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和人民在一起!今日,《长春日报》迎来73岁生日

今天

《长春日报》迎来73华诞

时光如电

从1945年11月15日创刊到今天

中共长春市委机关报——《长春日报》

已走过73年奋斗历程

直击时代风云变幻

与党和人民心心相印

伴随长春奋斗成长

接力传承党媒的责任担当……

时光作证,人民作证,今天,从战壕里诞生,浸润红色基因,已然走过“铅与火”和“光与电”,迎来“数字化”传播革命的《长春日报》,以《长春日报》及其新媒矩阵构建的立体化传播实力,依然朝气蓬勃地前行在推进融合发展、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新征程。

73年的路程绚丽多彩,73年的答卷热血铸就。为了纪念《长春日报》73岁生日,我们抓取了一组长春日报全媒体记者连日来“在基层、在现场、在路上”的采访瞬间,藉以展示党媒记者不忘初心、履行使命的平凡状态,彰显党媒记者和人民在一起的朴素情怀,重温党媒记者为党传声、为民服务的最初誓言。 我在北湖科技园“探矿淘金”

时政要闻部记者:徐微

我在北湖科技园

记录着这里的点滴变化

280家科技型、双创型企业,近千名高知人才,超30亿元的年产值……14日13时30分,时隔两个月,当我再次驱车来到北湖科技园时,这里的变化又让我眼前一亮。

北湖科技园是引领长春科技创新的“金字招牌”,这里距长春市中心人民广场约15公里。在即将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已数不清自驾到这里多少次,来挖掘我的“新闻金矿”。

徐微在北湖科技园采访

我喜欢北湖科技园带给长春的“不竭创新动力”。这里自2014年9月开园运营以来,已构建起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圈,吸引各类科技型、双创型企业280家,其中科技研发类企业134家,包括14家上市企业及分子公司,16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创新创业平台和3家科技服务平台。这里集聚着长春“最强大脑”,拥有上千名高知人才,其中包括长白慧谷人才13名、域外合作专家18名、研究员与正教授级别人员15名、博士生58名、硕士生264名、留学人才25名、研发人员242名。

从新三板挂牌的差旅天下、泰华防雷,到飞速发展的佐丹力生物,再到中科院长春技术转移中心、吉林大学孵化器等平台,都曾留下过我采访的身影。这次采访中,我又遇到老相识——北湖科技园产服经理梁潇。每次看到他,他都会向我“炫耀”这里的最新创新成果,这次也不例外。这个“80后”不无自豪地告诉我,在科技创新方面,他们正利用中关村资源优势,打造“中关村+”服务模式,将中关村资源有针对性地与长春本土企业对接,让长春企业及时分享中关村发展红利。目前这种服务模式已初见成效,预计2020年,这里将吸引孵化创新和加速科技型中小企业500~600家,年产值达150亿元、税收15亿元,并直接创造两万个以上中高端人才就业机会。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城市转型升级,单纯依赖房地产等传统要素驱动的时代正成为过去。北湖科技园正是看到、认清、悟透这一点,才一直把“科技创新”放在第一位,最终站在高起点上实现了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名党报记者,作为“船头的瞭望者”,我必须学会与时代同频共振,把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让后人知道,今日的长春发生过什么。 在“冰与火”中直击抢修

民生新闻部记者:袁迪

报道供暖人

传递党报声音

和供暖人在一起

我的职业理想又一次得到升华

袁迪(左)在长春热力集团抢修现场采访

“抢修结束了,供暖已恢复。”14日上午,长春热力集团南关事业部传来消息,经过44个小时的抢修,民康路附近一栋楼的爆裂管道已更换完成,居民家已恢复了供暖。我马上打开电脑写稿,要及时把这一带着温度的消息报道出去。

12日傍晚,民康路附近供暖管线爆裂,上百户居民供暖受影响,接到这样的新闻线索,我急急忙忙赶往现场,要知道,在冬季的长春,供暖可以称得上最大的民生了。

赶到现场时,发生爆裂的供暖管道正向外喷射热水,供热二次管网的回水温度一般超过30℃,与室外零下的温度形成鲜明对比。3名维修工顶着四溅的热水冲了进去,围在狭窄的空间内,不顾浑身湿透,用手中的切割枪一点点切割着管道。由于水流太快,坑内积水很快漫过腰部,即便这样,大家都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懈怠。南关事业部园东站的负责人一面抽调人手,调来水泵抓紧抽水,一面组织人员交替下坑抢修,以保证48小时之内抢修完毕,早点恢复供热。我在现场的近一个小时中,5名抢修队员先后交替进入抢修区,每个人出来时都已浑身湿透。一阵凉风吹过,满脸是水的维修人员不时打上几个冷战,顾不上擦一把脸,又要卸下运来的新管线。

初冬的傍晚,寒意袭人,拿着采访本和笔,手冻得直发抖,但看到抢修工人们挥汗如雨,我浑身也充满了力量,记录这火热的抢修场面,向读者展示了这温暖一幕。

作为一名民生新闻部的记者,夏季,我曾随供暖人赴供暖设施“冬病夏治”现场;开栓前后深入居民家中,了解供暖情况;冬季,随时关注报道供暖信息;除夕夜,也曾和供暖人一起在锅炉房坚守……供暖人常说的一句话是:“用户家里暖,我的心就暖。”报道供暖人,传递党报声音,和供暖人在一起,我的职业理想又一次得到升华。 钢花飞溅的工地,有我

经济新闻部记者:赵雪

我在用心书写城市发展的故事

与城市、与时代一起拔节成长

赵雪(左)在英凯大街跨珲乌高速分离式立交桥施工现场采访

因高速公路贯穿其中,一个区域被“一分为二”,又因一座立交桥的修建,重新将这里“合二为一”,这就是英凯大街跨珲乌高速分离式立交桥。

11月的长春,气温并不太低,不少工程仍在进行施工,从报社到二道区英俊镇的途中,焕然一新的自由大桥、气势恢弘的“两横三纵”快速路、如火如荼施工的吉林大路快速路……一个又一个重点城建工程从我眼前掠过。11月14日,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我终于到达了英凯大街跨珲乌高速分离式立交桥。

“我认识你,之前建设‘两横三纵’快速路时你采访过我!”中铁一局二公司二道区英俊镇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副经理张霄汉的眼睛挺“尖”,一下子认出了我。因为是“老熟人”了,采访过程也非常顺利。当采访结束后,我没有立刻离去,而是站在初具规模的立交桥上远眺南北东西,兴奋喜悦之情从心底油然而生。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明年9月末就将投入使用的立交桥和周边配套的8条“海绵”道路,将让长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进工地,采访工程进展,报道通车、完工……这样的工作对于我来说已是一种常态。从飞架空中的“两横三纵”快速路,到深处地下的轨道交通1、2号线;从水岸同治的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到群众关注的旧城改造提升,一个又一个重点工程都留下了我的采访足迹。我在用心书写城市发展的故事,与城市、与时代一起拔节成长。 迎着朝阳“奔跑”

政务要闻部记者:胡晓琼

作为党报的一名“新兵”

作为一名年轻的记者

我也要记着担当

记着责任

向着朝阳“奔跑”在新闻一线

13日早8点,我迎着初冬的朝阳来到位于南环城路的市国土资源局,采访我市首批专业技术选调生范洪辰。

“提前到采访地点!”这是老记者耳提面命的“金规铁律”。这一天,我足足提前了1小时。

胡晓琼(右)在市国土资源局采访

当我来到范洪辰办公室时,发现他的电脑文档已经打开,还有桌上的一堆材料和已经喝了大半还冒着热气的茶水……原来他更早!

“咱们不是约定的9点钟吗,你真早!”我笑着说道。

“也不算早,手头这项工作比较急,我想早点完成。”范洪辰轻描淡写地说道,整个人身上散发着蓬勃的朝气和活力。

范洪辰201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是我市首批专业技术选调生。“初到长春,长春市为了让我们这些‘学生兵’不受生活琐事所累,给我们发放安家补贴,安排人才公寓居住,还协调了班车,方便上下班。”更让范洪辰感动的是,为了发挥他们在专业技术方面的优势,各单位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岗位,范洪辰被安排在土地储备融资和财务管理工作岗位上。6年间,他在创新融资领域和制度化建设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探索,先后提出了两套创新融资方案和6项制度创新举措,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在我市,与范洪辰同样身份的还有紧缺专业技术类选调生246名、乡镇(街道)党政综合类选调生631名,为我市各领域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与这些选调生一样,我也是党的新闻战线的“年轻血液”。去年12月,我有幸带着对“记者”职业的向往来到长春日报社工作。作为党报的一名“新兵”,作为一名年轻的记者,我也要记着担当,记着责任,向着朝阳“奔跑”在新闻一线。 我“驾”无人机航拍大项目

视觉工作部记者:孙建一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

我不记得走过多少工地

用镜头记录多少个大项目拔地而起

孙建一在市工人体育馆施工现场采访

在长春市工人体育馆建设现场,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初冬的寒流丝毫未影响施工现场的火热气氛。如今,项目主体已完工,即将投入使用。13日,我再次来到施工现场,使用无人机和相机,以多角度记录这重要时刻。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我不记得走过多少工地,用镜头记录多少个大项目拔地而起,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市经济发展稳步推进,一个个大项目纷纷落户长春,给了我无尽的创作空间。亚泰医药产业园、钜城国际、广东宝能中心项目……一个个项目建设现场都留下了我的足迹,项目建设最新进展情况也都一一凝固到镜头当中。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相机已不能满足媒体的需求。无人机成为大项目拍摄的利器,我航拍了长光卫星“天字楼”落地,美丽的“君子兰”——长春奥体中心在长春新区绽放,一幅幅画面通过报纸、公众号、APP、网站向市民传播不同角度的美,同时也将城市的新地标和城市的发展展示给广大读者。 因为热爱,所以风雨兼程

经济新闻部记者:宋莉

永远在追逐

永远不止步

永远想做得比现在更好一点

14日14时,我来到经开区长春长东北生物化工产业园区的“吉林康润洁”生产车间采访。这是我近半年第三次到此采访。

车间里,工作人员正操作着吸管制作设备:只见颗粒状的聚乳酸原料经过高温塑化,再通过挤塑等工序,不到两分钟,一支长长的吸管就生产出来了……“我们生产的生物降解产品不仅受国内市场欢迎,还出口日韩、欧洲、美国等国家。”一边听着企业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一边认真地记录着,我心里为新兴产业在长春市的振兴发展而欢欣鼓舞。

宋莉(右)在“吉林康润洁”生产车间采访

自2015年吉林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禁塑令》以来,生物产业发展便成了我报道的关注点之一。为了能报道我市在可降解塑料上取得的新成果,吉林中粮、长春海正、长春必可成、长春益田、吉林盛达、吉林森瑞达、吉林亿阳升等企业我走访过不止一次,亲眼见证了他们在推进聚乳酸及其他生物降解材料规模化生产、拓展产业链条等领域迈出的坚实步伐。“记录发展的足迹,为长春振兴发展加油鼓劲!”在采访中,这种信念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坚实。它鼓舞着我不断思考,深入基层,寻找我所在的这座城市中的新与变。

“脚板底下出新闻。”虽然当记者已有十余年,但我一直怀着这份初心,奔走在路上,虽有些疲惫却兴奋不已,只为觅到了好题材、好线索。

因为热爱,所以执著。“永远在追逐,永远不止步,永远想做得比现在更好一点。”这就是新闻,这就是新闻记者! 我的记者梦,在“田间地垄”

农村部记者:赵猛佳

记不清这一年

来来回回跑德惠多少趟

背包里一沓火车票可以证明

赵猛佳(右)在德惠市采访

G881,吉林开往哈尔滨西站的列车,8时6分我从长春站上车,8时32分,抵达德惠西站。

记不清这一年来来回回跑德惠多少趟,背包里一沓火车票可以证明。自从三年前来到农村部,德惠就像是我第二个家,差不多每周都要来上一两天,跑到田间地头看看,去农民家里唠唠,只有这样,我才能从一个“五谷不分”的书呆子变成会写三农新闻的记者。

选择经常乘坐这趟高铁,是因为抵达时间正好是当地的上班时间,不影响我的采访工作,所以我最晚也要6时30分从家里出发,无论冬夏。从普通绿皮火车到动车、从高铁开通到二等座票无座成为常态,映衬了德惠——这座长春的卫星城的发展。作为哈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德惠有着“中国食品名城”的美誉,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优势和雄厚的产业基础。现在,德惠人赶上了乡村振兴机遇,农产品加工、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生态环保循环农业发展、“德惠小町”大米产业带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新农村建设……一场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走出车站,来接我的正是德惠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杨莉,只要我来,她一定忙前忙后帮我沟通。今天,我要采访的是一位传授妇女手工技艺、带领农村妇女致富的“德惠巧姐”——尚晓峰。她将染纸画与草编工艺结合,自创染色玉米画,深受市场欢迎。“一幅A4纸大小的玉米画就能卖到300元,给编织工的手工费达七八十元,这特别适合农闲在家的妇女们,目前,我的订单已经接到了2019年2月,玉米画订单额达到6万元。”她说。看着玉米叶在她手里翻飞,我突然想到,玉米叶的回收或许也可以做个好新闻…… 热爱运动的人永远年轻

文体新闻部记者:丰雷

从事体育新闻采访工作10年

参加过大型赛事报道

有过与体育明星面对面接触的机会

但总觉得与普通健身爱好者在一起时更加温暖

丰雷(右)在卫星路社区采访

初冬的春城没有雪,明媚的阳光照得人心里暖暖的。11月13日10时,推开朝阳区南湖街道卫星路社区的大门,欢快的音乐飘了过来,循声而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挂着笑容的脸庞——50多岁的大姐、七旬高龄的银发老者和着音乐律动起舞。站在“C位”上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广场舞团团长郎敏霞,用手打着节拍,以中气十足的嗓门,提醒大伙要把动作做到位。

掐指算来,我从事体育新闻采访工作已经10年了。参加过大型赛事报道,有过与体育明星面对面接触的机会,但总觉得与郎敏霞这样的普通健身爱好者在一起时更加温暖。如今,长春市有超过1.7万名像郎敏霞一样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们就好比1.7万个热爱运动的种子,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带领身边的人放下手机,走出家门,加入运动健身的洪流中。

10年来,我报道了上百位健身爱好者,在与“郎敏霞们”交流时,我会有这样的疑问:他们有各自的工作,也要面对各种生活难题,有些人甚至搭钱为别人服务,为什么?得到的答案清一色是:“因为喜欢,因为大家喜欢。”我完全能够从“郎敏霞们”身上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因为他们心里充满阳光,才让整个世界闪耀着幸福的光芒。

正如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先生说的:“体育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与。”人们对于健康的追逐,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都是一样的。热爱运动的人,永远年轻。我和他们在一起,总会有一种要“动”起来的感觉,以后的岁月,我愿以更加充沛的精力,为新闻事业不懈努力。

记者在前线采访

编辑则要在后方细心制作

这样

一篇篇新鲜的新闻报道

才能真正呈现到读者面前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全媒体编辑们也有话要说

全媒体中心编辑正在中央厨房工作

我爱长春日报

从报纸上的铅字,到手机屏幕上的推文,新闻行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语言在变,形式在变,传播途径在变,然而,党媒的初心永远不变。73年,我们一直坚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因为只有脚下有泥土,笔下才会有芬芳。未来,我们仍然要与人民在一起!

——《掌上长春》责任编辑

苑丹

虽然我们是“老”编辑,但我们敢于创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用新媒体展现新作为、新担当!传递新思想!

——《看长春》客户端责任编辑

佟刚

全媒体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编辑工作也在不断更新,需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虽然工作的方式方法变了,但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变,读者出现在哪里,我们就要服务到哪里,坚守我们的舆论阵地,这也是一名全媒体编辑对长春日报这份党报的庄严承诺。

——全媒体中心技术监理、编辑

于昊

今天,是你73岁生日!何其有幸,能陪你走过一段旅程!愿你豪情不变年复一年,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从此再活五百年!

——《掌上长春》编辑

刘素娜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我有幸搭乘网络这辆“快班车”,以新媒体的方式见证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记录身边的感人故事。

——长春新闻网编辑

李咏达

人生的列车要驶过一个个站台,在不同的站台上会欣赏到不同的风景。从1993年到2018年,整整25个年头,我在报社度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难忘而美好的时光。这个人生的驿站舞台宽广、视角独特,让我尽情享受辛勤付出带来的快乐、追求创新带来的激情,人生的风景因此有了亮丽的色彩。

——要闻编辑室责任编辑

王志宇

你58岁那年,我有幸与你结识,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从此我们风雨同舟,日夜兼程,我见证你的发展变化,你记录我的成长进步。如今,我成了一名“老”编辑,而你也在融媒体的浪潮中愈发身姿矫健。生日之际,我愿将最美好的祝福留给你,愿你青春永驻,风华长存!

——要闻编辑室责任编辑

邓寒冰

作为美编,版面上的很多细节都留下了我细心工作的印记,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心有不甘的遗憾。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希望我能跟随《长春日报》一起成长,不做被边缘化的主流媒体人!加油!

——要闻编辑室美术编辑

聂丹

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为了将她打扮得更美而挑灯夜战;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在报纸热辣出炉时,捧在手里心潮澎湃。73个春秋让《长春日报》走过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庆幸这段历程中的某个插曲,我一直跟随。作为一名版式编辑,我要用尽自己所能,让版面更加美观、大方,我也想和我心爱的《长春日报》一起,迎接融媒体时代大潮的挑战,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和她一起,驶向胜利的彼岸。

——要闻编辑室版式编辑

邓天伟

当带着墨香的报纸

送到读者面前的时候

我们最期待的是他们关注的眼神

我们的新闻、文章

最想得到他们的品头论足

风雨73载

没有读者的陪伴

也就没有今日的《长春日报》

中车长客工程师 乔峰

多年来《长春日报》时刻关注着中国高铁的发展,关注着中车长客的变化,一个个新产品经过《长春日报》的宣传家喻户晓,一个个高铁设计师、优秀操作者被介绍给家乡人民。作为高铁设计师,我的家人在《长春日报》上看到报道我的消息感到十分的高兴和欣慰,这也激励我继续努力奋斗,为家乡和全国人民设计出更加先进、智能、方便、快捷的轨道客车。

东站街道十委社区党委书记 汪洋

“小巷总理”谭竹青的故事通过《长春日报》让所有长春人乃至全国人民熟知,竹青精神也成了时代的符号铭记于人们心间。作为谭竹青的接班人,一代又一代社区工作者也与《长春日报》结缘,通过报纸,我们的点滴努力都会得到群众的认可,十委社区的变化也一直备受关注。

吉林省阿凡提科技有限公司 陈太春

从参加青年科技创业大赛到创办阿凡提科技公司,再到投身电商扶贫,一路走来,《长春日报》都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正是有了这样充满正能量的媒体的宣传,电商精准帮扶才能在短短一年里惠及吉林省内300多个贫困村。

朝阳区南湖街道湖滨社区居民 郭积诚

今年5月,记者得知我们小区居民被混乱的楼宇标志牌困扰后,不但来采访报道,还专门跟相关部门沟通,研究解决方案,居民的问题很快得到有效解决。衷心祝《长春日报》越办越好,成为全国优秀的地方党报!

双阳区鹿乡镇养鹿状元 王云霞

我曾经只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女,因为养鹿成了《长春日报》上的新闻人物。正是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下,我们双阳区的鹿产业才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如今,鹿产品远销各地,我也因此成了行业带头人。我很感谢《长春日报》,感谢其传递给我的政策信息,更感谢这张报纸对我们农村、农民的关注。

市第87中学团委书记 赵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从国家大事到百姓民生,从国际局势到社会百态,《长春日报》是我们了解长春资讯的必备报刊。我愿与《长春日报》一路同行,奋进新时代。

武警长春支队战士 谷清岳

从手捧报纸品读墨香,到手机APP点读直击资讯,作为一名武警战士,我们用越来越迅捷的手段更新与《长春日报》的亲密接触方式。从“魔鬼周”特战勇士极限训练到官兵十九大宣讲小分队走进社区,从春运一线的执勤哨位到万家灯火下的联勤巡逻,《长春日报》在春城百姓与忠诚卫士间架起了一座又一座连心桥。

76岁老党员  李传瑞

我是绿园区青年路街道芙蓉社区一名普通的老党员,退休后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我每天为辖区居民上门投递《长春日报》,为大家送去精神粮食,成为一名义务投递员。

绿园区同心街道居民 徐铁权

我今年67岁了,可以说《长春日报》一直都在伴我成长。21年前,我曾在《长春日报》发表过一篇自己撰写的文章,当年的报纸虽已泛黄,但我保留至今,不时还会拿出来看看。这些年来,我一直订阅《长春日报》,每天早上通过她来了解长春的政治、经济、文化、民生信息。

生日

既是对往昔荣耀的铭记

也是对光荣使命的召唤

展望新的征程

不管中国传媒业改革的探索多么艰难

不管推进融合发展的道路如何曲折

忠诚、责任、担当

依然是《长春日报》及其新闻工作者

最深刻的烙印

最鲜明的特质

最崇高的使命

把对党的忠诚化作最务实的行动

把对人民的责任化作最温暖的回应

把对使命的担当化作最执著的落实

用最大的勇气和热情

走出去,沉下去,融进去

直面现在,拥抱未来

在沸腾的长春大地

书写党的新闻工作者履职奋进的新篇章

为长春实现全面振兴

全方位振兴奉献力量

这,就是《长春日报》

这,就是我们!

撰文:李波

摄影/视频:贾春文、孙建一

苑激刚、石天蛟、张扬

编辑:林琪

责编:苑丹 于飞

"掌上长春"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ID:ccrb1945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