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春光格外明媚的日子里,却不合时宜的写下了“阴郁恩施”这个标题,多少有些“该着”。实在没有想到会无意中从这个角度把那些年撕开,让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跋涉中跌倒的自己。

拉上厚厚的窗帘,先把春光隔开些吧,别让自己的心境与环境显得如此格格不入。静静地盘点过往,好好地检视来路,在满屋弥漫的时光尘烟里,把自己好好想想清楚,不仅是旅行,还有人生。

目 录

第01章 撕开的阴郁

第02章 缘起“仙本那\"

第03章 清江古河床

第04章 恩施大峡谷

第05章 云龙地缝

第06章 鹿苑坪

第07章 摔碗酒

第08章 遗憾躲避峡

第09章 无名深谷

第10章 李队,李队

第11章 曾经的领队梦

第12章 撕开后的反思

第01章 撕开的阴郁

  其实,内心本来也和窗外的春光一样轻松明媚的。整理照片、回顾旅程,写写我的《那些年,那些路…》。在历年4月份的大小行程里,还没有确定选择哪个,就一个一个的看吧,看到哪个有感觉就写哪个。反正今年写不完,还有明年。

看到恩施徒步行程,感觉不对了。四天的长线旅程,照片却寥寥无几。怎么才这么点照片?把备份找出来检查,还是一样。不可能啊,那次行程对我来说印象是极深的,有些感觉甚至算得上是刻骨铭心的。也就是那次旅行,让我完全戒掉了几前年痴迷一时的“户外徒步”,转向了另一种旅行模式。清江古河床、躲避峡、李队……我不用看照片都清晰记得,而且肯定拍照片了,拍了大量照片,怎么会没有呢?

仔细回忆,行程中绝大部分时间不适宜使用相机,我应该是用手机拍的居多,相机拍的很少。而这些年积累的手机照片,一直没顾上整理归档,成堆地散放在几个文件夹里。既然整理照片,也把那堆手机照片归置归置吧,这样行程记录才更完整。

几篇游记写下来,已经理出了照片整理规则,也找到了窍门,确定了模式,所以,那些手机照片虽然非常多,但整理起来倒也不复杂。很快,就把那堆照片按照行程日期拆分完毕,剩下的就往相应的相机照片包里放就行了。

把硬盘上所有的手机照片拆分完,发现问题了:没有恩施行程的,一张都没有!是不是照片太多,硬盘空间很紧张,这几年拆分过几次,也许放在移动硬盘上了?把所有的移动硬盘逐一检查,仍然没有。

已经可以确定,照片丢了。心里有点小不爽,但也谈不上有多影响心情,偶尔一次行程,丢就丢了吧,谁让我前几年一直看不上手机拍照,没及时整理归档呢,也算是交点学费吧。再说那次行程挺悲催的,该记住的,用不着照片,一辈子都忘不了。还是赶紧把现在有的手机照片归档到各次行程里,做好脱机冷备,以免再丢。

一番简单的复制粘贴之后,发现了更严重的问题:2016、2017、2018、2019,我居然成批、整建制地丢了大量的行程照片,不仅是手机照片,还包括相机照片,而且几乎全是这几年团队建设的照片。我有点坐不住了,翻箱倒柜,把所有用过的存储设备整个找了个遍,没有!确定没有!!

我整个人懵了……

这些照片对我来说是极其珍贵的,这是我最珍贵的人生经历和不能忘却的回忆。小伙伴们欢喜跳跃、我趴在地上给他们连拍扫射的场景如在眼前,地上湿漉漉、凉飕飕的感觉依稀还在,仿佛能够听到他们那完全放松、开心的笑声、叫声……怎么可以丢了呢?!

不成想,时光就这样被意外地撕开了一个口子。我看到了时光尘烟里痛苦挣扎的自己。巨大的阴郁瞬间笼罩了我,就象恩施大峡谷那令人绝望的云雾,就象清古河床徒步给我烙下的深深印记,阴郁。对,就是阴郁,无边的阴郁。

阴郁情绪来自三个方面:

恩施之行主要目的完全落空;

整个行程阴雨绵绵的色调;

刚刚才看清楚的那段人生片段。

在这个时光的岔口,旅行路与人生路的色调居然如此一致。难道恩施行程,就是打开时光锁的一把钥匙吗?也许真是上天安排。

第02章缘起\"仙本那\"

躲避峡(网络宣传照片)

中国的“仙本那”(网络宣传照片)

那一年,一张类似于这样的照片,把我勾去了湖北恩施。去探寻恩施秘境,去看看“中国的仙本那”——那飘浮在空中的船。

  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外出旅行第一要考虑的是经济成本,毕竟每年可用于旅行的预算是有限的。综合成本、景色、旅行体验等各方面因素,户外自助游组织无疑是首选。不像旅行社那么花哨、那么高价,没有购物,贴近自然。

户外组织的各种行程中,徒步行程是价格最低的,有时候甚至低到难以想象。主要原因是徒步驴友基本上不去有门票的景区,去的话也是找路逃进逃出,谁让咱是驴呢。你划个片儿、垒个门就收钱,凭啥啊?这是大自然留下的,又不是哪家公司生产的。咱腿儿几下,就后门进、前门出了。比如库布齐。你总不能把整座山、整个沙漠都圈起来吧。同时,基本上是住在乡村农家,本来价格就低,再加上他们的长期合作关系,比散客价格还要低上许多。

我就是选择了一个北京户外组织发起的恩施徒步4天行程,准确价格记不起来的,应该是450左右,加上往返卧铺火车票,一共1000元的样子。行程包括清江古河床、鹿苑坪、恩施大峡谷,当然了,主要是有躲避峡——中国的仙本那(那时候还没有开发成景区)。这个价格能去湖北转几天、去这几个地方看看,还是很划算的。

没了照片的支撑,整个行程留给我的记忆,就都是刻在骨头里的累、痛和那无尽无休的阴雨了……

第03章 清江古河床

  其实,俺这个人还真是有毛病,明明眼不行,却喜欢上了摄影,明明腿不行,却喜欢上了户外,真不知道老天爷会作何感想。不管咋样,那几年户外登山露营还是玩儿的挺嗨的,动不动还重装招呼,50、60斤的大包,背起来就上山。尽管体力远不如队长、周哥和小金,但也都坚持下来了。因此,对自己的体力还是有点小自信的,觉得户外也就这样。

想当年,咱也是重装征战小五台的一条好汉呢

  可是,恩施徒步,让我知道了啥叫驴的徒步,明白了自己误打误撞进“徒步”这个圈儿是多么的错误。清江古河床,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俺没长着能徒步的腿。套用老郭相声里的那个段子:

你去徒步哪儿都好,只有两个小问题不行。

哪两个问题啊?

左腿和右腿。

不用多,一次就够了,从恩施回来,我彻底把徒步给戒了。

总结在恩施我对那帮徒步强驴的感受,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他们基本上不走有路的地方。想起了北京那帮自驾驴友,有国道绝对不走高速、有山路绝对不走平路、有野路绝对不走公路。牛人的世界,真的不可理喻哟。

第二,人不可貌相。弱不禁风的小女子、比我还重的胖子、背着巨大背包的中年妇女……无论哪一个,都不是我可以望其项背的。关键问题是:他们怎么会不累?!

第三,他们几乎不用休息,有景色也只是简单停留。

行走,是他们的快乐。可俺不行啊,俺只是来看看那“飘浮在空中的船”。徒步,俺是来打酱油滴。

此行我是独自一人参加的,尽管我是轻装、尽管我也一身看似专业的装备,可最后,我是在其他陌生驴友的帮助下才勉强走完的。我的背包,几乎全程都是李队在帮我背着,那些需要跳的大石头,记不得都有谁帮过我了……也不知道那帮驴友怎么看我,是不是会说:天呐,怎么混进来这么个菜鸟?

清江古河床徒步,我只留下了几张照片,因为真正进入河床后,俺的相机装备就不在我手里了。从网上搜了搜,看到那些大石头,俺能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脚痛腿软的没出息样。

开始的时候也是波澜不惊,徒步有啥嘛,景色还是不错的。

河道里很多这种大山洞,应该是古河流冲击成的。

硕大无比的洞穴,可见当初河水是何等汹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

将近一天的徒步,我的照片就这么多了,如果路都是这样的,俺可以更好地拍拍古河床的沧桑,可是……

很快,就没有路了。

管这叫“路”,也能说得过去。

怎么说,这也不能叫“路”吧?

我靠,这是“路”?!

这,能叫“路”吗?

谁能管这叫做“路”?

这玩意儿,有意思吗?

  往事不堪回首啊,我这等小白,确实无法理解强驴们的世界。看着他们那欢快兴奋的表情,我只想弱弱地问一句:

各位老大,这,真的有意思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