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11月16日《人民公安报·剑兰周刊》

怀念

我的战友张欣

□李 动

几周前我与张欣还通过话,相约聚一聚,没想到他突然走了。

人有的时候真是太脆弱了。我想起十多年前采访他的事。当年我每周五下午都去采访他,持续了半年。他记忆力惊人,全凭口述,我记录了3本笔记本。

1999年,张欣被公安部聘为“特邀刑侦专家”,我慕名前往采访。第一次采访是在他的办公室,20多平方米,布置得干干净净。窗口边摆放着几盆吊兰,充满生气。沙发旁放着一台电脑,边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模拟嫌疑人的画像。

我读中学时,也学过多年绘画,所以我的采访首先从绘画聊起。原来张欣在读小学时就开始喜欢画画了,当时也没有人教,只好自己照着连环画《西游记》学习,其实是凭兴趣在随性涂鸦。1977年春天,他参军后,在部队举办的黑板报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被送到海军俱乐部培训。当时有李可染、范曾、吕恩谊等画坛名家上课,还有启功先生上书法课,都是免费。3个月后,张欣回到连队,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给战士画头像,全连官兵都让他画遍了,进步神速。

我当过几年空军,我们又聊军旅生涯,有种相见恨晚之感,转眼几个小时过去了,虽然采访没有切入主题,但彼此聊得颇为开心,一见如故。

第二个周五,我又来到他的办公室,我们彼此已经变得好像老朋友一般,他对我讲起了他从警的经历。1982年秋天,他复员回到家乡松江,在松江火车站当了一名铁路警察。后来因为他喜欢舞文弄墨,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小通讯,被调至铁路公安处办公室。1986年夏天,张欣根据目击者叙述,随手涂鸦了一幅模拟画像,结果根据这幅模拟画像抓到了犯罪嫌疑人。上级领导知人善任,将张欣调入刑侦部门的技术组,专门从事模拟画像工作。

临摹或写生,像是依葫芦画瓢,但是在没有见过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下,凭借描述来默写人像,绝非易事。张欣在刑侦部门的第一年就画了1万多张头像,功夫不负有心人,长时间的练习让他渐渐摸出了路子,狠下苦功换来了小试牛刀的成功。

转眼已到下班时间,我拉着张欣去吃饭,他却婉言谢绝,问他原因,他解释说:“我一年中有200多天在外出差办案,老不在家吃饭,所以在上海,我尽量不去应酬,多陪陪家人。”对此,我非常理解。

再次采访,我问起刑侦专家是怎么回事,他拿出了公安部颁发的聘书,回忆起了1995年连续协助公安部侦办4起大案的经过。从那以后,他声名鹊起,各地请求他协助破案的人络绎不绝,他来者不拒,四处奔波,虽然疲惫,却乐此不疲。他说破案是警察的天职。不管是风霜雨雪,还是千里迢迢;不管是节假日,还是生病期间,只要有求,他都迅疾前往,从来不提报酬和条件。

采访中我问张欣:“你一共参与侦破了多少案件?”他笑曰:“我统计过,大约10000起吧,协助破获的刑事案件1000余起,其中凶杀案150余起,为各地制作模拟画像1万多幅。”

后来听说他在太原为一起案件的嫌疑人模拟画像时,痛风发作,被担架抬回了上海。我劝他说:“你要注意身体,不要再白天黑夜连轴转了。”张欣说:“是啊,全国每年这么多案件,我即使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所以我答应领导,帮助每个省培养一个徒弟。我现在已为江苏、浙江、辽宁等省公安厅带出了21个徒弟,这些徒弟已在各地发挥作用,已有18人立功受奖。”

我写完《画像》初稿后,特意上门请他审阅,他边翻阅书稿,边告诉我:“随着电脑技术的运用,我正在主持研发一套计算机模拟画像系统,画像插上科学的翅膀,效率高多了。我每天像网虫一样玩弄电脑,常常是从电脑旁站起时,两眼昏花,一片模糊,但现在终于摸出了一点门道。通过两年努力,我画出了6200多幅各种脸形和五官分割图,一件件输入电脑后,经反复研究测试,这套计算机模拟画像系统终于研发成功,它可以根据需要,随意组合拼凑成各种脸形和五官,已经被权威部门认定通过。”

2017年,我又去采访张欣参与侦破的“甘肃白银系列强奸杀人案”,他告诉我说:“上次突发心脏病差点走了。”我再次提醒他注意身体,劳逸结合。他听说我也患高血压,还热情地说:“医生让我洋葱泡酒喝,疏通血管,你不妨试试。”我还真的试了,感觉有效。

几个星期前,我与张欣通电话时,他告诉我:“现在破案主要靠视频,但视频有时因为嫌疑人的伪装,呈现的画面比较模糊,就成了侦查员辨认的难题,我正在搞的人像重构技术,可以弥补视频的缺陷和不足。”我约他聚一下,他说等忙完了这阵再说。

没想到张欣连续加班,突发心脏病,英年早逝。他的不幸殉职再次给我们以警示:一定要珍惜身体,因为一名民警的牺牲不仅会给亲人带来巨大伤痛,也是公安事业的重大损失。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

创作谈 | 那些故事背后的故事

警苑情思 | 西出阳关再无故人

听雨夜读 | 人人都有一个好故事

警路新语 | 从手铐说起

小小说 | 出警

警营原创 | 如一股凛冽的风穿过世界与灵魂

小小说 | 大侦探

观影 | 艰难而又拼尽全力的每一天

小说 | 做一条野生鲤鱼

散文 | 马赛克英雄轶事

小说 | 胆机

声 明

《剑兰周刊》所刊作品的微信制作发布权归人民公安报社副刊部所有,任何其它机构或个人的微信公号不得在未取得书面许可的前提下擅自发布《剑兰周刊》作品。违者我们将严格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