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 的話題登上了熱搜。

作爲田園美食的超級大網紅, 這不是她第一次登上熱搜了。

她的固定熱搜裏就有“李子柒”,“李子柒視頻”,“李子柒真實生活狀態”等

李子柒用播放量證明,她就是文化輸出的正確打開方式

李子柒有多紅呢,她的視頻數量並不多,但粉絲累積和受歡迎程度,讓人想到另一個最近全網爆紅的李佳琦。

李佳琦全網粉絲超過5千萬。而李子柒今日頭條的粉絲2987萬,微博2061萬,B站252萬。

僅這三個平臺的粉絲就達到5000萬。

李子柒用播放量證明,她就是文化輸出的正確打開方式

而最近送她上熱搜的,正是因爲在外網Youtube上異軍突起而引起的討論。

李子柒在Youtube有735萬粉絲,這個數字是個什麼概念呢?

在這個網站上,全球影響力最大的媒體之一CNN也就792萬粉絲。

(與此相當的官媒賬號如BBC是558萬,FOX是382萬,NBC則是161萬)

而且CNN的792萬粉是14萬條視頻帶來的,李子柒只有104條。

她的每條視頻的閱讀量至少是500萬人次,基本跟全網第一大網紅pewdipie的單條視頻播放量齊平。

李子柒用播放量證明,她就是文化輸出的正確打開方式


問題來了,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瞭解一個概念:“文化輸出”

什麼是文化輸出?網絡上並沒有一個官方的確定的定義。

我們拆開來看這個詞。

輸出:儘管李子柒操着一口四川方言,儘管她在進軍外網的時候連英文字幕都沒有配備,但她已經用她的粉絲量和播放量證明了她強大的輸出能力。

李子柒用播放量證明,她就是文化輸出的正確打開方式

至於文化,我們應該已經達成了一些共識:比如美食是文化,文藝是文化,田園生活是文化,自然農村也是文化。

那爲什麼李子柒走文藝風的田園美食文化就不是文化呢?

網絡上說,因爲這不是我生活的農村,不是中國真實的農村生活。

換句話說,這些人認爲,李子柒輸出的美食文化是修飾過的,是加了濾鏡,並帶有表演性質的。

李子柒用播放量證明,她就是文化輸出的正確打開方式

說到這兒,想起一件小事,幾個月前,大概初夏的時候,我第一次看到李子柒的視頻便驚爲天人。

於是發文感慨,表達了我對她的喜愛,看到彈幕裏的娶妻當如李子柒,便也從善如流的讚美了一番。

沒想到的是,我居然被不止一次地提醒,你沒在農村生活過你不知道,真實的農村自帶“土”,“髒”,疲累而粗糙。

但是,我們從小看書聽故事,電影真人秀甚至紀錄片,我們從來都可以心照不宣地享受和欣賞裝點過的生活,怎麼到這兒就不行了呢?

我的觀點是,李子柒營造不論是桃花源,還是真實存在的海市蜃樓,她都是文化輸出。

李子柒用播放量證明,她就是文化輸出的正確打開方式

還有一種聲音,說李子柒即使代表文化輸出,但也只能代表極少數,有錢,有資源者的願望。

換句話說,覺得她可能在文化輸出,但代表不了中國。

這就更搞笑了。

作爲一箇中國人,我的觀點是,沒有哪個個人能代表中國,同時每個人都代表了中國。

而李子柒的文化輸出則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子柒用播放量證明,她就是文化輸出的正確打開方式


我們需要李子柒,做十年美食推廣,不如出一個李子柒。

在一檔叫做《樂隊的夏天》的綜藝裏,談到小衆的樂隊文化,著名音樂人張亞東說,樂隊需要偶像。

爲了說明這件事,他還打過一個比方:在中國,推廣十年的鋼琴,不如出一個郎朗。

那麼對李子柒,我要借用一下這個句子:在外網,做十年的美食推廣,不如出一個李子柒。

彆着急擡槓,我當然知道,在很多人心裏,網紅李子柒沒辦法跟鋼琴大師郎朗相提並論。

但是,我們中國走向世界,或者讓世界走向中國,融合的過程中,文化輸出的確是需要各行各業的偶像人物。

李子柒用播放量證明,她就是文化輸出的正確打開方式

而在美食界,在西方人嚮往的東方田園生活裏,李子柒當得起這個偶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