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又被曝出遭違規侵佔,這表面上看是企業違規,實質還是當地有關方面的無底線放縱。

  ▲湖南嶽陽綠色化工產業園云溪片區存在違規佔用湖泊的情況。生態環境部供圖

  文 |任然

  據新京報報道,中央環保督察組14日晚通報,近日中央第四生態環保督察組進駐湖南省開展“回頭看”發現,臨近長江的湖南嶽陽綠色化工產業園云溪片區存在違規佔用湖泊、偷排漏排污水、環保管理粗放等問題,嚴重影響當地水環境質量。 這個通報,會讓部分人不由發出“又是岳陽,又是洞庭湖”的慨嘆。因爲光在今年內,岳陽和洞庭湖就有多次被環保督察組點名:6月,督察組對於洞庭湖中一個盤踞多年的私人矮圍進行了督察,現已被徹底整改,當地也一口氣追責了數十名公職人員;再往前推,還有年初曝光的數百萬棵黑楊林侵佔洞庭湖的事。與私人矮圍和黑楊林屬於存量問題一樣,這次通報涉及的岳陽綠色化工產業園云溪片區違規填湖、向湖區偷排化工廢水,也非新問題。這看起來與其他地方曝光的企業違規排放問題別無二致。如園區排水設施建設混亂,不到3.5平方公里的建成範圍內,設置了13個通往松楊湖的雨水排放口;園區無視水系保護要求,於2014年和2015年在未辦理任何規劃用地手續的情況下,分別在園區西側松楊湖兩處湖面違法填湖。但梳理“向湖要地”等問題背後的緣由,又不僅僅是企業的僥倖這麼簡單。譬如與企業的任性相比,當地有關方面對於填湖的態度更顯蹊蹺。因爲在違法填湖“木已成舟”後,岳陽市多個區政府和部門居然順水推舟,將違法填出的地塊劃入了規劃建設用地範圍。相當於對違規土地進行了合法確認,這無疑是對違規佔湖最大的縱容。如此將錯就錯,除了“圖省事”,背後有無不正當的利益輸送,是否涉及不正當政商關係,值得深究。再比如,按照湖南省有關要求,園區一污水處理廠應在2018年底前完成提標改造,但目前提標改造工程尚未動工。眼看今年只剩一個多月,整改工程卻仍未有動靜,那麼倘若沒有此次環保督察組的“回頭看”突擊檢查,改造工程到底拿什麼向上級交差,企業如此“寵辱不驚”,有無地方政府的袒護撐腰,這些問題也值得細究。

  ▲云溪片區黑臭的滲出液。生態環境部供圖

  企業違規填湖、向湖區排放工業廢水,理當依法依規處罰、整改,但一個省級工業園區在最嚴環保治理時代,仍積習不改,很難說只是企業單方面的任性所致。對此,督察組通報中也已經說得很清楚:“岳陽市不能正確處理發展與保護的關係……違規決策……不作爲、慢作爲、亂作爲……在生態環保方面認識不到位,未有效履行監管職責”。這表面上看是企業違規,實質還是當地有關方面的無底線放縱。化工是岳陽的傳統支柱產業,而遭到破壞的洞庭湖是岳陽的“母親湖”。這種狀況到底如何處置,最能體現地方政府在“發展與保護的關係”處理上的智慧。可以說,其他的違規決策、不作爲、亂作爲等問題,都是源自在這組關係處理上失敗所衍生出的亂象。此事尤讓人痛心的一點是,在此前已被環保督察組重點督察幾大典型問題後,卻依然再次曝出有重大存量問題,這反映出當地的發展思路可能仍未徹底釐清。若環保整改,只能靠督察組推一步走一步,這注定是代價最大、成本最高的治理之路。 就洞庭湖的保護而言,近年湖南省市縣層面都出臺了諸多規定、方案,目前來看,它們如何被落實,如何推動存量問題的清理,並遏止“向湖要地”等亂象,確實需要激發出內生動力了。□任然(媒體人)

  編輯:陳靜 校對:王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