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九月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公元前202年,楚漢兩軍決戰於垓下。但是由於楚軍在此之前剛剛經歷完戰爭,兵馬未經整頓,而且糧草供需也不足,由此在後來與劉邦的鬥爭中落於下風。作爲西楚霸王項羽不甘心被劉邦圍困,便親率800騎兵連夜突出重圍,最後來到了烏江邊上,烏江亭長極力勸說項羽先回江東,以便後期東山再起,可以項羽不甘,拒絕亭長建議,帶領剩餘士兵與漢軍一決死戰,最後隕落於烏江。
不少的後世之人對於項羽感到惋惜,很多人都想知道,如果項羽聽從亭長建議回到江東,是否能夠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首先是民心。作爲一國之君,民心永遠是最重要的。而項羽的民心是項梁所建立的,而項梁已死,民心也就散了。失去民心的軍隊,即使項羽再次組建軍隊,戰力也要遠遠低於劉邦的軍隊。而且,項羽麾下的八千江東子弟兵,是在原先的江東層層選拔出來的,即使回去,江東能打仗的也沒有多少人了。
其次,項羽沒有強力的將領。原先項羽旗下的五名大將,龍且、虞子期、季布、鍾離昧以及英布。其中有兩名戰死,其餘三名都先後投靠了劉邦。沒有得力助手的項羽很難形成大氣候。而且,在鴻門宴上,因爲項羽自己剛愎自用,不聽勸諫,放走了劉邦,這也爲後來的失敗奠定了基礎。
最後也是漢朝實力強大。楚漢爭霸時,劉邦本身也極爲善於用人,麾下就已經有了自己的智囊團,包括韓信、張良、陸賈等等。而且當時天下大部分歸於劉邦所統轄,民心所向。
不過,歷史終將被時間洗禮。雖然說項羽反攻渺茫,但是項羽的年紀比劉邦小24歲,如果項羽唔夠等待時機,也許會有機會成爲天下霸主,這也未嘗不可。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