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松天碩在這部戲裏飾演的兩個角色則是成爲角兒的演員,但他的戲曲功底卻不如父親紮實,“他在話劇部分折磨我,我就在戲曲部分折磨他”,松巖開玩笑地說。京劇是角兒的藝術,但這部《角兒》中,松巖卻更想爲那些沒有成爲角兒的人立傳。

《角兒》即將首演 爲沒成角兒的人立傳

4月10日,風雷京劇團宣佈“梨園三部曲”的第三部,京話劇《角兒》將於4月17日至21日在天橋藝術中心中劇場首演。

《角兒》即將首演 爲沒成角兒的人立傳

從2015年《網子》到2017年《緙絲箭衣》再到此次的《角兒》,北京風雷京劇團團長的松巖用五年時間傾力打造了京話劇“梨園三部曲”。作品以“京劇+”的思維,把京劇和話劇元素跨界創新融合。已公演的前兩部劇目以新穎的形式和精湛的表演,獲得業內專家、學者的好評,同時贏得了京劇圈外消費羣體的喜歡,叫好又叫座。此次推出的完結篇《角兒》,依然延續了前兩部作品的京味兒文化風格,以京劇爲題材,以話劇爲形式,展現傳統文化的魅力。

《角兒》即將首演 爲沒成角兒的人立傳

京劇是角兒的藝術,但這部《角兒》中,松巖卻更想爲那些沒有成爲角兒的人立傳。劇中講述一位出生梨園世家,立志要成爲角兒的京劇武生演員,一生艱苦追求卻未能成角兒。雖然最終他沒有成功,但卻能從中看出藝人對於傳統藝術的情感堅守。“京劇歷史上成角兒的人就那麼多,更多的則是同樣努力、刻苦卻沒能成爲角兒的人,其實他們在舞臺上的光彩不一定比角兒差。”松巖說。

《角兒》即將首演 爲沒成角兒的人立傳

雖然已經做了兩部成功的話劇,但松巖依然不敢鬆懈,或者說這部戲也不容他鬆懈。與前兩部相對傳統的敘事不同,這部劇向電影借鑑,打亂了時空,演員要在青年和老年兩個狀態中切換,而主角少奎的青年和老年都是由松巖一個人擔任。爲此,每一次時空的切換,松巖都得快速換衣服。爲了節省時間,他在前期除了排戲還要練習快速換衣服、勾臉。原本勾一次臉需要二十多分鐘,現在他練習得每一筆都準確快捷,只要一分多鐘就能完成勾臉。

《角兒》即將首演 爲沒成角兒的人立傳

《角兒》即將首演 爲沒成角兒的人立傳

《角兒》即將首演 爲沒成角兒的人立傳

“開場是個老頭,下一幕就是二十多歲,一會兒又成了老頭,一會兒又年輕了,腰一會兒挺着一會兒哈着……”松巖說,話劇的這種演法很不舒服,但他卻只能聽兒子——這部戲的導演松天碩的指揮。父子倆合作了三部戲,因爲這部戲探索的更多,兩個人的衝突也更多了。松巖說:“我現在基本放棄了,因爲話劇是導演的藝術。”松天碩在這部戲裏飾演的兩個角色則是成爲角兒的演員,但他的戲曲功底卻不如父親紮實,“他在話劇部分折磨我,我就在戲曲部分折磨他”,松巖開玩笑地說。不過,在他看來,這種父子間的彼此“折磨”,其實反而可以讓戲更好看。(來源:北京日報;記者 牛春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