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一個距離北京最近的河北小鎮,一個像北京又不是北京的地方。

孫梅是東北小縣城的普通職員,每月掙三四千塊的工資,揹負着一萬多的房貸。關鍵是,去年3月花300多萬買的房子今年10月跌到了200萬,那種感覺就像在心窩上剜了塊肉。

孫梅回憶,她看房的那天,燕郊小有名氣的首爾甜城小區人流不斷,甚至有看房者主動漲價搶房。擠在四五撥看同一套房的人羣中,孫梅匆匆以3.5萬/平米的價格簽下一套90多平米的房子。

那時她完全沒有意識到,“限購”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已經懸在頭頂,她搭上了政策出臺之前購房的末班車,幾乎買在房價的最高點上,見證了這波環京樓市最後的瘋狂。

2017年3月17日,北京認房又認貸的“317新政”出臺;3月22日,廊坊市主城區、北三縣、固安及永清限購,外地戶籍限購一套且提高首付比例;4月5日,三河市限購實施細則出臺,進一步提高二手房交易成本;6月3日,廊坊市限購升級,外地戶籍需有3年社保或納稅證明,本地戶籍限購2套。

隸屬於“北三縣”之一三河市的燕郊自然也受到影響,限購政策一出,很多手持大把現金的投資客們一夜間失去了購房資格。購房需求的減少和對調控加碼的預期讓燕郊樓市的成交量迅速萎縮,房價也進入下行通道。

最新數據顯示,燕郊二手房的平均掛牌價格從2017年4月的28611元/平米降至低點,2018年10月15日,平均掛牌價格僅爲20002元/平米,相比去年4月降幅達到了30%。

部分樓盤價格“腰斬”。以燕郊天洋城爲例,同樣是一室一廳西北朝向的房子,2017年3月鏈家成交價曾達到3.1萬/平米,今年9月成交價只有1.5萬/平米,跌幅達到50%。

現在,孫梅的房子每平米已經跌破了2萬,相比買入時跌了40%多。此前,當房子從每平米3.5萬跌到2.5萬的時候,原本密切關注燕郊房價的孫梅就已刪掉了所有的看房APP,退掉了一些購房微信羣。

一下潮白河大橋,就能見到一扇彩虹門,這是售樓一條街的標誌。以彩虹門爲起點,沿街一直往東大約一公里,彙集了燕郊絕大多數的售樓處和房地產中介。

不少售樓處大門緊鎖,甚至拉下了防盜鐵門,只剩下門店招牌。從一家已經關門的售樓處門外望進去,潮白河孔雀城中央公園鳥瞰圖的橫幅一邊掉了下來,斜掛在牆上,地上散落着廢紙、條幅和揉成團的營業執照複印件,沙盤上放着落灰的殺蟲劑。只有櫃檯上齊刷刷擺放的七個一次紙杯,能讓人聯想起當年店裏招待購房者的盛況。

一家鏈家門店綠色的牆面已經褪色,玻璃門上貼着出租標語,門口停着一輛裝貨的三輪車,車的主人坐在地上,把頭深深地埋進臂彎。店內已空,牆上掛着二三十幅房屋出售的廣告標牌,房源有潮白星光公館、東貿國際、夏威夷南岸一期、首爾甜城。

從廣告上的房價看,牌子是去年下半年掛的。其中,首爾甜城的2室1廳掛牌價是232萬元,而從最近的鏈家成交記錄看,今年8月底,一套2室1廳的房子成交價只有169.5萬元。

“這些售樓處關門已經有一兩年了。”李成富說。

他是山西臨汾的農民,2008年踩着北京奧運會的節奏來到燕郊找活兒幹。10年裏,李成富一直在售樓一條街發傳單,親眼看着街上的售樓處越建越多,目睹了這條街從2016年到2017年初的極度繁華到隨後的沒落,見過了太多購房者臉上的悲喜表情。

“有些投資的人,壓在手裏的房子賣不出去,現在一個月還着幾萬的貸款,去哪弄這麼多錢?有的乾脆把房子便宜賣了,填補一段時間的月供,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他說。

李成富的兒子畢業後留在北京上班,2011年在通州買了套50多平的小房子,房價從每平米9000多漲到五六萬。因爲通州房租太貴,李成富和老伴就在燕郊租了一間平房住,每月租金260塊,他們跟兒子隔着一條潮白河,遙遙相望。

開發商仍有投機門路

市場冷淡,燕郊售樓一條街上的銷售、中介和發傳單的李成富們還在掙扎着找機會。

街道公交站牌旁邊的綜合宣傳欄裏貼着雄安新區的廣告,“五證齊全,首付十幾萬起,均價7000-9000,免費專車接送”。

李成富說,他自己也在推銷雄安新區的小產權房。現在雄安新區邊上的白溝商住兩用賣得非常火,有的人一次性購買二十幾套。

嚴格的限購政策下依然存在投機的門路。多名房地產銷售透露,燕郊市面上的新房只有40年的商住房,而在緊鄰燕郊的大廠,即便“沒有購房資格,也有可能買到70年的普通住宅。”

“外地戶口的人買大廠的住宅要有3年社保或納稅證明,但很多人都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年限不夠3年。”孔雀城銷售張文說,“這種情況下,購房者需要全款交錢,開發商提供收據,之後交房和使用。等到購房者社保納稅證明的年限夠了,再過戶。”

“當然了,正常是購房者走完流程才交錢,但現在不是特殊情況嗎?”被問及購房時面臨的風險,張文反問。

對於這種模式,有位不願具名的二手房中介坦言,開發商現在資金緊張,其目的是爲了回籠資金。由於是違規操作,購房者交了全款卻沒拿到房子的產權,有打水漂的風險,另外,政策隨時在變,萬一後面改成五年社保和納稅,到時候購房的資質又不夠了。

“燕郊好在還有近百萬人,有換購的需求,大廠一共就十幾萬人,外地人更少了,限購到這種程度,能有多少人接盤啊?”這位二手房中介說。

2015年,燕郊以75萬人位列全國人口特大鎮第一名。而在2007年前,燕郊只有10餘萬人。

外來人口的流入推動燕郊房地產市場持續增長,過去10年間,燕郊房子的均價從每平米4000元增長到2.5萬元以上,樓房也越建越密。

老齊點評:燕郊必須讓他跌回到2015年。這是一個調控的標杆,這裏你看那麼多租不出去的商鋪,還有租不出去的住宅空房就知道,這裏沒多少剛需,幾乎都是投機,如果燕郊放鬆了,調控也就結束了。所以符號意義十分明顯,彆着急,燕郊2015年漲起來,而2015年之前的價格只有8000不到,也就是說,燕郊還要再跌一半。

很多三四線城市,被貨幣化安置炒起來的地方,明年底,最晚後年底,也會出現燕郊的情況,那就是跌的你連中介都找不到了。想賣房你都找不到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