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時研製DS-30B防空炮的英國MSI國防系統公司,發現了這個商機,在DS-30B防空炮的基礎上研發出了DS-30M小口徑速射艦炮,主要作戰任務就是對付武裝快艇。轉型成功的DS-30艦炮,決定繼續在近海防禦這一塊發揚光大,泰利斯公司就與MSI公司合作,研製了SIGMA(穩定型一體化彈/炮結合陣列)系統,這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泰國海軍所採購的型號。

據海軍新聞網站報道稱,近日泰國海軍斥資520萬美元向英國MSI國防系統公司訂購了一批DS海鷹SIGMA彈炮合一防禦系統,預計將會安裝在,英國在上個世紀90年代爲泰國海軍建造的3艘排水量爲630噸的卡姆羅辛級輕型護衛艦上。
泰國海軍採購這批DS海鷹SIGMA彈炮合一防禦系統,其實就是從英國的DS-30B艦炮基礎上研發出來的。英國DS-30系列艦炮於1980年研製成功,其目的是爲了代替此前老舊的GAM20毫米機關炮。雖然於1980年就研製成功,但是卻沒有剛上馬島戰爭,畢竟該炮剛剛研製出來不久,並且還沒有適裝艦艇,直到首艘23型護衛艦在1990年服役以後才正式亮相。
23型護衛艦上一共搭載了2座雙聯裝的DS-30B艦炮,主要作戰任務就是防空,據稱這樣的配置還是源於馬島戰爭期間的經驗,說是利用艦炮可以干擾飛機投彈的命中率,然而在馬島戰爭以後反艦導彈已經大面積普及,飛機臨空投彈攻擊艦艇的方式幾乎不再使用,因此這個經驗說實話真的那是一點用處都沒有。
雖然DS-30B自出現後就是一款防空炮的角色,但是其防空作戰能力實在是有點差勁,首先來說,該炮的射速僅爲數百發每分鐘,參考同時期出現的密集陣、守門員、AK-630這類動輒4000-5000發每分鐘的射速根本就沒法比,其次該炮也沒有獨立的火控系統,反應速度差很多,根本無法滿足現代海戰中的防空任務,正因爲如此,同樣裝備了雙聯裝DS-30B艦炮的45型驅逐艦,在後期都陸續加裝了2座密集陣近防系統,連英國人自己都不太信任DS-30B防空炮能夠防空。
2000年美國海軍阿利伯克型驅逐艦科爾號,在海上執行任務期間,被2名恐怖分子駕駛1艘裝滿炸藥的小型橡皮艇襲擊,左舷被炸開了一個長12米,寬4米的大洞,大量海水從破口處湧入艦內,致使軍艦向左傾斜最大達40度,動力系統無法正常工作,上17名水兵死亡,30多人受傷,至此拉開了恐怖分子搭乘小型快艇對海上船隻發動襲擊的序幕,而用於近海防禦的速射艦炮的研發也開始越來越受到重視。此時研製DS-30B防空炮的英國MSI國防系統公司,發現了這個商機,在DS-30B防空炮的基礎上研發出了DS-30M小口徑速射艦炮,主要作戰任務就是對付武裝快艇。該炮在2005年已經推出,就開始熱賣,英國、伊拉克、阿曼、泰國、馬來西亞、巴西等國家的護衛艦和巡邏艦都使用該炮作爲近程防禦武器,至此DS-30艦炮也算是轉型成功了。
轉型成功的DS-30艦炮,決定繼續在近海防禦這一塊發揚光大,泰利斯公司就與MSI公司合作,研製了SIGMA(穩定型一體化彈/炮結合陣列)系統,這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泰國海軍所採購的型號。該系統由一門DS-30M小口徑速射艦炮加一個7聯裝的“無足鳥”導彈發射器組成,其中“無足鳥”輕型多功能導彈,採用半主動激光、激光架束和末段紅外自主搜尋的的複合制導模式,最大射程6公里,速度1.5馬赫,對小型快艇和低速空中目標擁有很好的殺傷效果,在未來的低烈度海上反恐作戰中,將會發揮較大的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