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幻想着一夜暴富的中國人,其實心裏對自己這輩子到底能不能掙到一個億這件事都再清楚不過。

  當他們在互聯網上第一百次瀏覽羅斯柴爾德家族光輝履歷的時候,除了羨慕之外根本生不起別的波瀾。

  可是每個夜晚當他們獨自一人打開央視7套農業頻道(現已改到17套)的時候,卻總是能回想起自己曾經那段渴望財富的光輝歲月。

  這檔名爲《致富經》的節目,以“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爲節目口號,通過講述民間“致富明星”們的故事,向觀衆們傳遞致富經驗和創新理念。

  它貌不驚人地盤踞農業頻道20年,是讓無數國人深陷其中的民間暴富指南。

  01養豬也能讓人看入迷

  說起《致富經》,那可真是一檔老少咸宜的神奇節目。

  雖然出身央視,但這檔教人養雞養鴨,種樹種瓜的農業節目,卻讓全國男女老少欲罷不能。

  《致富經》的節目內容基本是圍繞種植和養殖兩種產業,看似很難拍出新意,但其狠辣獨到的取材標準和大膽吸睛的取名風格,卻頗有如今網絡上標題黨的神韻。

  瞧瞧,這吸睛程度讓多少新媒體小編自嘆弗如

  自從2001年首播以來,《致富經》一路高歌猛進,爲全國人民製造了上千期的致富美夢。“上至剛上小學,下至退休30年”紛紛淪陷在下鄉養豬的誘惑中。

  而這檔節目卻絲毫不爲盛名所累,20年如一日,用最雷同的套路,編織最迷人的致富傳奇。

  取材上,《致富經》節目組十分講究主觀能動性。只要身份可塑性夠強,清水也能包裝成雞湯。

  海歸博士回鄉務農,那必定會引來家人誤解和嘲諷;

  貧窮小夥孤注一擲,創業起步卻總是好話說盡,求借無門;

  退休老人老來追夢,一朝受挫,養老積蓄險些全部賠光......

  不管是精神小夥還是時尚女郎,不管是養孔雀還是種白菜,在《致富經》的創業故事裏,人人都有垂手可得的光明未來。

  創業之初他們一窮二白,就算有點啓動資金也肯定會意外虧損。

  小試牛刀之後他們嚐到甜頭,擴大規模後意外接踵而來。 備受打擊之後絕不輕言放棄,潛心摸索終於又走上正途。

  一人喫飽不忘扶持鄉鄰,全村參與實現共同富裕。

  套路總結起來無非就是:事業受挫黯然回鄉,東山再起遭遇重創,總結經驗捲土重來,脫貧致富造福一方。

  流水線般批量生產的故事,卻有着讓人神魂顛倒的魅力。

  看到養殖戶經驗不足動物跑光,觀衆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養殖戶苦盡甘來喜獲豐收打開市場,觀衆個個滿心歡喜。

  雖然片子裏既沒有光鮮亮麗的俊男美女,劇情發展也大同小異,但憑藉着節目組出神入化的標題套路,讓每個觀衆初見略帶鄙夷,又抑制不住心中的好奇,試探性地瞄上一眼,就深陷其中無法抽離。

  總結起來,這些羞恥風的標題大概有三個大類——

  第一類,特殊身份逆襲。此類標題的精髓在於,主人公身份註定不能太平平無奇,落魄的富商,留洋的博士,要麼不被理解,要麼遭遇變故。

  比如《大一新生衝動退學之後》《時尚女郎花樣多 顏值奇特好賺錢》《無臂小夥 腳上生財》《家庭主婦把錢撈 全憑水下一把“刀”》。

  第二類,財富來源神祕。主要是營造“世上遍地是黃金,關鍵看你行不行”的誘惑力。編輯們對各種動詞的精妙運用,是此類標題的靈魂。

  比如《撥開迷霧 掘出財富》《從三峽水底撈出值錢的石頭》《山裏挖出金疙瘩》《倔強女人 泥巴里淘出千萬財 》。

  第三類,收益數字吸睛。不管種菜還是養雞,最終獲利都是千百萬級。最樸實的產品配上震撼的數字,神仙看了都動心。

  比如《雞糞淘金 年賣百萬》《兩個養雞漢 年賣上千萬》《大叔戀上麝香鼠 一年賣出千萬財 》《土裏挖青蛙 年賣500萬元 》。

  奇了怪了,李榮浩也能靠臉喫飯?(誤)

  縱觀各類“致富經”,日賺萬元不稀奇,哪怕沒錢沒文化,也能翻身把財發。

  這樣又土又爽的標題套路,戳中的是廣大人民最最隱祕的內心,他們的人生格局看似已經註定,卻還是爲了1%的可能性熱血沸騰。

  02真正的粉絲,都看《致富經》下飯

  雖然標題黨這一套是每個《致富經》觀衆津津樂道的話題,但說到它長盛不衰的祕密,自然是另有原因。

  如果只是看着節目做發財夢,充其量只是普通玩家的低級趣味。

  對於骨灰級《致富經》學者而言,這種高階加長版土味視頻,融合了《動物世界》《走近科學》《我愛發明》《舌尖上的中國》等各種類型的節目主題,是居家下飯必備之良品。

  麝香鼠,烏骨羊、娃娃魚、走地雞......這些只是節目裏最尋常的出鏡嘉賓。

  要是哪一期鏡頭聚焦到蝸牛,蒼蠅,蜈蚣,簡直分分鐘上演鄉村版《神奇動物在哪裏》。

  猜猜她在喫什麼?

  不過獵奇從來不是《致富經》留住觀衆的最重要原因。

  當你滿懷期待地拿出小本本準備學習一點母豬的產後護理,結果卻意外看了一場感天動地的愛情大戲,你大概就能明白,這個節目着實不一般。

  有碩士畢業放棄上海高薪的小夥跑回農村,機緣巧合下投身養殖七彩山雞。

  女友父母希望其跳出農門,遭到拒絕後想逼女兒和別人訂婚。

  兩人最終頂住壓力走向婚姻,事業有成後終於獲得父母祝福。

  有家裏破產的小夥對飯局上一面之緣的女孩子一見鍾情,一個電話把人“騙”回了農村。

  閃婚後的兩人一心養羊創業,但手頭拮据只能睡在豬圈。

  夫妻感情沒有因此生出嫌隙,在努力和機遇的共同加持下,兩人終於把生意做大。

  充滿戲劇性的情節設置和接地氣的人物身份,讓觀衆一度忘記自己在看《致富經》,還以爲是在看《鄉村愛情》。

  而說到真正的下飯,它雖然沒有《舌尖上的中國》的專業與精緻,但勾引觀衆饞蟲的本事,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衆所周知,《致富經》最精華的部分,從來不是冷戰父子重歸於好,也不是破產小夥創造奇蹟,而是節目裏養的種的,一件件被人用簡單的手法烹飪,化爲一道道煙火氣十足的美食。

  你看這個樸實無華的海鴨蛋,像不像汪曾祺文章裏發出“吱——”的一聲的那一隻?

  你看這個新鮮飽滿的血蛤,有沒有讓你想到《我的叔叔于勒》裏,菲利普一家模仿上流社會喫的牡蠣?

  還有下面這個讓人口水瘋狂分泌的改良版酸角蜜餞。酸角,酸木瓜和酸芒果的搭配衝擊着視覺與味覺,讓人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鮮活的酸甜。

  這就是《致富經》萬變不離其宗卻又千變萬化耐人尋味的誘惑力。

  財富節目的外衣下,包裹着倫理,獵奇,美食,勵志......它是一鍋配料毫不遜色於主料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大雜燴,是當代中國人深夜暢想逃避世俗壓力的最佳拍檔。

  03當代中國平民百姓的財富密碼

  如今各種短視頻平臺崛起,就算是村口的老大爺也學會了在無聊的時候刷某音解悶。《致富經》裏那些種地務農的故事,看起來並不比某手上的土味喫播更有吸引力。

  但它的受衆卻一直在那裏。

  不可否認是,《致富經》獨有的故事模式帶給人的震撼和滿足感根本無法代替。

  每一個到了深夜便格外清醒的人,都曾經看着它迸發出此生最強烈的致富慾望。

  雷軍曾經說過: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滿懷創業熱情的人們的確擁有過一個很好的時代。

  在中關村,陸家嘴這樣的創業中心,誕生過足以佔據報紙頭條的創業奇蹟,然而那些充滿精英意味的傳奇,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卻依然遙不可及。

  而《致富經》裏的逆襲故事,雖然在數字上給人以高不可攀的壓力,但那種樸實到塵埃裏的生活,卻讓每一個在日復一日乏善可陳的工作裏摸爬滾打的普通人擁有了足夠的做夢空間。

  《致富經》的所有故事,起步的門檻無疑是極低的。

  有人用3000塊錢逆天改命,有人用五隻山羊白手起家,傾家蕩產後靠着僅有的家當東山再起,人到中年時還能用勇氣換一個奇蹟。

  相比於大城市裏高端複雜的創業故事,這樣的經歷實在太接地氣。

  不僅起步門檻低,《致富經》裏的很多成功案例技術要求也很低。

  一張煎餅攤靠着細節做成年入千萬的大生意,資深媒體人從零開始成爲一方“鵝業”霸主。“14天從入門到精通”,在這裏從來不是天方夜譚。

  只要有毅力,沒有一技之長也能把事業搞得有模有樣,這是隻屬於普通百姓的致富美夢。

  局座張召忠在《軍武大本營》中講過一個小故事:

  臺灣地區一個軍人當兵的時候天天看中央七套了解大陸的軍事動態,但這個過程中卻被農業節目《致富經》所吸引,對大陸的經濟發展狀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退伍以後竟然重返大陸來養魚。

  故事的真實性還有待考證,然而《致富經》在觀衆間的誘惑力卻能從這個段子瞥見端倪。

  當中產階級正做着“傑克·韋爾奇”式的美夢,中國的平民百姓卻只想通過種菜養豬暴富。

  這是一個完美的中國式邏輯。

  太多的人在看華農、李子柒和各種趕海視頻時心有慼慼。他們的田園生活一方面能撫慰我們的心靈,另一方面也喚醒我們對迴歸自然的憧憬。

  “竊·格瓦拉”拒絕網紅公司邀約,選擇回家種地

  而《致富經》裏出鏡人物們返璞歸真的方言,不加修飾的形象,充實忙碌的勞作,不僅讓他們的故事更真實可感,也讓觀衆湧起一種投身其中的衝動。

  這種衝動,既代表着他們對於淨化心靈的渴望,又包含着期待人生走向巔峯的隱祕追求。

  《致富經》千篇一律的成功故事,像是一種明目張膽的引誘。

  正如那些升級流的網絡爽文一樣,生活的不如意和巨大挫折居然不是昭告人生已經走到盡頭的病危通知書,而是觸底反彈前失敗者們的必經之路。

  這實在是一場曼妙的美夢。

  有網友談起自己爸爸看完這個節目之後的慘痛教訓,說他因爲被其中一個故事吸引,毅然決然辭去工作下鄉養雞,結果一分錢沒掙到,還欠了一屁股債。

  這位爸爸,大概是觀衆中少有的真正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的勇者了。

  而那些早就把《致富經》當成了人間入夢指南的人,不過是在看完一個又一個財富雞湯之後,做幾分鐘自己也能勤勞致富的美夢,便心滿意足地關上電視,然後沉沉睡去。

  不管明天的生活會不會因此改變,觀衆們從這個節目裏汲取的快樂和滿足,足夠他們過好新的一天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