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就是春樹爲什麼發給櫻良最後一條短信的內容是“我想喫掉你的胰臟”的原因。在兩人相處的過程當中,春樹逐漸發現櫻良其實並沒有像表面看上去那樣開朗和從容。

Hello親愛的觀衆老爺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推番小天使果兒!

在經過了《天氣之子》的狗糧洗禮之後,果兒對喫狗糧突然有了一種上頭的感覺。

本着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的美好品質,果兒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作品,就是由住野夜原作改編的同名動畫電影《我想喫掉你的胰臟》。

該作品在改編成動畫電影之前,還曾改編成了由果兒的男神小栗旬主演的真人電影。

只不過名字由《我想喫掉你的胰臟》變成了《念念手紀》。

也許是因爲《我想喫掉你的胰臟》這個名字顯得略爲病嬌,所以不得已才改成了《念念手紀》這個略帶青春浪漫氣息的片名吧。

其實果兒覺得前者這個看起來非常病嬌的名字,才更符合整個故事的主題的名字,甚至比《念念手紀》更加浪漫。

其實“我想喫掉你的胰臟”這句話是由日本一句經典諺語改編而來的,原句是“想把你的指甲垢煎成茶喝掉”。

這句諺語的意思是“想要向優秀的人看齊”。

呃……乍聽之下好像還是很變態的亞子啊!

雖然果兒也不太懂,向優秀之人看齊和喝掉用優秀之人的指甲垢煎成的茶水有什麼必然聯繫?

甚至忍不住想說一句“哇塞,好惡心啊”!

但是,這或許就是他們獨有的表達方式吧?

精神上領會意思就好了。

至於爲什麼是喫掉胰臟而不是喝指甲垢,那就跟女主角的身體相關了。

和真人電影版用回憶來鋪墊的溫和的處理方式不同,動畫裏一開頭就以男主春樹的視角,爲我們描述了女主角櫻良的死亡這一極具衝擊性的事件。

櫻良溫柔美麗的笑容就這樣永遠地定格在了相框裏,她的友人在棺材前哭得撕心裂肺。

而春樹靜靜地躺在自己的牀上,他沒有去參加櫻良的葬禮,而是望着自己發給櫻良的最後一條短信沉默不語。

那條短信就是這部動畫的名字:我想喫掉你的胰臟。

隨後故事才從春樹對櫻良的回憶中慢慢展開。

巧妙的是春樹的回憶並不是由他和櫻良的初識開始,而是通過兩人在學校圖書館裏的一系列對話和反應,直觀地展現出了兩人的性格。

櫻良陽光外向且活潑,舉手投足之間都透着青春少女的活力;

而春樹的性格則與她恰恰相反,沉默悶騷不苟言笑,明明是個風華正茂的少年卻整個人都感覺死氣沉沉。

一個是班裏最受歡迎的光之美少女;

一個是班裏最不起眼的暗影少年;

究竟是怎樣的命運纔會讓這樣截然相反的兩個人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難道是月老的紅線麼?

當然不是,這一切都是因爲……

妙不可言的緣分。

春樹去醫院時偶然撿到了櫻良的日記本,櫻良告訴了他自己的小祕密:原來她患有胰臟方面的疾病將要命不久矣。

櫻良爲了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點什麼,證明自己曾經存在過,所以從她得知自己生病那一天起就開始記日記了。

聽了櫻良的自白後,春樹既沒有因爲櫻良身患絕症而感到同情,也沒有因爲櫻良這完全不像絕症患者的爽朗表現感到驚訝,而是依舊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淡漠態度。

放在別的動畫裏春樹恐怕早就已經注孤生了,可櫻良非但不介意反而對他的淡漠態度很是滿意,於是便對春樹展開了各種糾纏。

在兩人相處的過程當中,春樹逐漸發現櫻良其實並沒有像表面看上去那樣開朗和從容。

是啊,她只是一個16、7歲的少女,原本還有無數美好的未來。

可是因爲這個病,死神隨時都有可能無情地將她的生命奪走,同時也會帶走她的未來。

果兒覺得,比死亡更讓人感到害怕的,就是等待死亡一步一步朝着自己慢慢走來的感覺,那是一種無能爲力的絕望和恐懼。

更何況,櫻良還那麼年輕,面對這副即將被死神奪去生命的身體,她該有多麼不甘!

可她終究還是一個溫柔的孩子。

她沒有將自己的身體狀況告訴任何一個與她親近的人。

她也是一個殘忍的孩子。

害怕孤獨需要人陪伴的她選擇了春樹在自己生命即將終結的日子陪伴在身邊,讓春樹承受了所有離別的傷痛。

她也是一個慈悲的孩子。

與春樹朝夕相處的時候,她曾無數次鼓勵春樹要多跟人交流,要積極面對生活,交很多很多的朋友。

她一直在用自己的陽光溫暖着春樹冰封的靈魂。

這些期望,春樹在後來都做到了。

他終於活成了她曾經的樣子,只是她再也無法看到。

果兒必須承認,面對死亡這件事情,絕對做不到櫻良那樣的從容和堅強,哪怕是僞裝的堅強。

甚至不敢去想象這個問題,真的沒有面對這一切的勇氣。

身患絕症,還能坦然微笑着跟這個世界好好告別的勇氣。

這就是春樹爲什麼發給櫻良最後一條短信的內容是“我想喫掉你的胰臟”的原因。

因爲是櫻良的樂觀和堅強給了他改變自己的勇氣。

他很慶幸自己能夠陪伴櫻良走過她人生最後的那一段時光。

所以,當自己的生命走到了盡頭,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方式跟這個世界告別呢?

看完了這部動畫,果兒突然有了一個想法:人生總是充滿了各種未知的啊!

我們永遠都無法預料,明天和意外到底哪一個會先來。

與其去害怕這些未知的結果,一邊想着一邊毫無意義地虛度人生,倒不如把每一天都當做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天來過吧!

從這一刻開始給自己列一個遺願清單,寫下自己這一生當中最想實現的那些事情,然後一項一項去完成。

這樣做不是比等待着死神的腳步慢慢臨近而感到無能爲力更有意義嗎?

死亡所帶來的痛苦,不就是害怕自己的意識在這個世界消失,害怕自己的存在被逐漸抹去的痛苦嘛?

爲什麼不趁着自己還好好活在這世界上時,努力去證明自己來過這個世界,在這個世界存在過,並且奮力掙扎過呢?

如果能把自己的願望一個個實現的話,也不枉此生,不負這一趟人間之旅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