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此,一些專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覺得給農民養老金提高三五百元,應該基本能夠滿足其需要。很多人不是生來就該成爲農民,在農村很多地方由於家裏條件不允許,根本上不起學讀不起書才留在了農村,所以能夠走出農村的人村裏都會很羨慕。

三農問題依舊是目前經濟建設的重點之一。而從以人爲本的角度來看,農民更是需要特別關心的羣體。衆所周知,養老金已經確定上漲5%,但是有關農民養老金的問題至今仍然是人們熱衷討論的話題。那2019年農民能領取多少錢呢?該不該繼續上漲多一些?下面聽專家怎麼說。

幾千年來,我國一直都是農業大國,一代又一代農民的辛勤勞動養活了幾乎所有人。很多人不是生來就該成爲農民,在農村很多地方由於家裏條件不允許,根本上不起學讀不起書才留在了農村,所以能夠走出農村的人村裏都會很羨慕。但是他們的貢獻是不能忽略的。除了源源不斷地給城裏輸送糧食之外,以前還繳納了相當長時間的“三提五統”(公積金、公益金、管理費、農村教育、計劃生育、整體優待對象、民兵培訓費、農村道路建設費等)。

隨着近些年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已經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所以在改善民生方面也作出了很多努力。進入2019年,很多地方都給農民上漲了一些養老金或者補貼,不過一般都在10塊8塊左右的樣子。雖然說相比以前更好了一些,但還是略顯杯水車薪,不是很能滿足農民朋友的基本生活需要。你要知道,現在的生活壓力已經不是前幾年可比了,房價一路飛漲不說,買一包鹽一棵白菜都要好幾塊。據有關數據統計,目前的農民養老金只有人均不到130元,僅僅只有城鎮職工的十九分之一。所以廣大農民朋友還是希望能夠適當調整一些。

對此,一些專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覺得給農民養老金提高三五百元,應該基本能夠滿足其需要。雖然從目前的經濟條件來看,可能還不具備這樣的經濟實力,但是有這樣的聲音總歸是好的。可能有人會說城裏人養老金爲什麼那麼高,就不能降低一些嗎?這樣的疑問肯定縈繞在很多人心中,但其實,城裏人養老金相對比較高,是因爲在年輕時繳納了1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養老保險,繳納的越多,退休後的養老金一般都會越高。

不過,農民的貢獻並不少,很多人還在問以前交了那麼多年的公糧能不能算交社保?知道這段歷史的人,想必會有所感觸。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區討論交流,說出你的觀點,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記得給個贊哦,感謝你的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