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黑臭”变“青绿”!水系治理“卷地毯”扫尾攻坚又有新成效

11月内

福州城区又将有14条河道完成整治

2018年底前

建成黑臭水体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2019年底前

在线监测系统将覆盖城区所有内河

流花溪串珠公园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据了解,按“卷地毯”扫尾攻坚实施方案,纳入11月攻坚任务的城区河道共有14条,分别为解放溪、大庆河、树兜河、桂后溪、凤坂一支河、福兴河、登云溪、化工河、连潘河、洋洽河、横江渡河、阳岐河、白湖亭河和螺城河。年底前,86条纳入“卷地毯”任务的河道中,还将有最后11条在下月完成整治。

在集中力量打好治理黑臭歼灭战的同时,福州市也谋划打好“长治久清”的持久战。“正加快编制的《福州市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就从污染源防控、城市管网完善、末端截污体系3个环节出发,全面建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治水攻坚成效。”市城建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按照方案,下一阶段,福州市黑臭水体治理将重点围绕城市污水管网修复改造、城市建城区污水预处理设施建设、城乡垃圾收集转运、城中村旧屋区改造等四大方面展开

攻坚战将分“三步走”,今年底前,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完成并纳入正常管养;城区雨污管网排查工作全部完成,修复工作完成1100公里;2019年底前,可能影响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的其他同流域河道整治完成并纳入正常管养,所有PPP项目竣工验收转入运营期;2020年底前,城市雨污水管网修复工作基本完成。

市民在飞凤河串珠公园漫步

围绕攻坚方向,福州市水系治理也逐渐走向深入。针对河底淤泥、入河(湖)排口、水质在线监测及河道巡检,《方案》均提出明确要求。

“年底前,我们要全面查清所有存量入河(湖)排口数量、规模、位置、设置单位等,并逐一登记建档、挂牌。”该负责人称,新建排水口、排污口也将严格审批,建立“一口一档”

根据排查结果,对未经审批的排水口、排污口依法整改、封堵。在沿河截污的基础上,启动溯源调查和分流改造,同时将强化已登记在册的排水口、排污口监测,确保晴天无污水溢流。结合福州市正加速推进的城区排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加快补齐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结合旧城改造,推动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及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和破损修复。

“双河(湖)长制是福州市水系治理的创新点,是为了实现政府河长和企业河长的紧密联动,第一时间掌握河道情况并及时处理。”该负责人说道,年底前,福州市还将建成黑臭水体水质在线监测系统。2019年底前,在线监测系统将覆盖全流域,并完善随机抽样监测机制,全面开展水质监测。其中,在线监测每天4次,随机抽样监测每月1次。

编辑:福州环保微信工作小组

来源:福州日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