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第二屆中國服務型製造大會在泉州舉行。包括泉州在內的六個城市入選首批國家服務型製造示範城市,泉州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爲泉州首家入選國家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

作爲一家原本生產塗料的製造型企業,信和快人一步,從賣塗料延伸到提供塗裝服務,讓服務成爲企業持續發展、創新升級製造業的推動器。他們的成功或許不可複製,但是其以客戶需求爲中心的升級途徑依然值得借鑑。

早佈局

服務賦能培育塗裝隊伍

服務型製造的概念是近年才被提出來的,但是早在十幾年前,信和就已經開始培育自己的塗裝隊伍,從生產塗料的製造領域,向爲購買塗料的客戶提供專業塗裝服務轉變,確保每一滴信和的塗料都可以更好地發揮作用。

“信和創建於1995年,那時我只是個孩子,從小就與塗料爲伍,後來上大學也就學了這個專業。”泉州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書傳說,那時沒有人提服務意識,爲了把事情做好,父輩們關注到客戶在使用塗料過程中的滿意度,正是由於這份有別於其他同行的用心服務,令信和逐步發展壯大。

對塗料“知根知底”才能把塗裝服務做得更好

“剛開始就是賣塗料,後來客人不斷對品質提出要求,爲了讓客人滿意,就開始琢磨研發升級塗料產品。”王書傳說,其實公司的經營理念很樸素,就是要把產品做好,令客人滿意。八年前,學成歸來的王書傳到信和從基礎工作做起,那時候依靠研發創新,企業已經在塗料應用研發領域裏站穩腳跟。

在企業客戶逐步增多的時候,他們瞭解到購買塗料的客戶有時因爲不瞭解塗料特質或是塗裝技術不過關,導致客人對信和的產品產生質疑。依然是從客戶的角度出發考慮,爲了做到最好,信和從2005年開始由“出售塗料”到“出售塗層”進行創新升級,組建塗裝施工服務隊,成立塗裝事業部,甚至成立了專業的塗裝服務公司。

“通過服務賦能,信和轉身成爲一體化服務型製造企業。”王書傳說,“三分塗料、七分塗裝”充分說明了塗裝施工的重要性,塗料對客戶來說只是半成品,要想獲得優異的塗層質量必須要有專業的塗裝施工隊伍作爲保障。圍繞提升客戶滿意度,他們提出塗裝整體解決方案,這是一種既節省資源又提升用戶體驗度的生產模式。

目前他們的塗裝事業部人數已達210人,佔企業總人數的一半,涉及挖掘機、裝載機、起重機、壓路機、平地機、攪拌站、履帶吊、叉車、旋挖鑽等機型的塗裝整體服務,通過科學合理的“塗裝一體化”服務,爲客戶提供優質且有實效的產品塗裝工作,實現雙贏。

“因爲懂得所以專業,更加環保節能。”洛江區經信部門相關負責人十分了解信和在服務型製造領域的發展歷程,他們的塗裝人員更懂塗料,施工過程就可以減少油漆浪費,避免出現油漆起泡、流掛、脫落等現象,一次性合格率可以達到99%。機械壽命主要是由油漆性能決定,因此更好地爲機械“穿好外衣”,才能大大延長設備壽命,幫助企業節能。

真獲益

創新服務拉動利潤增長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信和從製造向服務的轉型也非一蹴而就,但是他們始終從保證客戶的滿意度出發,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在服務範疇裏,“產品”指的便是服務團隊的整體專業水平,爲了達到最好的效果,信和始終堅持創新引導,用創新提升企業競爭力,在實施服務型製造過程中已產生14個實用專利成果。

在人才培養方面,信和塗裝隊伍主要通過招聘和培訓的方式獲得,並要求專業服務人才可以在全國各地調配,使得公司可以根據客戶服務需要,迅速組建項目組團隊。通過“化工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鑑定實訓基地”平臺,企業藉助行業資源,長期培訓塗裝工人的噴塗技能,並保持塗裝技術的持續進步。

專業塗裝能讓設備更“長壽”

只有專業的產品才能獲得更大市場,只有專業的服務才能獲得更多的忠實客戶,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目前他們承諾在項目中標後,塗裝項目組在30天內組建完畢,包括組織好各類人員到位、上崗前培訓、熟悉生產設備、生產交接、產量提升,以及準備好生產運營中所需的各類物資等。

經過多年的磨合,信和已形成規範的服務體系:銷售前,通過替客戶培訓質檢人員,教會客戶如何判斷塗料好壞,引導客戶正確選擇與使用塗料產品;在使用過程中,通過提供現場施工指導與培訓講座,引導塗裝工人掌握正確規範的施工方法,教會他們如何進行勞動保護,怎樣減少塗裝損耗、提高塗裝質量;銷售後,通過提供專業的塗裝方案,派駐資深專業技術人員長期現場指導施工,參與塗裝工藝技術設計與塗裝現場管理工作。由於對整個產業服務鏈的質量把控周全,站在客戶角度提供服務,將服務融入到客戶的生產環節,他們的業務不斷擴展。

製造業與服務業的創新融合,大力發展製造服務,成爲製造業企業轉型升級的方向。數據說明一切,通過開展服務型製造,推動企業2016年的利潤比上年增長133.58%。2017年的服務性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提升至32%,推動利潤比上年增長68.13%。(泉州晚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