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俄國、以色列之間的走動非常頻繁,以總理成爲今年俄紅場閱兵唯一被邀請的國外領導人,而且以總理也是半年來訪俄最多

據悉,7月20日,以總理和俄總統普京進行了電話會晤,這距離雙方最近一次見面也纔剛過去9天,雙方密切的接觸,說明兩國關係比較融洽,溝通比較通暢,則意味着雙方共識不少,同時也說明了俄羅斯對於以色列的重視。在電話中,以總理表示,將持續大力打擊敘境內的伊軍,並且重申了要求伊軍撤出敘利亞的態度,而普京則表示,讓駐敘伊軍全部撤出敘境內,這不現實。

從雙方的談話來看,以色列是向俄國告知一個消息,即將對駐敘伊軍進行軍事打擊,這等於是尊重俄羅斯的利益,提前告知,俄國在中東也是龐然大物的存在,以軍要打擊駐敘伊軍自然要事先知會俄國一聲。當然,這有另一層意思,就是希望俄國不要干涉,避免兩國兩軍出現擦槍走火,那樣就不好了。其實以色列打擊駐敘伊軍的決心是很大的,早在首次打擊的時候,就曾經表示不管什麼s-400、s-500,如果俄軍提供給敘軍或者伊朗軍隊,都會被打成廢鐵,這是警告俄軍。

而俄國也看重以色列的力量,畢竟以軍“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其背後是實力強悍的美軍,因此俄國也必須賣以色列的面子,何況以色列還以承認巴沙爾爲交換,這對於鞏固目前親俄的敘政府是非常重要的。從普京的表態來看,俄軍對於以軍打擊伊軍的計劃沒有異議,該幹啥幹啥,俄國不攔着。但俄國不認可全面撤出伊軍的做法,俄國認爲應該分階段,或者縮小其規模,徹底撤出的確不現實。

對於敘內戰來說,伊軍的地位無可替代,俄羅斯需要休息,而敘利亞已經久戰無力。伊朗武裝是新鮮血液,在美國隨時可能在敘開啓戰端的時候,講一個重要夥伴掃地出門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因此縮減數量是可以考慮的,畢竟以後還可以增加,但徹底撤出是不行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