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技部長和市長陳吉寧共同見證 北京又迎一高端研發機構

繼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之後,又一新型研發機構在京成立。昨天上午的2018中國(北京)跨國技術轉移大會開幕式上,在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和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的共同見證下,北京智源行動計劃發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

識政君瞭解到,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是在市政府支持下,由市科委和海淀區政府推動人工智能領域代表性企業和社會資本聯合發起成立的新型研發機構,致力於推動人工智能基礎研究。

陳吉寧在開幕式上致辭時介紹,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將集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百度、今日頭條等人工智能領域優勢單位,採用新的科研組織形式和人才引進培養模式,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方向和理論、方法、工具、系統等方面的關鍵性突破。我們將把政府、企業和社會數據集合到這一平臺上,建設新的開源人工智能工具,並將整合大學和大企業的計算能力,這些都將向各類AI研發機構開放。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是北京智源行動計劃的一部分。開幕式上,市科委主任許強正式發佈該計劃並介紹,北京智源行動計劃的願景和目標是按照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總體部署,支持科學家勇闖人工智能科技前沿“無人區”,推動人工智能理論、方法、工具、系統等方面取得變革性、顛覆性突破,引領人工智能學科前沿和技術創新方向,推動北京成爲全球人工智能學術思想、基礎理論、頂尖人才、企業創新和發展政策的源頭,支撐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促進人工智能深度應用,改變人類社會生活,改變世界。

北京智源行動計劃是一個融合開放的系統,圍繞人工智能開放服務平臺、共建聯合實驗室、人才集聚培養、產學研學術交流等方向,重點開展四項任務:

第一,以共享數據、智能計算編程框架和算力基礎設施爲核心,推動算法開源,構建創新生態,打造北京智源開放服務平臺。

第二,推動原始創新,共建高水平聯合實驗室。以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家和省部級科技創新基地或獨立實驗室爲單位,共建北京智源聯合實驗室,圍繞人工智能領域重大核心基礎理論問題,佈局研究團隊和項目,開展跨學科、大協同的創新攻關,服務國家人工智能發展戰略。

第三,培養引進並舉,集聚高端人才。放眼國際,匯聚人工智能領域基礎研究創新資源,引進和培養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頂尖人才團隊。

第四,加強產學研合作,舉辦全球人工智能峯會,把北京打造成爲鏈接世界人工智能產業與學術資源的中心樞紐。

在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征程中,北京市一直在積極打通“圍牆”,加強各研究單位之間的合作,促進產業與基礎研究深度融合。

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

量子科學具有百年曆史,是科學皇冠上的一顆明珠。其中,量子信息科學已經成爲未來信息技術和整個信息產業的革命性變革的核心推動力。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北京在量子信息科學研究方面具有領先優勢,擁有全國最完整的學科佈局、最強的研究隊伍、國際一流的實驗條件和技術資源。

去年12月,由北京市政府和中國科學院、軍事科學院等共建的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成立,將瞄準國家戰略需求,積極承擔“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機”重大項目等任務。

腦科學,是研究腦認知、意識與智能的本質與規律的科學,被稱爲人類理解自然和人類本身的“終極疆域”。隨着腦成像、生物傳感、人機交互以及大數據等新技術不斷湧現,腦科學正成爲多學科交叉的重要前沿科學領域,也成爲發達國家的科技戰略重點,世界各國相繼啓動腦科學研究計劃。

北京在腦科學領域從基礎研究到創新應用,均處於國內領先的地位,在腦認知、腦醫學以及類腦研究領域擁有全國最完整的學科佈局、多支實力雄厚的科研隊伍、國際一流的實驗條件、豐富的臨牀病例資源。

今年3月,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標誌着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建設工作全面啓動。該中心將瞄準世界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前沿和國家在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領域的戰略急需,通過建立協同創新、科學高效的運行機制,匯聚全球頂尖科學家及其創新團隊,整合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領域優勢資源,搭建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綜合性實驗和研發平臺。

……

無疑,一系列新型高端研發機構的相繼成立,爲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注入了新動力。 來源:北京日報·識政 撰文:武紅利 攝影:孫戉 編輯:TF011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