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38名海外記者昨天一到福安,就拿起相機不停拍拍拍……

圖爲參觀白雲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呂明/攝

中新網寧德11月14日電 (記者 呂巧琴 葉茂)“就是有那麼一種莫名的牽連在那裏,看到的景色、戲曲,都會莫名讓我有一種熱淚盈眶的感覺。”加拿大維多利亞傳媒CEO呂歐14日對中新網記者說,這是血液裏帶着的東西,無論你在哪裏,我們還是心牽着心。

當天,由中新社福建分社主辦的“行進中國·海外華文媒體福建行”主題採訪活動在福建寧德市啓動,並赴福安市溪潭鎮探訪“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廉村和白雲山世界地質公園,將筆觸與鏡頭聚焦鄉村振興發展的新氣象,以及當地旅遊資源與發展。

圖爲參觀福安市溪潭鎮廉村。呂明/攝

廉村系“開閩第一進士”薛令之的故鄉。薛令之官至左補闕兼太子侍講,爲官清廉。其學生唐肅宗爲嘉嘆恩師廉潔,賜村名爲“廉村”,使這裏成爲中國歷史上唯一由皇帝敕封以“廉”字命名的村莊。

圖爲海外華文媒體與村民交談。呂明/攝

走進廉村,就像進入一幅美麗的山水畫中。典雅整潔的古官道、巍然屹立的古城牆、苔跡斑駁的古道碑、氣派莊嚴的古祠堂、保留完好的唐宋古碼頭,一景一物映照出古老村莊久遠歲月裏積澱的輝煌。

圖爲海外華文媒體捕捉美景。呂明/攝

徜徉古村內,美麗的鄉村景色,讓香港中國通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爾冬強,頻繁地拿起手中的相機並按下快門。他說,作爲一名攝影記者,也曾走過了世界各地,但最能夠打動他的還是家鄉的一草一木,特別是一些保留下來的歷史文化痕跡。

“這些,我想也是海外華人非常感興趣的東西。”爾冬強說,希望借這次採訪的機會,將更多的這種家鄉的信息,通過互聯網、新媒體傳播到各地。

圖爲參觀白雲山世界地質公園。 呂明/攝

福安地處福建省東北部、寧德環三都澳區域核心區,與臺灣隔海相望,是一座山海兼備、經濟活躍、生態優美的沿海開放城市,是“閩東經濟最強縣”,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419.8億元人民幣,位列福建縣域經濟發展“十佳”。

這裏區位優越,自然風光旖旎。已形成鐵路、公路、港口三位一體的通江達海交通體系,是閩東北、浙西南、贛南地區的交通樞紐;擁有世界地質公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白雲山、“閩東延安”紅色旅遊基地——柏柱洋、全國最美葡萄溝——溪塔畲村等。

這裏歷史悠久,物產資源豐富。是“開閩第一進士”薛令之和南宋名人鄭虎臣、謝翱、劉中藻的故鄉,全國最大的畲族人口聚居縣(市)。福安也是全國第二大茶葉主產縣和中國南方最大的葡萄基地,被譽爲“中國茶葉之鄉”“中國紅茶之都”“南國葡萄之鄉”等。

這裏產業興旺,發展前景廣闊。特別是以青拓爲龍頭的不鏽鋼新材料產業集羣發展迅猛,灣塢半島不鏽鋼新材料產業園已經成爲全球最大的不鏽鋼生產基地。今年1-10月,福安不鏽鋼新材料產業集羣實現產值841.96億元,增長23.2%,全年有望實現千億產值目標。

福安市委書記葉其發表示,希望海外華文媒體朋友們多到福安走走看看,進一步加深對這裏的瞭解和認識,用鏡頭和筆觸多向世界宣傳、推介福安的地域特色、風土人情、產業結構和發展潛力,讓更多的海外華人和世界人民瞭解福安。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福建是中國第二大僑鄉,改革開放的前沿,40年來,福建經濟社會等各方面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當前,福建正堅持高質量發展,努力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

爲此,中新社福建分社邀請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的38名海外華文媒體嘉賓,於13日至24日在福建寧德市、莆田市、漳州市三地舉辦“行進中國·海外華文媒體福建行”主題採訪活動,希望通過海外華文媒體的鏡頭和筆觸展現福建的新發展、新變化、新風貌。

在寧德市爲期3天半的主題採訪活動中,38名海外華文媒體嘉賓將赴福安市、壽寧縣、周寧縣實地探訪,將筆觸與鏡頭聚焦鄉村振興發展的新氣象,聚焦扶貧試點村的新面貌,聚焦國家級非遺的新傳承。

主辦方表示,希望通過海外媒體精彩的版面、甜美的電波、充滿正能量的電視報道等,爲寧德市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全面實施“一二三”發展戰略,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覺得不錯,請點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