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出台《关于按系列(专业)修订或制定我省职称评价条件标准的指导意见》,提出自今年起不再统一制定全省跨系列(专业)评价条件标准。师德、医德等道德品质考核不合格者,3年内不得参评职称,实行“零容忍”。

医生和教师是两个特殊的职业,一个医治生理上的疼痛、心理上的困顿,拯救人的生命;一个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备受人们关注。医生和教师都是极其庞大的群体,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经常打交道的对象,从我们自己学生时代的学校教育再到下一代的学校教育,总是不可避免地要与教师交往。医生也是如此,从呱呱坠地到垂垂老矣总要与医生结缘。但是近些年频频发生的一些恶劣事件,将教师和医生推至风口浪尖,既有医生不顾病情开出高价药,也有医生服务态度恶劣,引发医患纠纷;既有教师性侵学生,也有教师上课不好好讲,下课到补习班讲的扭曲教学,让教师和医生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备受人们诟病。

教师和医生本该是备受尊重的职业,却经常引发众怒,这与一些从业人员缺少内在自我约束有关,由于一些个别极端事例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让公众对教师和医生的德性产生怀疑,对潜在的可能的危险心存担忧。甘肃将师德、医德等道德品质纳入职称评价标准,从硬指标上对教师、医生提出要求,明确职称评价的底线和红线。如果师德、医德不过关那么职业晋升之路就被斩短,将个人发展与德相连接,职业前途与德相通,成为一个利益关联体,给教师、医生敲响了道德品质的警钟,呼吁道德品质的归位,鼓励医生要有“医者仁心”、教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真正配得上这伟大的职业,不负人民的殷切寄托。

甘肃将师德、医德等道德品质纳入职称评价,也反面说明道德品质的作用日渐减弱,本是个人内生性的自律,却不得不以政策做硬性要求。部分教师、医生在现代社会中渐渐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遗忘了“德不孤、必有邻”的道德雍容,搁置了“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的道德修为,放弃了怀瑜握瑾的道德追求,个人内在的道德自律坍塌,作出一些侵犯他人、扰乱秩序、危害社会的恶劣行径。

在职称评价标准上作出约束、限制,将失信人员纳入失信黑名单,确实有利于规范医生行医行为、教师教学行为,但更多我们还需要追根溯源,将倾向性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帮助教师、医生正其根、固其本。在教师、医生的年度考评中,要认真对待学生、患者的评价结果,用好多方的测评结果,不能只是一评了之。学校和医院要做好从业人员的道德培育工作,坚持以道德立人心,帮助他们精神成人,引导他们将道德作为人的底线,先成为人后才是教师、医生,不能忘记做人的根本。教师、医生也要做到日醒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文/葛艳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