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悟道,就是修行裏的頓悟、漸悟、覺悟與了悟,靠的是心悟,不一定靠腦袋,因爲腦袋管的是人類是否聰明,而更大的智慧靠的是心悟,需要的是天地人合一的的智慧,絕不是小聰明,也不是大聰明。生活中有挺多這樣的例子:明明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但別人似乎就是看不到,甚至老天爺也沒看到,沒有給予相應的回報。真實的情況是:大部分人的勤奮往往流於形式,並且容易自我陶醉於“我在進步”的假象當中,反而疏忽了做那些真正有助於自我提升的事情。說得更不好聽一點,這些人其實是在用勤奮掩飾自己的懶惰。大部分人對勤奮的理解,都膚淺地停留在這種表面的儀式感上面,而忽視了勤奮的本質意義。勤奮不是爲了努力,是爲了偷懶!怎樣的偷懶?就是更快地把事情做完,做好,是讓自己能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而不要一味沉迷於無效的勤奮。
看完一本書很容易,看懂一本書很難。看懂一本書,還能把書裏的知識、方法應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更難!看書不是目的,學以致用,重點是後面的致用。所以每天都看書,一個月看多少本書,其實都不是勤奮。勤奮之前,要想清楚你的目的是什麼。堅持做事情很重要,但做事情的同時思考如何更快、更好地把事情做好更重要。勤奮的目的不是勤勞,是偷懶,是爲了把原來需要1個小時才能做完的事情半個小時做完,是爲了能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如果真的想要進步,請別再用勤奮掩飾自己的懶惰,選擇正真正能夠來帶實際改變的事情。大家都說勤能補拙,人勤春來早,這裏的勤奮只能說是人的一種品質與生命的動力,但是並不能證明,一個人的大智慧。目前我們處於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展現的淋漓盡致,所以我們必須要用知識和智慧駕馭,勤奮也是需要的,是我們更需要的是靈性與創造、靈感與創意。(新華社高級編輯 楊兆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