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一些相對學習時間不一定最長的人,反而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合理方法是迅速做完相對容易的部分,把節省出來的時間花費在相對困難的部分。

小時光hourlight

面對困難,克服懶惰和恐懼總是痛苦的,然而只有這樣,脫穎而出的纔是你。

最近大家對“時間管理”這件事情蠻感興趣,正好我也在讀李笑來老師的一本《把時間當作朋友》,書中很多觀點給了我很多啓發,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上學時,我們身邊永遠不會缺少“別人家的孩子”。在我們眼中,各科都學得好的同學,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老師、家長,好像都對成績好的孩子更加喜愛。就業時,老闆也會對綜合能力強的人格外青睞。是因爲他們比別人聰明嗎?不一定。其實只是因爲他比別人有更勇於面對困難的勇氣。換言之,刻苦。

我們會發現,也有很多人在學習工作上花費的時間並不少,但不出效果。一般我們會想,願意花這麼多時間在某一科上,還不夠刻苦嗎?答案是,真的不一定。而一些相對學習時間不一定最長的人,反而會取得更好的成績。爲什麼?因爲他有效率。那,什麼是效率? 我們很可能聽到一個回答“方法對”。

什麼是對的方法?其實對於每個領域甚至不同學科來說,最有效的學習方法都是不同的。也有人會認爲,學習方法因人而異。的確這樣,所謂方法,只是前人總結出來的,只要你做,你想,你也可以寫出自己的一套方法。

有人會說,哦,你要講的效率就是方法啊,這麼個性化,那我們從你這能獲得什麼有效信息?

別急。李笑來在《把時間當作朋友中》提出。做任何一件事情,總有相對容易和相對困難的部分。合理方法是迅速做完相對容易的部分,把節省出來的時間花費在相對困難的部分。

聽起來非常簡單的道理。然而實施起來就不是這麼容易了。

拿我自己舉一個例子,我是偏科很嚴重的人,從小到大數學這門課一直讓我很頭疼。大家都知道,高考考查的題的類型都是固定的,每一道大題也基本都會有兩到三問。我當時的想法就是,先把所有第一問都會做了吧。再去探究第二問第三問。

由於考試時間臨近,老師給的建議也是這樣的,起碼可以讓我穩穩拿住一些分。

但是,在操作的過程中,我把幾乎所有時間都花在了怎麼樣能讓第一問完美的解出來。當我一看到第二問第三問,多年來對數學的抗拒心理就促使我的大腦和眼神逃離這裏,只是寥寥寫一點前面的步驟就很自然的放棄了。

結果很容易想到,空掉這麼多題,我的數學僅僅是及格了而已。

要說的是,很明顯,由於我對於困難的迴避,完全造就了我不會在數學上有什麼建樹。

我們講,人活在世上,要安身立命,至少有一技之長。如果一件東西讓你真的非常痛苦,確定它不適合你,沒關係,你可以選擇其他的。。

但如果你發現自己在任何地方都不能做得比一般人好時,確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了。

因爲那可能是因爲你根本沒有真正的學習能力,喫不了苦,不敢直視困難。

其實這也是我們必須要上學接受教育的一個原因,那些固定的學科,不只是要告訴你知識技能,更多的是想培養你分配時間的學習能力。學習新東西,勢必遇到困難,當我們想要回避困難時,就要遭到懲罰,比如去不了想去的大學,拿不到喜歡的offer。

上帝不會偏心地把所有天賦都給一個人,如果有誰真的各方面都那麼優秀,那是他自己爭取來的。哪怕你教一個新東西給他,他也可以很好的消化。這種學習能力,纔是最被看重的。面對一個新事物,總能克服恐懼心理去探究,這樣性格堅韌的人,很難不招人喜歡。

想成爲這樣人中的一個,先從直面困難開始吧。如果不能發覺並控制自己想要逃避的傾向,任務中最困難的部分就永遠完成不了,你就永遠不會有突破自己的機會。

面對困難,克服懶惰和恐懼總是痛苦的,然而只有這樣,脫穎而出的纔是你。

不少事情不到日後是無從知曉的。—村上春樹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但加州時間並沒有變慢。

嘿!小時光的新版塊時光樹洞持續向大家開放

所以小時光在這裏向大家徵集你們的故事。

還記得上一次別人安安靜靜聽你說話是什麼時候嗎?還記得上一次你把心裏話講給別人聽是什麼時候嗎?這一次小時光做你最真誠的聆聽者。

把你想說的酸甜苦辣或者問題困擾通過後臺發給我們,我們會選取你們的留言,在晚安時光中與你交流分享。

小時光,你的專屬樹洞,歡迎常來。

錄音/劉彤

後期/高卿凱

文案/李建昕

喜馬拉雅/菲紙笑

BGM/Resound

點我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