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结:"学院派"为何要研究网络文学,我再次强调网路文学还有数不清的糟粕不可不回避,但是就笔者看来,"网络文学"这一文学现象,而非几步玄幻作品,其中体现出的优势,是足以和经典文学分离抗廷的。"就当代文学发展而言,新世纪的文学将以传统书写的文学与网络书写的文学形成两大叙事空间,而网络文学已经远远超出了"写在网络上的文学"的意义,而是在网络形式的掩护下形成了具有特殊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审美趣味的文学。

"就当代文学发展而言,新世纪的文学将以传统书写的文学与网络书写的文学形成两大叙事空间,而网络文学已经远远超出了"写在网络上的文学"的意义,而是在网络形式的掩护下形成了具有特殊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审美趣味的文学。它不仅全面复活了民国时期通俗文学的元素,而且深刻内含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年轻人的世界观和爱好。"——复旦大学教授 陈思和

作为一名标准的"95后",笔者对于"网络文学"的概念大概是在高中形成的,那是拥有自己的手机开始,而对网络文学的影响也就是玄幻和都市穿越两大类,似乎和当时人们的看法一样:网络文学不过是一些不登大雅之堂,只供很闲的人娱乐消遣的东西。但是随着《山楂树之恋》《七月与安生》等网络文学和影视作品联姻斩获大奖的事实,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网络文学年度新人大赛的展开等等事实,都让笔者不得不重新定义下网络文学。

随着90年代以来,中国的的经济市场下文学产业的形成,文学固有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大众传媒速度加快,中国广大的群众基数之上,可观的经济效益下,中国的"网络文学"以让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起来,成为世界上一大独有的文学现象。从最初余华就曾断言:"对于文学来说,无论是在网上传播还是平面出版传播,只是传播方式不同,而不会是文学的本质不同"。到现在网络文学不断向着中国经典文学发出挑战,甚至挽救了中国文学边缘化的局面。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作家的目光投射到了网络文学创作上,而不再将其视为一个不知为何物的萌芽合乎起来。

"学院派"为什么要研究"网络文学"?

1、 从陈忠实《白鹿原》为获"茅奖"删2000字说"传统小说"的弊端

"学院派"为什么要研究"网络文学"?

《白鹿原》作为笔者最喜爱的一本小说之一,其最让笔者心痛的莫过于获得"茅奖"时的妥协,何启治说过:"如果我在"茅奖"评委会,我不会要求修改,更会投他一票。但是如果要修改才能评奖,我能够理解并且支持。我觉得《白鹿原》能蹚过去的地方,其他的当代文学也能蹚过去。"我们知道一篇创作是长达几年甚至十年之久的,每一字一句都有作家的深思熟虑在其中,但是一个评奖的标准,就可以将经典斩去2000字,无疑暴露出传统小说被意识形态所操控的事实。笔者是否言过其实?举了例子,如果《红楼梦》被删去2000字,删去的人说不影响愿意你同意嘛?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反观网络文学,其实就是对于所谓少数人的评判这一"文学金字塔的崩塌",是体现了一场新的"精英"和"平民"的对话。"网络文学"里明显体现了一个对于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价值的否定——游戏逻辑和宣泄逻辑。何为宣泄?何为逻辑?既是一切都是人在现实世界所得不到,但是在网文中揭开自己的面具,表达释放出来,以获得心灵的栖息地,换而言之,在这里我们看不见"传统小说"一直以来被要去所具有的社会价值,而是更多反映了来自每个人心底的愿望的幻想,是更加平民化的。要知道文学是人学,而不是社会政治学。

我们经常会发现"网络小说"的作者被读者意愿操控着来写,常常被我们鄙视为毫无立场节操,但是我们不可忽视"网络文学"的"第二特性",和读者的交互性。在这里读者和作者之间打破了文本的障碍,读者可以了解作者的想法,提出建议,反之依然可以成立。:罗兰・巴特在《作者之死》上就早已提出了作者至上地位动摇,要建立其一个良好的读者的审美接受环境。可以说网络文学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学院派"为什么要研究"网络文学"?

2、 肆意宣泄=更好的文学?NO !——聊聊建安文学和网络文学的相似性

我想很多读者和笔者当初的想法一样,对于纯文学有着无比的热爱,对于网络文学粗鄙用词和简单无脑的叙事方式难以接受,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网络文学"发展之迅速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所以放下偏见是我们首先面对"网络文学"的正确态度。

为什么说"建安文学"?建安文学作为我国文学自觉的开始,其最大的条件就是——摆脱了儒家思想对于人性的扼杀。和网络摆脱经典文学价值观束缚有相似之处。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如司马相如《长门赋》里就表达对女子不得宠的同情,却又要求女子认错的矛盾之举。而建安时代,作为一个混乱的时代,可以说是礼崩乐坏,反而出现了《洛神赋》这样子对女性正确欣赏的作品。

我们再聊聊经典文学的前身——革命年代的文学。还记得沈从文的《边城》的自序嘛?《边城》是一部不符合时代的作品。什么时代?革命年代。可以说写这样子的作品,是沈从文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对人性美好的诉求,但是没有革命是要被痛斥的。这部作品无疑是不符合当时经典评判的眼光的。

我们回到网络文学,他和现代经典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也不是由少数学者的评价标准评判的,他的评判标准是真实反映大众的换句话说,他摆脱了学者的评判束缚,和建安文学一样,极大发挥了人的自由书写。我们不止一次看到经典作品难以阅读,甚至私下不由一次次发问,问什么这是经典。我们不止一次看到有普通人质疑莫言等作家作品写得过于黑暗,不是他们眼中的过去的中国,这都是文学没有摆脱束缚的僵化表现。我们绝对不可否认莫言等作家的思想深度,但是我们也避不开我们和大作家之间的思想沟壑。而网络文学做到了最大程度上建立在广大读者的基石之上。

总结:"学院派"为何要研究网络文学,我再次强调网路文学还有数不清的糟粕不可不回避,但是就笔者看来,"网络文学"这一文学现象,而非几步玄幻作品,其中体现出的优势,是足以和经典文学分离抗廷的!所以,未来指日可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