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好消息!湖北有望再添一项世界文化遗产,竟和咱大宜昌有关!

好消息!

湖北有望再添一项世界文化遗产!

竟和咱大宜昌也有关!

近日,万里茶道申遗工作协调会在武汉召开,来自中国、俄罗斯、蒙古三国文化部门及遗产保护组织的代表,首次专门就万里茶道三国联合申遗工作展开磋商,这标志着万里茶道申遗工作迈出重要一步。

三国文化人员将形成一个三国联合申遗长效工作机制,助力万里茶道申遗。

万里茶道是个什么“道”?

万里茶道

万里茶道是十七世纪至二十世纪初中国茶叶经陆路输出至俄罗斯和欧洲各国的国际贸易大通道,全长1.3万公里。是继丝绸之路衰落之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

它源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下梅村,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向北延伸,穿越蒙古草原,抵达边境口岸恰克图,然后由东向西延伸,横跨西伯利亚,直抵俄罗斯圣彼得堡和欧洲。

2012年起,八省区成立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联盟。

日前,国家文物局对中国8省文物部门联合提交的《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万里茶道(中国段)文本》进行了审核,对遗产点进行了现场考察评估,并给予了高度肯定。万里茶道申遗,有望在2018年底进入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今年7月,亮相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会的《万里茶道全图》。

和咱大宜昌有什么关联?

因为在宜昌境内

有很多万里茶道的痕迹

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始,宜昌市文物部门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发现了长达百余公里的明清时期茶马古道,这是迄今为止在宜昌市境内发现的唯一一处较为完整的茶马古道。

而在万里茶道中,还有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就是宜红古茶道!该茶道涵盖了湖北省鹤峰县、五峰县和湖南省石门县。五峰古茶道上的百顺桥碑、长乐城墙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9月22日,鹤峰县、五峰县和湖南省石门县签订了《线路与遗产:宜红古茶道遗址遗存保护、研究、开发、利用协作书》。

除了涵盖五峰,据了解,宜都也曾是宜红古茶道的重要枢纽!5月26日至27日,第三届宜红古茶道学术研讨会在宜都召开。8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实地参观考察了宜红古茶道历史遗存点。宜都境内发掘整理出的宜红古茶道历史遗存点多达30处,有力地凸显了宜都在宜红古茶道上的历史地位。

图为专家学者参观考察聂家河大麻林段宜红古茶道

10月31日,俄罗斯莫斯科测绘大学教授伊戈尔·安东诺维奇·扎哈连科、白俄罗斯科学家国际关系部“丝绸之路有限公司”总经理奥列嘉·伊戈列芙娜·扎哈连科、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刘再起等一行来聂家河镇实地考察大麻林古茶道等遗产点。

宜红古茶道作为“万里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位于聂家河镇辖域内的大麻林石板路被列为古茶道遗存点之一,是渔洋关至宜都的陆路茶道的重要节点,在当时是鄂西南地区茶叶外运的重要枢纽。

考察组认为,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真实反映了茶产业的源远流长,不仅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缩影,更是一个时代的印证,要不遗余力地挖掘和这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迹。

宜都作为宜红古茶道重要节点,留下大量历史遗存。它先后发掘出“鼎泰恒”和“同裕茶行”等老商号,以及熊渡浆踏子坡、枝城老码头、邓长生骡马栈、宜都红茶厂旧址等30处宜红古茶道遗存点,完成《宜红古茶道宜都境内遗产点及其价值》等学术研究,为后期保护、传承和利用打下了基础。

图为宜红古茶道宜都市熊渡浆踏子坡段

在宜昌境内留下痕迹的茶马古道

是历史留下的余温

曾经的痕迹不应该随时光消失

所以万里茶道申遗更是意义非凡

让我们一起期待申遗成功

让世界都知道这条茶马古道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亲子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