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时研制DS-30B防空炮的英国MSI国防系统公司,发现了这个商机,在DS-30B防空炮的基础上研发出了DS-30M小口径速射舰炮,主要作战任务就是对付武装快艇。转型成功的DS-30舰炮,决定继续在近海防御这一块发扬光大,泰利斯公司就与MSI公司合作,研制了SIGMA(稳定型一体化弹/炮结合阵列)系统,这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泰国海军所采购的型号。

据海军新闻网站报道称,近日泰国海军斥资520万美元向英国MSI国防系统公司订购了一批DS海鹰SIGMA弹炮合一防御系统,预计将会安装在,英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为泰国海军建造的3艘排水量为630吨的卡姆罗辛级轻型护卫舰上。
泰国海军采购这批DS海鹰SIGMA弹炮合一防御系统,其实就是从英国的DS-30B舰炮基础上研发出来的。英国DS-30系列舰炮于1980年研制成功,其目的是为了代替此前老旧的GAM20毫米机关炮。虽然于1980年就研制成功,但是却没有刚上马岛战争,毕竟该炮刚刚研制出来不久,并且还没有适装舰艇,直到首艘23型护卫舰在1990年服役以后才正式亮相。
23型护卫舰上一共搭载了2座双联装的DS-30B舰炮,主要作战任务就是防空,据称这样的配置还是源于马岛战争期间的经验,说是利用舰炮可以干扰飞机投弹的命中率,然而在马岛战争以后反舰导弹已经大面积普及,飞机临空投弹攻击舰艇的方式几乎不再使用,因此这个经验说实话真的那是一点用处都没有。
虽然DS-30B自出现后就是一款防空炮的角色,但是其防空作战能力实在是有点差劲,首先来说,该炮的射速仅为数百发每分钟,参考同时期出现的密集阵、守门员、AK-630这类动辄4000-5000发每分钟的射速根本就没法比,其次该炮也没有独立的火控系统,反应速度差很多,根本无法满足现代海战中的防空任务,正因为如此,同样装备了双联装DS-30B舰炮的45型驱逐舰,在后期都陆续加装了2座密集阵近防系统,连英国人自己都不太信任DS-30B防空炮能够防空。
2000年美国海军阿利伯克型驱逐舰科尔号,在海上执行任务期间,被2名恐怖分子驾驶1艘装满炸药的小型橡皮艇袭击,左舷被炸开了一个长12米,宽4米的大洞,大量海水从破口处涌入舰内,致使军舰向左倾斜最大达40度,动力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上17名水兵死亡,30多人受伤,至此拉开了恐怖分子搭乘小型快艇对海上船只发动袭击的序幕,而用于近海防御的速射舰炮的研发也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此时研制DS-30B防空炮的英国MSI国防系统公司,发现了这个商机,在DS-30B防空炮的基础上研发出了DS-30M小口径速射舰炮,主要作战任务就是对付武装快艇。该炮在2005年已经推出,就开始热卖,英国、伊拉克、阿曼、泰国、马来西亚、巴西等国家的护卫舰和巡逻舰都使用该炮作为近程防御武器,至此DS-30舰炮也算是转型成功了。
转型成功的DS-30舰炮,决定继续在近海防御这一块发扬光大,泰利斯公司就与MSI公司合作,研制了SIGMA(稳定型一体化弹/炮结合阵列)系统,这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泰国海军所采购的型号。该系统由一门DS-30M小口径速射舰炮加一个7联装的“无足鸟”导弹发射器组成,其中“无足鸟”轻型多功能导弹,采用半主动激光、激光架束和末段红外自主搜寻的的复合制导模式,最大射程6公里,速度1.5马赫,对小型快艇和低速空中目标拥有很好的杀伤效果,在未来的低烈度海上反恐作战中,将会发挥较大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