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顯然這裏的後浪所指的就是現在的年輕人,這句話說直白點就是:後浪可以選擇把前浪拍死在沙灘上也可以選擇不拍在沙灘上吧。電影中看不到張英雄的表情,只能看到他在遊戲的心狠手辣,所向披靡。

作爲一個前浪中的佼佼者,沒有被後浪拍在沙灘上,不過也差不多了。手滑不小心點開何冰老師演講的《後浪》,看完之後,瞬間感慨萬千,痛哭流涕(有點誇張了哈!)裏面有段話是這樣說的——“弱小的人才習慣嘲諷與否定,內心強大的人從不吝嗇讚美與鼓勵”。這句話讓我沉默許久,爲什麼是“弱小的人才”,盡然都弱小了,爲什麼還是人才呢?感覺不符合邏輯啊!意味深長,看上去很酷很拉風,雖然邏輯欠佳,經不起推敲。

其實不然,這其實所反應的是現在後浪門所處的心態,也是現在後浪門所奉承的邏輯!

五四精神一百年間的變化,從當初的反叛時代到現在點讚的時代,可以很顯然的看出,兩個時代後浪已經不在同一片海了!

記得去年有一部電影叫做——《陽臺上》。這是張猛導演的作品,由周冬雨,王鏘主演

何冰老師的詩朗誦裏說,羨慕後浪們有選擇的權利。

很顯然這裏的後浪所指的就是現在的年輕人,這句話說直白點就是:後浪可以選擇把前浪拍死在沙灘上也可以選擇不拍在沙灘上吧?《陽臺上》裏的青春是後一種。

01

男主角張英雄是一個正處在後浪階段的年輕人,他的現狀就是住在棚戶區,無所事,捱打捱罵對他來說就是家常便飯。沒有女票和狐朋狗友,帶着一副眼鏡,看不到他的表情。他把所有青春期的叛逆全都發泄在了遊戲上。不幸的是他的父親爲了多要點拆遷費,盡然意外去世了。

電影中看不到張英雄的表情,只能看到他在遊戲的心狠手辣,所向披靡!

後來他們搬走了,當電影的背景音樂響起的時候鏡頭一直對着張英雄安靜的背面,和他的面部一樣毫無表情!

看到這裏,再來看看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和他一樣呢?面對生活的壓力和不公,我們能做的除了木訥地接受這一切之外,其他的毫無辦法可言。

張猛當時說選擇王鏘的原因是,看中“他那種挺不經世事的樣子,他剛剛進入到社會當中來,眼神中有特別純的一面,也有惶恐的一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