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两座城市,它们同处于西北地区,分立黄河两岸,相距仅有500多公里。一座美丽多娇,多元的塞上文化和陕北风情孕育了精湛的石雕技艺与剪纸绝活;一座壮美豪迈,古石林群的震撼景致是大自然的馈赠,曲流的黄河之下流淌的是西北高原的质朴情怀。本周日19:00央视财经频道《魅力中国城》陕西榆林与甘肃白银群英荟萃,精彩开演!

热气球畅游“陕北之北”

“袖珍”石雕“创新”剪纸大开眼界

热气球旅游,这五个看上去就很浪漫的字眼,在过去是只能在国外体验的运动项目。而现在,这种浪漫的“上帝视角”,不出国门,在榆林就能轻轻松松实现,当地各种美景与文化古迹都尽收眼底。

作为榆林“战队成员”的文化学者康震,就被明代军事群堡遗址所吸引,像个“好奇宝宝”俯身观望良久:“长城沿线修了三十六个防御用的石堡,从空中看,这三十六个石堡就像三十六颗钻石一样。”谈起这座群堡,榆林市长李春临脸上写满了骄傲,亲自为其“代言”:“三十六堡可是全国唯一的哟!”而同为“超级游客”的美籍歌手唐伯虎,却对榆林像“胭脂盒”一样的盐湖群情有独钟。“首先看到荞麦花海和盐湖群,我第一个感受是一定要在这里拍婚纱照!”这样一片“粉红梦幻”,对不少热爱自拍的女性游客可是“会心一击”呀。

(盐湖群)

除了空中俯瞰美景,榆林的石雕也诸多趣味,据说这种石雕大能大到20米高。在节目现场,康震老师却手拿一枚“袖珍”小石狮,这种小石雕难道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在座的评审嘉宾都“脑洞大开”,有说是镇纸的,有说是装饰品,更有说是用来当“哑铃”锻炼身体的。康震老师在笑声中揭晓答案,原来这些制作精细的小石狮还兼职“保姆”,被叫做“炕头小狮子”。把小石狮拴在小宝宝的腰上,一能保安全不让宝宝掉下床,二来宝宝在不断挣脱小石狮的过程中还能强健筋骨,还真是一举两得!

(榆林石雕)

都说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谁能想到在榆林,汉子也能做剪纸这样的精巧活儿,并且技艺高超不输女性?在本周日的节目中,男性剪纸人钱凯与四位不同风格的剪纸艺人共同登上《魅力中国城》的舞台,各自展示了自己的剪纸作品。连小孩子的头发与植物的茎脉,一丝一缕都剪得生动清晰,着实令人赞叹。钱凯的“创新派”肖像剪纸也夺人眼球,不光外形神似,连内心活动和性格特征都能剪出来。评审嘉宾拿着自己的肖像画久久赏玩、爱不释手,文化学者张颐武老师更是频频点头:“很像!我很满意!”这些跟人们印象中大不相同的创新剪纸,在这片黄土地上自成一派,让这座城市更具独特魅力。

(肖像剪纸)

“的哥”小毛驴趣味观景

刘仪伟现场挑战“吹羊皮”

你或许还记得,当年成龙饰演的蒙毅将军,在一片古石林群中护送长生药、决战沙场的场景。他身后那些造型奇异的石笋石柱,见证了时代的苍凉,描尽了天地自然凝聚的雄浑与壮美,让人深深为之震撼。而这些场景,是任何影视城都无法复制的景致,是大自然历经百万年给予的馈赠——这就是白银的黄河石林。

“黄河石林形成于四百万年前,这些石柱可高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在白银副市长王禄邦的介绍下,观众仿佛进入了一个巨大的雕塑与绘画长廊。“在这里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就会看到‘屈原问天’、‘木兰从军’、‘猎鹰回首’等天然的石雕。”高耸入云的石林,千姿百态的造化。在观赏途中,或许还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形象。有趣的是,当你游览石林纵深,还有白银的“的哥”小毛驴屁颠屁颠前来接驾!这里没有汽车,驴车就是最奇妙的交通工具,人人都能当上一回“阿凡提”。

(猎鹰回首)

(驴车)

黄河曲流,山水相依,吃着黄河水长大的白银人,血脉里奔涌着母亲河的气魄。来到白银,一定不能错过渡河的羊皮筏子。它由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皮做成,远远望去,就像一叶扁舟。作为白银的“超级游客”,罗海琼就在舞台上给大家分享了她的乘坐心得:“上去的时候把驴变,下来的时候活神仙。”水流舒缓处随波逐流,水流湍急处惊险刺激,坐完驴车坐羊皮,真是一样比一样新奇!美食达人刘仪伟还现场体验了一番“吹羊皮”的滋味儿,只瞧刘仪伟老师一鼓作气,努力把羊皮填满的样子,真是“豁出去”了哇!

(刘仪伟吹羊皮筏子)

不止黄河大漠,在白银,还有被称为“六朵金花”的最美乡村。“花村”顾家善,“水乡”大川渡,“乡坊”强湾村,“石村”萱帽塔,“桃园”罗家湾,“大坪”农业园。这六座乡村个个风景如画,就如它们的“头衔”一样各有所长。花海水车,核桃遍野,瓜果飘香,各式传统作坊与壮美的丹霞地貌。“六朵金华”竞开颜,仿佛也在向观者昭示:这座城市还有数不清的惊喜和宝藏在此埋藏。

“塞上名城”陕西榆林与“黄河明珠”甘肃白银,这两座兄弟城市就像一颗钻石的不同切割面,一面温润绚烂,一面锋芒毕露。他们还将带来怎样称绝的技艺?又将讲述如何动人的城市故事?敬请关注本周日19:00央视财经频道《魅力中国城》。

(文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