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賽龍開始學習中文是在2014年,據他自己回憶,當時僅僅是開玩笑,覺得學習中文或許能幫他成爲更好的羽毛球運動員。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在新冠疫情封鎖期間,有兩件事安賽龍一直沒有鬆懈:一是在家鍛鍊,二是練習中文繞口令。

比起他的丹麥原名,中國球迷們可能更熟悉羽毛球運動員維克托·阿薩爾森的中文名安賽龍。

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在新冠疫情封鎖期間,有兩件事安賽龍一直沒有鬆懈:一是在家鍛鍊,二是練習中文繞口令。

安賽龍:學中文很有幫助 和中國球員交流對我有益

三月中旬,26歲的安賽龍在英國伯明翰舉行的全英羽毛球公開賽中奪冠,成爲21年來首位獲得全英賽冠軍的歐洲選手。後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他不得不跟其他運動員一樣"禁足"在家。不過這段看似難熬的時間在他看來卻是很好的練習普通話的機會。

幾乎每週,他都會坐到攝像頭前,用一口北方口音的普通話跟球迷們打招呼,隨後開始認真地練習中文繞口令。其中不乏對中文母語者來說都極具挑戰性的句子,比如"黑化肥發灰會揮發,灰化肥揮發會發黑"或者"八百標兵奔北坡,炮兵並排北邊跑"。

安賽龍開始學習中文是在2014年,據他自己回憶,當時僅僅是開玩笑,覺得學習中文或許能幫他成爲更好的羽毛球運動員。不過隨着他對中文學習日漸認真起來,他體會到了這門語言在賽場內外給他帶來的改變。

在接受奧林匹克頻道採訪的時候,他說道:"我不能很確切地說普通話在賽場上給我帶來了多少幫助。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能和不同的選手交流,尤其是中國球員,能更瞭解他們打球的方式,也因此我更加肯定自己做的是對的事。我能從中國球員身上學到東西。"

他還表示掌握中文在贊助商和賽事活動方面給他帶來了一些機會。

在賽場外,懂中文給他帶來的影響更加明顯。2016年裏約奧運會男單比賽中他戰勝林丹獲得銅牌,賽後他全程用流利的中文接受中央電視臺採訪,這讓他迅速獲得中國球迷的廣泛關注。

同一年他開通個人微博,現在已經收穫超過43萬粉絲。他的中文名是中文老師幫他取的,據他自己解釋,這個名字的意思是"冷靜善戰的龍"。

如今世界排名第四的他在賽場上用球拍說話,和對手們一較高下,但在場外,他其實和許多對手都是朋友,中文則成爲其中的一個橋樑。每當在微博曬出新的繞口令作品時,他都會邀請中國羽毛球運動員們來圍觀和點評。

這一中文上的切磋還不侷限於與中國選手。近日他加入馬來西亞羽毛球名將李宗偉,兩人在Instagram上進行直播。令人頗感意外的是,兩人大部分時間都用中文進行對話,還時不時稱讚對方發音好。儘管他們曾多次在賽場對決,但直播中其樂融融,暢談疫情期間的家長裏短。

"當你經常在路上、在旅途中,你就會聽到各種不同的語言。我覺得這很有意思。外語是在旅途中就能學會的事情,"他說,並表示自己很享受學習新的語言。

(東京奧運會官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