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深圳前海金融資產交易所有限公司(簡稱“前交所”)媒體沙龍在深圳舉行。站在跨境資產流轉業務層面上,前交所副總經理詹宇宏指出,外資投資中國境內不良資產的興趣明顯提升。對於實現不良資產跨境交易的難點和痛點,前交所首席執行官陳國鋼直言,關鍵在於國內的許可和國外的信任。

外資對中國境內不良資產的興趣明顯提升

目前中國經濟形勢整體嚴峻,銀行的不良資產在增加。詹宇宏指出,外資投資中國境內不良資產的興趣在明顯的提升。在他看來,中國不良資產近年的快速提升以及境外機構對不良資產的需求“一拍即合”,使得他對前交所不良資產跨境轉讓業務的市場前景十分看好。

詹宇宏表示,今年以來,前交所完成的跨境不良資產交易量大概佔整個跨境交易的70%,約70億元。在他眼裏,外資對中國境內不良資產的興趣明顯提升,主要是基於以下原因:

跨境交易業務難點痛點在於國內許可、國外信任

對於實現不良資產的跨境交易難點和痛點,陳國鋼表示,跨境交易要做好流動性資產,首先要得到國家的批准和外管部門的同意,因爲涉及到外匯流動性資產的入境和出境的頻率很高。此外,要讓外面的資金來更加相信在前交所掛牌的資產真實性,這方面要做好更好的推廣工作。

詹宇宏表示,通過我們和各類機構的努力,以及一直在向有關的監管部門溝通、彙報、解釋,相關的跨境交易的政策也在逐步突破。也算響應我們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的一個國策的要求。

華爾街見聞留意到,前交所在發力跨境交易業務上也作了相關努力。目前跨境交易的平臺“跨境通”的系統已經上線運營;爲了符合監管部門的需要,已經與銀行進行對接,從而幫助客戶進行相關業務的備案、報備。與此同時,業務品種也逐步豐富,到今年已經有多種類型業務進行交易。

據瞭解,前交所2018年上半年的交易量爲2616億元人民幣,當中跨境交易額近百億元人民幣。

前交所藉助平安雲實現交易功能

此外,作爲中國平安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前交所總經理助理兼首席財務官周泓冰首次透露中國平安在金融科技方面與前交所的關係。

周泓冰表示,“跨境通”系統在線上能夠實現掛牌、摘牌、資金清算等全線上化流程。“企業流動性資產平臺”系統,則支持供應鏈金融的SAS賬單平臺,在線上可以實現賬單的簽發、流轉、交易,線上合約的簽訂等功能。

在科技賦能上,前海交易所無論是在跨境平臺還是供應鏈金融資產的交易平臺,都是基於平安集團的雲服務。“前交所所有的IT系統的基礎架構、安全信息、服務器都是藉助於平安集團的雲服務平臺,實現交易所的功能。”周泓冰表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