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深圳展覽推薦

4月下旬的深圳是非常熱鬧的。不僅有大大小小的展覽,創意大會,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設計師聚集在一起進行設計交流與探討......

每年4月下旬舉辦的深圳設計周,是深圳目前爲止規模最大,覆蓋門類最廣的國際專業設計活動。2019年深圳設計周在4月19日-30日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和會展中心爲主場館。展覽形式包括:講座,展覽,頒獎典禮,互動裝置等等。

參加過廣州的設計周,再參加深圳的設計周,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個對比,得出:這是完全不同的2種體驗。

深圳設計周,它強調設計與產業,不同地區不同設計與社會的相互關係以及影響。將全球的優秀設計師與粵港澳的優秀作品引入到深圳,讓更多人瞭解中國的發展,增強公衆對設計事業的認知,設計不僅僅只是代表美,更多的是,代表生活的改變。

真正做到:設計讓生活更美好。

設計引擎-設計展

📍 深圳市福田區福中路184號,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綜合展廳(交通:地鐵乘坐3 號線(龍崗線)、4 號線(龍華線)至“少年宮”站D 出口)

🕒2019年4月20日-2019年4月30日每天10:00-18:00其中“設計引擎”設計展覽2019年4月20日-2019年5月5日

💵 單人:免費

4月19日,是暴雨的深圳,是溼溼漉漉的,也是熙熙攘攘的。深圳的設計領域,在這一週裏,顯得異常熱鬧。

首先打響頭炮的是MINDPARK19日開始的創意大會。(已結束,此處爲創意大會的一些感想。)

小編在大會上,聽了全球著名建築事務所,UNSTUDIO創始人之一的分享:如何更好地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生活與工作空間,藝術家與公衆消費空間的關係,energy,water和food的循環結合。20世紀,設計界中,“循環經濟”這4個字已經“深入設計人的心”了。

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形增長的經濟,轉變爲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而設計師,恰恰在這一環節中起着一定的推動作用。

UNSTUDIO項目:杭州來福士中心(已竣工)圖片來源於網絡

將建築分層的表現形式,合理的利用了有限的地理環境空間,把一棟建築分成了購物中心,寫字樓,酒店以及公寓。既滿足了人們的娛樂,商業活動需求,又很好的解決了住宿的問題。這屬於資源消費與循環經濟的體現。

更好的技術滿足人們對建築的追求,空間則是爲人的活動所流動的。太陽能,空氣能,風能等環保能源的利用,都是對建築設計的新考驗,不僅僅是外觀的設計。

The North Face 全球品牌總監 Tim Sedo 則給我們上了一堂:大品牌如何做“小”的課。對於他的成就,其實我對他的個人成長經歷更感興趣。從小生活在加拿大,但對中國文化感興趣,他喜歡中國歷史,喜歡滑板,最後用街頭文化延續到 The North Face品牌中,以城市的探索爲中心,看真實的城市,切切實實瞭解消費者的認知(品牌印象),形成粉絲羣,而不僅僅是消費羣。

The North Face 品牌總監演講。(圖片來源於創意大會)

我也特別欣賞“斜槓青年”中的“戰鬥機”——小山薰堂先生,“驚喜”和“惡作劇”是他策劃方法中的關鍵。“你首先是有趣的一個人,才能做出有趣特別的設計。”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必須是有興趣的,而做的每一件事時,都會做到極致。

小山薰堂演講。(圖片來源於創意大會)

作爲“舉世聞名”的“熊本熊”客戶爸爸,正因爲他的嚴苛,纔有瞭如此成績。

所以,很大程度上,一個好的設計,都是設計師與客戶的不斷溝通與修改,最終完美結合呈現。以後少罵一點你們的客戶爸爸啦,缺少了他們的磨練,經歷也許就少了一點哦。

水野學先生,終於見到“熊本熊”的親生爸爸啦!(圖片來源於創意大會)

“我們爲什麼需要設計?因爲現在處於非常特殊的時期,設計不僅是關乎美、銷售,還關乎社會效應。”

真的是一場受益匪淺的設計大師課堂呀。

4月20日,是穀雨的深圳,依然暴雨,不外出?那是不可能的!上了一天課吸收了一些新思想後,今天決定逛逛我們可愛的深圳。首選地當然是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啦。

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這是我之前在網上看到的展館內部,終於要見到她的真面容啦,應該是跟廣州大劇院一樣特別適合擺拍的!

4月20日,是穀雨的深圳,依然暴雨,不外出?那是不可能的!上了一天課吸收了一些新思想後,今天決定逛逛我們可愛的深圳。首選地當然是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啦。

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內部,emm彷彿看到了設計構成......

2018年是深圳改革開放40週年,在展內的A4和A5展廳裏有關於深圳改革開放的相關記錄哦。

好啦,介紹完前面這麼多,現在我們正式進入這次的推薦——此次的粵港澳大灣區設計展。

A3展廳展出的作品是來自國外設計師的。

記得詳細查閱這些資料哦,展出的設計師與其作品的一些介紹都在裏面了。

我當時是因爲要趕着去1樓的綜合展廳看完粵港澳大灣區聯合設計展後聽林偉而先生的講座,看得有點隨意,所以有喜歡的設計產品也沒有詳細瞭解到,有點可惜呀。林偉而先生設計的位於香港的H Queen藝術畫廊建築,每年的巴塞爾藝術展,只要我去了香港,都會走一趟,去看看裏面的畫廊所展出的藝術家藝術作品。之前寫關於巴塞爾的推文介紹也有推薦過H Queen。

這把椅子的顏色真的喜歡,學過產品設計的我,也深知人體工程學的必要性。椅子不只能是美,它的主要功能還是坐,舒適感和體驗感還是永遠排在第一位的。

這些小而精的擺設,無論是北歐風還是清新風的家居風格,只要是放在整潔乾淨的家裏,一定是客人探訪參觀家裏時讚不絕口的“小心機擺設”。

好看,它無關金錢,源於品味與品質,還有心中的一份廓然開朗。

這個裝飾,應該是一個燈,因爲我看到通電了,有光。整一個裝置都由皮質製作而成,皮,這種材質,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慢慢變得有歷史感,需要好好保養,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耐用的價值。也許這就是關於溫暖,呵護與陪伴的答案。

這個鐵藝裝飾,剛硬與柔和,圓與波浪的結合,充滿了一份寧靜。從平面看,它是含有一定的裝飾性,平面構成,立體構成都涵蓋了。設計師,果真需要很多方方面面的專業知識,才能把一件商品做到有商業價值。

這裏面也有關於數字藝術的展覽,這是一張會動的畫兒呀。遊動的感覺真的很美好。

這個粵港澳大灣區設計展持續到5月5的,大部分都是香港,澳門以及大陸這邊出名設計師設計的作品。有香港帥帥的高少康設計師,靳埭強老師;澳門設計師劉華智團隊等的設計項目作品。

這一套作品是真的很豐富了。羅老師的認真態度從作品中就能感受到。從海報,到杯子,各種周邊展示,到商業運用,都設計得恰到好處。商品對材質的選擇與紙質選擇都是有考究的,能把設計變爲商品,就是好的設計啊。

設計來源於生活,看完這一系列作品後,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The North Face品牌總監所說的,看真實的城市,只有在現實中,才能看到本質,解決需求。

現場看到的海報實物,品牌周邊商品,都是很有質感的。我們也許不能確切地感受到和理解到設計師當時的心情以及設計過程中發生的故事,但一定能看到他們對品質的追求以及執着。每一個品牌都有其自己的歷史價值和故事所在,設計師設計作品的時候,想到的,也許也跟自己的經歷,思想有關。

每一個項目案例,都有作品介紹的,我看展的時候一般是先用自己的思維去看一遍,如果不懂,就會去看細節,看完後再去瀏覽作品的介紹,看是否跟自己的思想有出入,如果對此件作品以及設計師/藝術家感興趣,便會上網查閱更多關於他們的資料。

陽朔阿麗拉酒店,出家門之前也有推薦過ALILA糖舍 | 全球僅12家,這次,從老糖廠變身精品度假酒店

酒店位於廣西陽朔縣灕江之濱坳處,佔地面積1萬六千多平米的酒店被風景如畫的自然景觀圍繞。酒店原來爲糖廠,具有自身的歷史價值。酒店沿用原來的建築設計,舒適度和當代性的結合,是考慮的重點。酒店最終以其主建築爲載體,在室內空間延展,重組,從中植入文化及地域的多樣化,結合傳統與現代的裝飾,呈現出更完美的阿麗拉酒店。

每一個參展項目,都必須回答六個問題:項目背景、面臨的問題、如何解決、創作過程、解決的結果以及項目感觸(這六大問題,也在項目介紹展板中呈現)。

設計驅動產業,設計驅動文化,設計驅動生活,設計驅動創新,捉緊最後的日子,趕快去體驗設計是如何與經濟、生活、文化等多要素結合,介入並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吧。

設計引擎,最後幾天啓動!

二· 深圳展覽推薦

澳大利亞樹皮畫藝術家特展📍 深圳福田區福中路市民中心A區 深圳博物館

🕒2019年04月13日-2019年06月02日

💵 單人:免費

神祖姜考務與鯊魚馬納在加普氏族》,穆特提奇卜伊·芒南古拉,1967年,來自阿納姆地東部的伊爾卡拉

《瀰瀰於狩》,迪克·古奈古奈·摩如摩如,1980年,阿納姆地西部的甘巴蘭亞(昂佩裏)

《儒拉津勾氏族葬禮》,馬瑟曼·馬瑞卡,1967年,來自阿納姆地東部的伊爾卡拉

《鱷魚圖騰》,伊熱瓦拉,1965年,來自阿納姆地西部的閩吉蘭(克羅克島)

展覽部分官方資訊來源於深圳設計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