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這份遺詔的內容,只有胡亥、趙高、李斯和幾位宦官知曉。而有了李斯這位丞相的保證,趙高改立胡亥一事就順利多了。

秦國奮六世之餘烈,終於在秦始皇這一代統一六國。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自號皇帝,自稱爲“朕”,書同文,車同軌,設郡縣,甚至還要將皇帝位傳至萬世,可以說是野心勃勃。
然而,秦始皇也許做夢也不會想到,秦朝僅過了十幾年,就二世而亡了。有人會說,秦朝是亡於刑法嚴苛,秦朝是亡於郡縣制,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最直觀的來看,秦朝的滅亡,都是因爲李斯和趙高篡改遺詔,改立胡亥爲皇帝。
秦始皇在第五次巡遊的路上去世了,這次去世太過匆忙,以至於秦始皇只能匆匆立下遺詔,內容是讓公子扶蘇回來主持喪事。只是這份遺詔的內容還來不及讓百官知道,就匆匆去世了。
而這份遺詔的內容,只有胡亥、趙高、李斯和幾位宦官知曉。這就給了趙高等人很大的操作空間。
趙高知道,公子扶蘇一貫重用蒙恬,重視儒家,而丞相李斯則是堅定的法家學派。於是,趙高便利用李斯捨不得如今地位的特點,對李斯陳述立公子扶蘇爲皇帝的箇中厲害。
李斯也深知,公子扶蘇一旦即位,雖說自己依舊能夠身居高位,但是丞相之位恐怕就沒有了。而這是李斯萬萬不能忍受的,李斯著名的倉鼠理論,就註定了李斯不會甘心屈居人下。
於是,李斯同意了趙高的建議,改立胡亥爲太子。而有了李斯這位丞相的保證,趙高改立胡亥一事就順利多了。
事情很順利,胡亥即位,爲二世皇帝,並以“不忠不孝”的罪名將扶蘇賜死。
可以這麼說,事情的進展離李斯原本的預期差不多,他依舊身居丞相之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可是,趙高卻不這麼想。趙高本來就是宦官,又曾經是胡亥的老師,胡亥對他是言聽計從。既然胡亥都對自己如此聽從,那麼自己爲何不能更進一步呢?
於是,趙高便將目光盯在了李斯的丞相之位身上。而趙高獲得丞相之位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除去李斯。
最後的結果大家也知道,在李斯和趙高的爭鬥中,趙高獲勝,李斯完敗被殺。那麼,李斯身爲一屆丞相,更是在秦始皇統一天下的路上做出了汗馬功勞,爲何連趙高這樣的宦官都鬥不過呢?
一、趙高和胡亥更爲親近,李斯再怎麼厲害,也只是一個外人
宦官干政的事情,在我國古代的封建王朝屢見不鮮,這不是一種巧合,而是一種大概率的事情。
不知大家有沒有在看最近的《清平樂》,清平樂中一個很大的看點,就是公主徽柔和宦官梁懷吉的感情線。“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梁懷吉自小就陪着徽柔公主,日夜相伴,哪怕徽柔沒有喜歡上樑懷吉,想必對他也要比對別人好吧。
胡亥這裏也是如此,根據史書上的記載,胡亥去世之時14歲(另一種說法是24歲,但我更傾向於14歲,一家之言),即位三年,也就是說,胡亥即位之時,只有11歲。
皇宮之中的人,除了自己的父母以外,想必最信賴的就是自己身邊的宦官宮女了,更別說此時的胡亥只是一個半大的孩子。
另外,趙高在秦始皇生前,曾經被秦始皇指派給胡亥,教胡亥判案斷獄。也就是說,趙高不僅是胡亥最親近的人,也是胡亥的老師。
這也難怪,胡亥對趙高言聽計從,以至於趙高蠱惑胡亥對自己的親兄弟動手的時候,胡亥都不曾懷疑。
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李斯身爲一個外臣,哪怕是丞相,也無法和趙高相提並論。更何況從胡亥後來的所作所爲來看, 他壓根就沒把丞相放在眼裏。
二、趙高身處內宮,掌握着信息傳遞上的優勢
趙高針對李斯的活動,顯然是有預謀的。趙高利用胡亥貪圖享樂的特點,組織他上朝,這樣一來,李斯和胡亥之間想要進行信息傳遞,就是能依靠趙高。
和篡改遺詔之時的手段一樣,趙高再次利用職務之變,爲自己創造了信息上的優勢,造成了李斯和胡亥之間信息的不對等,從而狠狠地坑了李斯一把。
首先,趙高先是勸諫胡亥,讓他盡情享樂,使其無法和李斯見面,如此一來,李斯和胡亥之間的信息傳遞就只能通過自己進行。
其次,李斯便開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一方面,趙高讓李斯及時勸諫胡亥,讓胡亥要關心國事,並許諾在胡亥空閒的時候會及時通知李斯;另一方面,趙高又專門在胡亥享樂的時候通知李斯覲見。
胡亥每次都在享樂的時候被李斯打斷,自然十分不滿。於是,趙高又趁機誣告李斯的兒子李由通敵,意圖謀反。
此時的胡亥,早已在氣頭上,便全權交給趙高查辦。於是,在趙高的嚴刑逼供之下,李斯招供,謀反之罪也被坐實。
一代丞相,就此落幕。
李斯從和趙高合謀篡改遺詔,到被趙高所害,只能說是命中註定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