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2020擬候選人、臺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今天(6日)正式開啓3天2夜的大陸尋根祭祖之旅。此次是王金平時隔27年,第二次來到大陸。王金平表示,希望祭祖的一小步,帶來兩岸的一大步。

王金平6日上午率團,搭乘廈門航空公司班機前往廈門,再轉往漳州,展開3天2夜的“祭祖尋根之旅”

王金平今日(6日)率92人團先抵達廈門,團隊成員均是來自臺灣各地的王氏宗親。抵達當天下午,王金平就前往廈門延平邵王祠參拜,並發表講話。晚間,廈門市領導將會見王金平一行。

7日上午,王金平將赴漳州白礁慈濟祖宮參拜,然後前往王氏家廟,王氏祖墳和二王福德宮參拜。中午,會見漳州市領導官員。下午,則是到龍山文創園參觀,並與廈門臺協會代表們座談。8日上午,王金平將參觀廈門南普陀寺,下午則赴臺企玉晶光學參觀並聽取簡報。

爲了歡迎王金平的到來,王氏家廟上週做了翻新裝潢,原本掉漆“臺灣王金平祖籍地”門牌被工人拆下,周遭的街道、公園也進行了美化施工。

王氏家廟前的門牌被更換

王金平稍早曾表示, 臺灣絕大多數人的原鄉都在大陸,儘管渡海來臺的時代有先後,在臺灣紮根發展的時間有長短,“但我們擁有共同的血脈,是歷史的事實,並不因爲族羣、省籍、黨派或顏色而有所改變。”

臺灣內部也不應該再以族羣省籍作爲分化彼此、激化仇視對立的手段。兩岸之間更必須以血緣文化的傳承,作爲進一步化解分歧、邁向和平的基礎。祭祖尋根不應受到政治阻隔,而文化溯源,更將成爲建構兩岸和平的橋樑。

王金平曾在1992年赴大陸,當時定調爲“私人行程”,之後,便再也沒到過大陸,此次祭祖之旅,是王金平時隔27年,第2次前往大陸。王金平祖籍在福建漳州,第一代祖王文醫是軍人,隨鄭成功來臺,在高雄路竹定居。因此,王金平大陸行的首日就去祭拜延平郡王鄭成功。王金平說,臺閩傳統習俗是面臨人生重大事項時,須先稟告先祖,祈求保佑,因此率家人及宗親回鄉,也期待以文化爲兩岸搭起橋樑,跨出和平一大步。

據臺灣《ETtoday新聞雲》報道,王金平6日將赴陸展開尋根祭祖之旅,並預計於7日到漳州白礁村的王氏家廟祭祖。記者也發現,爲了歡迎王金平的到來,王氏家廟上週做了翻新裝潢,原本掉漆“臺灣王金平祖籍地”門牌被工人拆下,周遭的街道、公園也進行了美化施工。

王金平4月29日宣佈將赴廈、漳祭祖時,記者便拜訪了王金平祖籍地的王氏家廟,當時家廟就已在裝潢翻新,許多王金平的照片、題字都被放在一旁,門口掉漆的“臺灣王金平祖籍地”門牌也被拆下。不過,幾天之後,家廟就已經完成裝潢,內部重新恢復整齊,周遭的道路、公園也美化了很多。

有趣的是,白礁村處處都可以見到“王金平”三個字,包括當地的土地公廟有他的提字,贈送給香客的紀念品是寫有他名字的環保袋,甚至連馬路上的路牌都直接標註“臺灣王金平祖籍地”,就像是此地的明星。

當地老一輩的村民告訴記者,白礁村的“王金平熱”從好幾年前就開始了,主要是因爲住在這裏的人都是王氏宗親。

不過,年輕一輩的村民則對王金平沒有太多瞭解,很期待親眼看到王金平,“村子裏有一天就突然出現‘臺灣王金平祖籍地’的牌子了,我們年輕人都很納悶,不知道這個人是誰。但很多臺灣人來這裏進香(保生大帝祖廟),都會因爲王金平而特別來看一下家廟。”

王氏家廟的相關人員表示,王金平因擔任“立法院長”,所以一直沒有來漳州祭祖,但王金平的大哥王珠慶早在兩岸初開放交流時,就開始在大陸尋根,不過卻到2005年才找到漳州白礁村。

家廟人士指出,當時是王珠慶是委派長子依照族譜上的“同安縣白礁鄉”來找的,可是因爲行政區重劃,白礁被劃到漳州,變成“龍海市白礁村”,所以都沒找到,直到王珠慶的妹妹王梅來龍海蔘訪,到保生大帝祖廟慈濟宮進香,才發現了白礁村,王珠慶也於2005年率領家人,帶着族譜來到王氏家廟祭祖。

此外,王珠慶2013年過世後,王氏家廟也進行了靈位進主儀式,目前靈位就在廟內。

據瞭解,臺灣王氏的開基祖是“王文醫”,傳說是明末清初隨着鄭成功渡海來臺的,之後在高雄路竹定居,傳到王金平這一代已經是第11世,所以王金平此行也將參拜供奉鄭成功的廈門延平郡王祠。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