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不採用科舉制度其實也有這個原因,日本長期以來也是分封成各種藩,再加上日本這個國家小,它不用像中國一樣爲了大帝國的管理去採用科舉。所以日本這民族很有意思,他們把中國的東西學去以後就慢慢地把這些都變成道,而中國追求的是“術”。

關於鑑真東渡,在我們的歷史課本中有很多的記述。大家知道佛教分很多宗,律宗是持戒最嚴的一宗,鑑真是律宗大師,後來的弘一法師也屬於律宗。鑑真東渡不光給日本帶去了律宗佛教,而且幫助日本校對了經書,促進了日本佛教的發展。日本的很多佛經都是從朝鮮弄去的,經過翻譯之後有很多錯誤,鑑真到了日本以後,幫助校正了經書中大量的翻譯錯誤。鑑真出身於醫學世家,他還精通醫術,自己就是一個醫學大師,他爲日本帶去了醫學知識,治好了日本天皇跟皇后的病,這很神奇。鑑真還帶去了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書法,掀起了日本的書法熱,到現在爲止日本還保存着這些書法作品。後來日本在中國書法的基礎上,發展出日本大和民族的書法。鑑真還影響了日本的建築,至今日本留存下來的最精美的唐代風格寺廟羣建築,就是鑑真和他的弟建起來的,所以鑑真對中國文化向日本的傳播起了巨大的作用。
日本在鑑真到來之前主要是通過中國的古書來了解中國,他們就覺得中國怎麼老是改朝換代,改朝換代看起來好像很容易,於是就想出去跟中國比畫一下,看看他們能不能也讓中國來個改朝換代。唐朝初期663年時,我們正在朝鮮作戰,日本派出水軍進行對抗。中國和日本的艦隊就在白江口進行決戰,這是一場著名的水戰。在這一戰中三萬日軍被唐軍全殲,四百餘艘日艦被擊沉與焚燒,煙火沖天,血流成河,鮮血染紅了白江口。日本這個民族是不打不服的民族,日本被打以後馬上開始學習,你看現在日本對美國崇敬成那樣,也是被打的。白江口一戰的失敗讓它明白了中國不是好欺負的,雖然看古書上說中國改朝換代容易,但真跟中國比畫起來,發現自己完全不是對手。於是日本就派出了大量的遣唐使去中國學習,同時請中國的大師去日本。當時鑑真去日本就受到了整個日本朝野的盛大歡迎,鑑真坐在日本皇宮中給日本的天皇夫婦講經,日本的八十大臣一起受戒。所以日本到現在爲止,都覺得唐朝是中國最美好的時期,說到什麼都是“唐”,以至於到後來日本人見着外國人就叫“毛唐”,就是長了毛的“唐”。唐朝的各種各樣的東西,日本都學,連長安城日本都照中國的原樣建起來,唯獨就沒建那城牆。
日本學東西很聰明,它不是全盤學,而是有選擇性地學。剛纔說日本建城是不建城牆的,日本沒建城牆的原因跟它的地理位置有關係。之前說過全世界大概20%左右的地震和海嘯都發生在日本,這城牆建了之後一遇上災難,不但容易倒塌,而且逃難的時候跑都沒地兒跑,所以日本沒有建城牆。日本選擇性地學了中國大量的東西,文化、藝術、制度等,但有兩樣東西沒學,一個是沒學科舉的制度,另一個是沒學太監的制度。這也導致這麼多年傳承下來,日本民族和中華民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民族性格。
大家知道科舉制度對一個大帝國來說有很多好處,其實就是一種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員的制度,其關鍵在我考什麼你學什麼,我考忠孝禮義廉、考忠君、考四書五經,那你就得十年寒窗苦學。中國作爲一個大帝國始終沒有分裂也和科舉制度有很大的關係。而西方採取的是封建制度,它當然不會採用科舉制度了,因爲所有管事的都是他們家的,歐洲十幾個國家的王室通婚,爵位封來封去,它當然不用科舉了,它採用的是貴族管理。日本不採用科舉制度其實也有這個原因,日本長期以來也是分封成各種藩,再加上日本這個國家小,它不用像中國一樣爲了大帝國的管理去採用科舉。
科舉的正面作用就是幫助一個大帝國統一了思想,不管你到多遠的地方去做官,即使去的人在路上被殺了,換另外一個人去,他依然忠君。自古以來“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而科舉的負面作用就是統一了所有人的思想,一旦思想被統一了,那大家就都被同一種思想洗了腦,這個民族的活力也就被扼制了,這個民族就被束縛住了,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後來再加上科舉考試的試題被“八股化”,徹底束縛了自由的思想。科舉制度對藝術的束縛也很嚴重,以至於中國的藝術家很少,大家的自由思想很少,反對主流思想的浪潮也很少,所有的思想都被束縛住了。
關於太監製度就不用多說了,大家知道太監是一種閹割人的文化,這是反人類的,日本沒有學。日本的後宮是由女子來統帥,日本按照繼承製度可以有女天皇,所以不像中國那麼男權主義。而且中國的太監到後來已經不再是奴才、用人了,到明朝的時候太監已經成了每支軍隊的監軍,太監也可以欺負知識分子,權力越來越大。
日本在學了我們的很多東西以後,又對它們進行了改良,變成了日本式的東西。比如說中國的琴棋書畫日本都學了,但是這些在日本被改良以後就成了棋道、茶道、花道等。還有中國的武術日本也學了,但是日本武士不是大家想的那種拿着刀亂砍、拿着板磚拍,那不是武士,那叫“浪人”,日本的武士必須琴棋書畫都得會,而且非常有修養,後來有了“武士道”。所以日本這民族很有意思,他們把中國的東西學去以後就慢慢地把這些都變成道,而中國追求的是“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