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每个朝代、时代就有天灾人祸,在几千年的封建朝代中,“人祸”可以通过施政加以控制休整,但突如其来的天灾却难以应付。

在300多年前,中国大地发生了一场“奇灾”,人口瞬间锐减一大半。这场灾难是什么?为何人口减少如此之多?

300多年前,我国处于明末清初,明朝末年是多事之秋,天灾外患、东林党支、农民处在水深火热中。民不聊生,为了生存,农民起义频繁,但祸不单行,当时遇上了冰河时期的大旱!

冰河时期在开始于15世纪初、结束于20世纪初,它的顶点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很多人对于冰期带来的灾害没有太深的感触,我国当时物质匮乏、科技并不发达,冰期不仅仅是寒冷至极,还带伴随着大旱!

由于大旱,粮食颗粒无收,人们食不果腹,难以抵御突如其来的寒冷和饥饿。清朝爆发的一次农民起义也是农民走投无路时做的无奈之举。当时的政府应对天灾经验不足,没有深入了解到天灾对底层人民的迫害,只是象征性的做了一些“赈灾放粮”解燃眉之急的措施,然而冰期长达几百年,很多人在饥寒交迫中悲惨死去。

明末时期汉族的人口有1亿两千多万,而到了清初,就只剩下了5000多万,失去的一大半人口令人非常痛心。造成人口骤减的原因不仅仅有天灾,更多的还有当时明清政府应对天灾措施的不足。

在相对落后的封建时期,冰期几乎可以起到灭绝性的伤害,很难想象人们在当时极为困难的处境是怎么生存下来的。你觉得冰期对明清时期人口的危害大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