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強凌弱作威作福、“粗暴”干涉別國內政、殘酷“鎮壓”人民起義、“綁架”駐在國國王、重臣、“玷污”駐在國王妃、逼殺第三國外交官、逼的第三國追殺他十年之久而不得,種種令人髮指但讀起來卻讓人十分開心的惡劣行徑都是一位河南籍的駐外將軍做的好事!

他就是“一人敵一國”、日本人恨不得將他碎屍萬段的河南項城人袁世凱將軍。

1882年6月,大清最後的藩屬國朝鮮發生了壬午軍亂,年輕的國王李熙的父親大院君藉機發動政變,架空閔妃,閔妃手下的大臣向直隸總督張樹聲求援,張樹聲派遣吳長慶的部隊東渡朝鮮,鎮壓叛亂。

吳長慶帶的部隊裏有一個23歲的小夥子,算是他的後輩,吳長慶與他的長輩是故交,這個傢伙叫袁世凱。

袁世凱帶着一支小分隊衝在前方,他親自放槍,引領大家開火,打死了幾十名朝鮮“叛軍”,立下鎮壓叛亂的頭功,這是他第一次殺人。

吳長慶一看小袁後生可畏,原本也想重點培養,乾脆又給他佈置了新任務,去剿滅東學黨人,袁世凱二話不說,又領兵直撲東學黨中央黨部,把東學黨給掀翻在地。

小袁的生猛表現還在繼續,協助吳長慶誘捕了“罪魁禍首”國王他爸大院君,後來大院君被綁架回中國,受了兩年牢獄軟禁之災。

清軍鎮壓成功之後,吳長慶就開始了長期駐軍朝鮮的歷程,他手下最得力的助手自然還是小袁將軍,過了兩年,吳長慶被調回國內,小袁將軍就實際開始行使駐軍負責人的職責。

在這個位置上,他幹出了一件大事,1884年,朝鮮內部的開化黨人、親日派洪英植、樸泳孝發動甲申政變,情勢危急,袁世凱來不及上報朝廷,自作主張,率領軍隊攻入王宮,“請”走了國王,鎮壓了政變,逼死了日本外交官(自殺)。打這以後,袁世凱獨掌大權,開始“粗暴”干涉朝鮮國政。

李熙回宮之後,正式邀請袁世凱來宮裏護衛,居住王宮的一處偏殿,和國王、妃子們成了友好鄰居,很多國事都要事先徵求袁將軍的意見。這段時間,袁將軍被朝鮮人親切的稱爲“袁司馬”。

閔妃爭權的慾望很強,既然袁將軍身處權力中心,難免會多與他走動走動,後來爲了避免招惹嫌疑,主動把自己的妹子閔碧蟬許他爲妻,袁世凱回國後帶了三位朝鮮女子,就是閔姑娘和她的兩位侍女。

個人生活作風權且不談,袁世凱稱得上是日本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每每欲除之而後快,前面的壬午軍亂也好,甲申政變也罷,都有日本人的影子,但因爲小袁將軍的“魯莽”,每次距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卻談笑間灰飛煙滅。

一直到甲午戰爭爆發之前,日本人還多次派員暗殺袁世凱,可惜從來沒有成功過。

一個能讓我們恨之入骨的日本侵略者恨之入骨達12年之久的年輕中國將軍,必定是近代史上最成功的中國將軍,沒有之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