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言一味高亢,一副端方嚴正之態。所以是“鋼”;嚴嵩一味柔佞,媚上取寵,以柔克剛。所以是“水”;徐階則是老謀深算,左右逢源,遇到壓力能屈服退讓,但是在壓力減輕的時候,便立即恢復原狀。對於外來的壓力,他是在抵抗,但是永遠不會採取決裂的態度;雖然是在採取退讓的行動的同時,他也不會完全放棄撐持。故而稱之爲“橡皮”。

夏言太過剛正,甚至有時公然和嘉靖反抗。世宗祝天的時候,自己戴着香葉冠,一時高興,也分賜周圍的大臣每人一頂。第二天嚴嵩用輕紗攏住香葉冠,顫顫巍巍帶進內閣參見皇上。但是夏言竟然沒有戴。世宗問起來,夏言說臣子朝見皇上有朝廷規定的制服,用不着道士的衣冠。

之後有一次在內閣的時候,嚴嵩跪在世宗的面前,淚如雨下,說夏言欺負他。世宗想起宿怨,立即把夏言斥逐了。這是夏言的第一次離職。之後便是嚴嵩的專權。放肆貪污,將朝廷搞得烏煙瘴氣。此時世宗纔想起重用夏言。

夏言再次入閣之後,他們兩人仍然把先前的作風再次表演。世宗派了小太監到他們家裏的時候,夏言只是坐着,把小太監當成奴才來看。但是嚴嵩卻拉着小太監的手,親熱的問長問短,等到小太監告辭的時候,又把大把的金錢塞進他們的袖口裏 。

世宗醮天的時候,要有一道上給玉皇大帝的奏表——因爲是寫在青紙上的,所以當時稱爲青詞——便吩咐夏言和嚴嵩擬上來。夏言因爲看不起這種儀式,所以只是潦草應付。但是嚴嵩卻聚精會神,把他的文學天才全部灌注在這份青詞上,後人稱之爲“青詞宰相”。

在政治上,徐階正是嚴嵩的敵手。嚴嵩柔佞,夏言剛愎,柔能克剛,夏言便失敗了。但是一味的柔佞,柔到和水一樣,便換不起信任。大難臨頭的時候,柔佞的人便是一味的推卸責任,這樣的做法最容易引起輕視。徐階不是這樣,他不是鋼鐵,也不是水,徐階是橡皮。橡皮是柔的,遇到堅強的壓力,能屈服,能退讓,但是在壓力減輕的時候,便立即恢復原狀。對於外來的壓力,他是在抵抗,但是永遠不會採取決裂的態度;雖然是在採取退讓的行動的同時,他也不會完全放棄撐持。這是一種政治風度。徐階以後的張居正,張四維,都曾經採取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