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黃香九陶瓷水墨彩一一高山流水

鍾玲

在黃香九2000年《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版的《黃香九陶瓷畫集》中有一幅《高山流水》作品,至今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黃香九老師的這篇《高山流水》,揮毫潑墨,筆隨心走,畫由墨收,無拘無束,隨意自然,畫氣而不畫形,化無形爲有形,無須用刻意的筆墨,寥寥數筆,高山,流水,雲霧繚繞,水花四濺的場景由然而生。筆下,山之高,不見其頂,似與天齊,山泉若從天而降,暴瀉而出,一落千丈,澎湃激昂,跌宕起伏,雲霧與山泉,飛花與亂石,同濺俱飛。一幅《高山流水》之態盡收眼底。

一位身着紫袍的雅士,端坐在山峯之顛,蒼松之下,面對這雲霧飄渺,攝人心魄的高山流水,拂琴而彈,旁邊跪坐着一位頭戴斗笠,身着白衣的樵夫,身體不由自主的往"拂琴者"側身靜聽,兩個人物畫面極小,用筆也極其簡單,筆不到而意周,此乃畫龍點睛之筆也,"高山流水"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這二人即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歷史典故中的"琴仙"伯牙和樵夫鍾子期。

兩個 "高山流水"在這幅畫中一明一暗。明寫景,暗達情,作者在這裏借用"高山流水"典故,委婉含蓄的表達出自己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幾限嚮往,和懷才不遇,千金易得,知音難覓的萬般感慨。

這幅陶瓷作品,畫面賞心悅目,構思奇巧,氣勢磅礴,意境高遠,宛如一幅酣暢淋漓水墨宣紙國畫。黃香九老師讓陶瓷與國畫達到完美統一,這也令人稱奇不己。

"莫愁天下無知己,天下誰能不識君。"這是我此時最想對黃香九老師說的一句話了。

今拙詩一首,以表達對黃香九老師的欽仰之心和追懷之意。

品黃香九陶瓷水墨彩之《高山流水》有感

筆隨心意走,墨在畫中游。

山聳似天齊,峯顛橫水流。

伯牙遇知音,夫復何所求?

才高豈傷志,文章千古悠。

黃香九(2000年拍照)

黃香九,又名 黃香久,藝名山民、 村夫, 江西都昌縣人氏,1943年出生於 景德鎮陶瓷世家, 中國陶瓷水墨彩創始人。特別擅長寫意花鳥,涉及山水人物 走獸。許多作品均在《世界美術集》、《中國現代 陶瓷全集》、《傳世名畫法書鑑賞》等書報上選載。國畫《鶴立乾坤》在第二屆 《世界華人藝術大獎》中獲國際榮譽金獎。1997年開創“陶瓷水墨彩”新品種,在瓷都引起很大反響。當年1月21日、6月21日景德鎮日報以及瓷都電視臺連續專題報道。“罕見的黃香九陶瓷水墨彩, 別開生面,獨樹一幟, 陶瓷藝術效果宛如 宣紙水墨畫,是瓷苑中一絕”。1998年10月29日北京經濟報專文評論:“著名陶藝家黃香九的作品, 以簡馭繁,以形傳神,每一件都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成爲不可多得的佳品”。傳略入編於 《世界名人錄》、《世界美術家傳》。1999年被海外《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授於“世界傑出華人藝術家”榮譽稱號。2000年"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版《黃香九陶瓷畫集》。

作品欣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