。

但是在年长以后,发现即便保持日常健身的习惯,肌肉的线条也是越来越模糊。

这里边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我们上边提到的肌肉的自然流失。

其二是基础代谢的下降,导致脂肪越来越容易堆积。

人在年纪稍大以后,皮质醇的活跃程度,越来越比睾丸酮的活跃程度高。

皮质醇的活跃结果就是合成脂肪越来越快

而睾丸酮浓度降低,则是合成肌肉越来越困难

因此,健身这种事情,还真的是要从年轻就开始,年纪大了增肌就像逆水行舟一样艰辛。

同时,发福的趋势,越是大城市,就越是明显。

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皮质醇是一种在压力状态下分泌量很高的激素。

所以你们发现,越是大城市的成功人士,越容易出胖子,就是这个道理。

恢复能力下降

年轻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知道什么叫累。

搬砖一天睡一觉,第二天起床精神抖擞,就是这种状态。

而中年人则不同,一次大肌群的训练,往往要三天到一周才能恢复体能。

尤其是类似于深蹲这种重体力活,我已经听到不少中年朋友说深蹲以后感觉就像大病一场。

这里边的原因,是人年纪大了以后,身体的循环系统变得迟钝。

在年轻时候肌肉受损,由于全身细胞都很活跃,所以一夜之间就可以修补完善。

而年长以后,血液在身体里输送能量的水平不如以前了,因此,需要修复更久。

在这里建议各位,有这样情况的出现一定要早睡觉。

人体的诸方面修复工作,只能在睡眠中完成。

你可以用早睡一个小时,来弥补年纪大十岁的缺憾。容易受伤

中老年在训练中的易伤程度,大约比年轻人高出30%

人体就和家用电器一样会变得老化。

哪怕一生在精细的呵护身体,日常的行走坐卧都会把关节磨损一部分。

而韧带和肌肉,随着年龄增加,里边的营养会逐步流失,于是弹性大不如前。

所以,人体在走下坡路以后,会比年轻的时候僵硬很多。

在这里,衷心的建议各位:一定要避免做爆发型项目。

最典型的就是扳手腕。

这种对抗性强的爆发型运动,是至伤概率非常高的,因为它需要肌肉和骨骼在最短的时间内迸发最大的能量。一旦肌肉和骨骼的强度,小于力量的烈度,则必然受损。

再有就是避免过量磨损。

类似于慢跑,在年轻的时候哪怕能跑一个全马,在年长以后,也不建议跑步时间多过60分钟。

这种耐力型运动尽管相对柔和,但是太长的训练时间,会加速关节以及软骨的磨损程度。

以上几点,都是十分值得运动人士关注的。

合理的根据自己的年龄安排训练计划,可以让运动寿命延长10年+

祝各位在健身房里青春永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