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中华瑰宝、鉴 民间珍藏《观鉴栏目组》本期将带领大家探索唐代拍鼓乐器文化。

特别邀请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著名收藏家、地产大亨崔建国、大河报收藏主任赵志江。〈原本〉艺术空间场地支持,感谢民间藏友藏品支持

两边口径造型不同,一头口腔硕大,一头口腔直沿短小,据考证小头口径向下,立于地面,用于拍打,可称此为拍鼓。此鼓铜鎏金材质,全身满工纂刻。

拍鼓、腰鼓和花鼓的叫法多样。其中一种名为拍鼓,是就其动作而言,以双手拍击鼓皮;又一种名为腰鼓,是就其鼓的形状而言,为两端大,中腰细,呈束腰形状;或就其使用时置放于腰间而言;另一种名为花鼓,是就其釉色而言,因在黑色地釉上露出月白、灰白、或蓝白色等斑点而得名。以上列举数件拍鼓文物的质地、窑口和釉色皆不相同,但身前所置鼓形与故宫博物院藏花釉瓷鼓形状如出一辙,其双手拍击鼓的姿态动作又如此相似逼真,可以互证俗称拍鼓、腰鼓或者花鼓都是唐代同一品种乐器,只不过是三种名称,人的叫法不同而已。

扬州出土唐代儿童陶瓷玩具颇多,但所见拍鼓玩具极少,更显突出,这是唐代玩具类一个品种题材。从这些拍鼓玩具,结合对比存世的花釉鼓实用器,到扬州出土的陶小腰鼓明器,使我们更加形象生动地了解到唐代陶瓷鼓的形状、纹饰、置放部位和击拍姿态、动作。拍鼓玩具都趋于写实如真,见之一目了然。别具外来风格的腰鼓,已成为唐人一种娱乐乐器。青釉褐彩胡人拍鼓像和三彩老人拍鼓像形体美与纹饰美和谐统一,相得益彰,也反映出唐人培养儿童熟习生活,热爱音乐的理念。此类品种文物虽不起眼,但为研究我国古代腰鼓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实物资料。

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在狩猎征战活动中,鼓都被广泛地应用。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领,古文献所谓“鼓琴瑟”,就是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从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铜鼓,一直发展到种类繁多的现代鼓,鼓是最为人们喜爱和广泛应用的乐器之一。有观点认为,最早的鼓应该是由远古的先民使用的,陶罐、陶盆等生活用具所演化而来,出土的陶鼓证明了,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有了陶鼓的制造。陶鼓又称土鼓,是用陶土烧制成鼓框,再蒙上动物的皮革做成的。在我国以瓦为框制造陶鼓的传统,沿袭了很久。鼗鼓(即“拨浪鼓”)是从西北边远地区传入中原,腰鼓是由西域传入我国,在唐代广为流行,唐代的腰鼓除了木质材料以外,也有以陶瓷作为鼓材的。

鼓的出现比较早,从如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4500年的历史(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早期大墓出土的土鼓为例)。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各种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 鼓的结构比较简单,是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鼓皮是鼓的发音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之振动而发声的。中国鼓类乐器的品种非常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

▌投稿、建议、合作、更多内容,请关注《艺界公众》

———————我是分割线———————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艺界公众》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