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正在北京召開。

來自150多個國家和90多個國際組織的近5000名外賓齊聚北京,共襄盛宴。

看到此情此景,再想想美國官員和媒體近幾年爲阻止各國加入“一帶一路” 而付出的努力,美媒陷入了沉思。

日前,美國《大西洋月刊》發表文章《讓盟友別選中國?這事美國不可能得償所願》。

美國《大西洋月刊》報道截圖

文章稱,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將迎來一位特殊的客人:意大利。

對於七國集團的驕傲成員、美國的盟國意大利,華盛頓施壓過,警告過。

但意大利對此充耳不聞——今年3月份,意大利不僅加入了“一帶一路”,其總理孔特還將參加今年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

文章認爲,意大利的冷漠,不僅說明中國崛起過程中美國權力日漸衰退,還證實了美國在現代世界秩序中的一個過時思想:華盛頓仍然認爲,國與國之間,非敵即友!

這個想法太危險了,絕大多數國家早已拋棄這種落後觀念。

難怪美國在遏制中國的過程中,碰了一鼻子灰,甚至連盟國都不配合。

正如戰略諮詢公司FutureMap的創始人Parag Khanna所說,“誰都不想選邊站”。

“我們生活在多極世界裏, 聰明的國家不會在一顆樹上吊死。相反,爲了國家利益,它們會互相利用。

有人說,世界正進入一場新冷戰,意識形態相反的中美正在爭霸。

這個說法毫無道理。

雖然中美雙方意識形態截然相反,這有點像冷戰時期的美蘇分歧,但雙方經濟高度融合。

不僅如此,中美經濟與其它國家的經濟也高度融合。

例如,日本、韓國、德國等美國的長期安全盟友,也與中國有着牢固的貿易和投資聯繫。

這種聯繫對它們的經濟至關重要。

所以,文章認爲,雖然美國的盟國不會放棄與華盛頓的同盟關係,但它們也不會過度疏遠北京,何況美歐內部也不是鐵桶一塊。

歐盟內部也是如此。

所以,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不是美國想得那麼簡單。

這就是爲什麼將有這麼多國家的領導人要出席今年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峯會。

文章指出,各國不可能不對“一帶一路”無動於衷,因爲它們需要中國幫助其改善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

有些國家則希望在中國的大規模基建計劃中分得一杯羹。

例如,除了意大利總理孔特外,奧地利總理塞巴斯蒂安·庫爾茨、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瑞士總統烏利·毛雷爾也將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峯會。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也是如此,雖然他最初擱置了一個備受矚目的鐵路發展以及中國的其它基建項目,抱怨價格過高。

但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他又與中國簽署了基建協議。

最後,文章建議美國官員,與其在世界範圍內咆哮“一帶一路”是“陷阱”,還不如關起門來好好討論應對之策。

來源:香港新聞網

如需轉載請註明作者及文章來源。

《通說》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