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榮耀趙明 笨鳥與冠軍 | 封面人物

榮耀總裁趙明從華爲的價值觀裏汲取營養,爲榮耀尋找到新方向和新方法論,在科技理想主義的大旗下,堅持產品爲王,推動榮耀攀登上行業冠軍寶座。同時,榮耀探索到的這套成功有效的方法論,也幫助華爲打開互聯網世界的視野

全文約11106字,細讀大約需要28分鐘

4年多時間,榮耀從一個初創品牌成長爲行業冠軍,再一次讓人見識了華爲強大的戰鬥力,跟隨、超越、引領成爲華爲系品牌經典的作戰三段論。

華爲是全球電信設備冠軍企業,榮耀脫胎於其中,又成長爲冠軍品牌。我們感嘆於它的天生冠軍之才,更讚賞它能以頑強的意志力、拼勁和高超的智慧尋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獨特道路。

榮耀總裁趙明是榮耀坐鎮中軍的主帥,功不可沒。他從華爲的價值觀裏汲取營養,爲榮耀尋找到新方向和新方法論,在科技理想主義的大旗下,堅持產品爲王,推動榮耀攀登上行業冠軍寶座。同時,榮耀探索到的這套成功有效的方法論,也幫助華爲打開互聯網世界的視野。

榮耀已經成功改寫了一個行業的生存法則,以其在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上先人一步的佈局,未來或將推動人工智能手機完成對智能手機行業的跨代超越,就像當年蘋果手機對功能機的跨代超越一樣。

一顆冠軍的心

11月8日,下了幾天雨的杭州放晴了。榮耀雙11作戰指揮部擺上了兩把金燦燦的大麥。有人開玩笑說,這都是吉兆。

11月11日凌晨0點2分14秒,前方傳來好消息,榮耀手機在天貓平臺銷售破億,打破了去年創下的2分34秒破億紀錄,成爲安卓手機品牌中最快破億的品牌。即便如此,作戰指揮部裏也沒有因此歡呼雀躍。他們依舊堅守在崗位上,備戰。

11日晚上20:05,榮耀Magic2奪得天貓手機4000-5000元檔位銷售額冠軍,榮耀V10、榮耀10、榮耀8X和榮耀9i這幾款機型也進入TOP10榜單。

截至11日晚上24:00,榮耀獲天貓平臺手機品牌銷量、手機品類品牌官方旗艦店銷量和銷售額三冠王;在京東平臺上,榮耀在11月11日手機銷量和銷售額,以及11.1~11.11手機累計銷量和安卓手機累計銷售額四項指標上奪冠,成爲京東四冠王。榮耀Magic2則奪得天貓、京東雙平臺4000-5000元檔位銷量、銷售額雙冠王。

事實上,這已經是榮耀第三年在雙11登頂銷售冠軍。榮耀團隊並沒有感到意外。榮耀CMO王斌稱榮耀永遠都是打有準備的仗。

更爲難得的是,除了線上銷售勢頭迅猛,線下渠道同樣銷售強勁。據賽諾數據,榮耀在今年第三季度的線下出貨量達到777萬臺,銷售額116億元,比互聯網手機行業第二和第三名公司出貨量之和還要高。

2015年,趙明剛接任榮耀總裁的那一年,華爲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就曾預言,到2020年,華爲將成爲全球智能終端市場份額第一的品牌。當時,趙明表示,榮耀會比整個華爲終端提前成爲細分行業第一。趙明做到了, “榮耀成爲互聯網手機冠軍”這個目標已經提前實現了。而按照他的時間表,2020年,榮耀要成爲全球智能手機前五。

“當你成爲第一的時候,你會有緊迫感,驅動你永遠都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 趙明要求自己做得更好,也更多了一種內在的驅動力。

據Counterpoint中國市場2018年上半年報告,榮耀手機銷量同比增長32%,增速第一。 “我們說這是榮耀‘乘風破浪總有時’的時間了,今年(2018年)很多人變得保守了,但我們在中國市場上其實又是一個逆勢增長,我們的投入還在加大,別人空出來的地盤我們可以搶佔了。”趙明認爲“沙灘撿魚”的機會到了。

榮耀逆勢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是技術創新方面的持續井噴。而2018年,更是榮耀“很嚇人的科技年”,華爲技術大平臺研發的多項黑科技在榮耀機型上首發,包括GPU Turbo、THE NINE液冷散熱、雙Turbo技術、AIS手持超級夜景等。雙11前的10月31日,榮耀Magic2攜麒麟980等九大獨家自研的全球領先黑科技亮相,成爲市場亮點,更是激發了存量市場裏消費者的購買衝動。

2018年10月23日,榮耀總裁趙明出席漕河涇TEDx大會,發表題爲《科技兇猛,萬物生長》 的演講   圖 / 本刊記者 姜曉明

產品爲王,效率爲王

覆盤榮耀這幾年的發展,不難發現,趙明帶兵打仗的關鍵是戰略先行,思想致勝。

1998年3月加入華爲的趙明,歷任華爲CDMA/WiMAX/TD產品線總裁、全球無線解決方案銷售部部長、意大利代表處代表、西歐地區部副總裁等職務。2015年3月,華爲總部一紙調令把他從海外調回國內,火線上馬接任榮耀總裁一職。

此前,趙明只有TO B的工作經驗,接手榮耀這樣一個TO C且面向年輕人的品牌,無疑是巨大挑戰。但他認爲,對於一個商業管理者而言,最關鍵的能力是迅速抓住商業本質,做出決策,“不同崗位,商業邏輯是相通的,比如共贏,比如用戶對品質的要求,對性價比的要求,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商業理念。”

面對紛繁複雜的行業動向,他並不迷信所謂的商業模式,因爲在他看來,手機是一個重資產行業,硬件成本佔了絕大比重,如果靠“羊毛出在豬身上”這種所謂的互聯網思維、邏輯去存活,把手機的成本壓到足夠低作爲先決條件,用戶的體驗可想而知。

在華爲打拼十幾年,趙明深受華爲文化薰陶,也深受創始人任正非思想的影響。華爲的價值觀是“以客戶爲中心,以奮鬥者爲本”,這種價值觀放在榮耀,就是趙明常常問團隊的兩個問題:我們對消費者的價值是什麼?榮耀對於公司的價值是什麼?“這兩個問題你都要回答清楚了,纔是榮耀存在的價值。”

依託於華爲體系,榮耀在打造高品質、好產品方面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華爲有天生的硬件基因,優秀的產品、供應鏈、研發和質量控制體系。就像榮耀副總裁(產品)熊軍民所說,“我們不是一家追求噱頭的公司,我們真正做的一定是給用戶帶來實際價值的功能。”

產品是榮耀的第一生產力,這是趙明自履新之日便堅持的原則,找準創新、品質和服務這三個圍繞產品而存在、與產品強捆綁的戰略控制點,並持續堅持,一以貫之。

“我是做研發出身,我是產品經理出身,從做基站那種大盒子,到小盒子,原來是像桌子這麼大的櫃子,現在變成這麼小的了,”趙明發現,“消費品的業務,最終決定性的戰略性力量是產品,概莫能外。”

這樣的思考方式與任正非相似。任正非相信,世界永遠都是循序漸進的,跳躍性的世界是不穩定的。他比較欣賞歐洲1000年來,一步一步用看起來很傻的方式取得的科技進步。

在品質方面,早在2005年,華爲就要求全員學習《質量免費》理論,提出了“高質量是節約成本最好的方式”,任正非的大邏輯是:品質傳導出的口碑就是品牌。

可以看出,趙明的思想中有很深的華爲文化痕跡。

2015年的618大促是推動榮耀新戰略落地的藥引子。趙明發現,一般大促往往通過降價來推動銷量放量,但榮耀的開發和生產成本比其他競爭對手要高,打價格戰不佔優勢。並且,在一片降價聲中,“沒有最低只有更低”,你的降價行爲,對手很快會跟進,這樣會導致惡性價格戰。

“後來我們說,既然我們的戰略控制點是創新、品質與服務,我們就要讓消費者真正從這個方面理解我們的優勢,”趙明做出的戰術選擇是,反其道加價,“榮耀的口號是加一元,爲品質加一分,但是同時給用戶多一年維保”,因爲榮耀產品質量好,加上服務好,大促大獲全勝。“2015年奠定了我們的戰略選擇方向和我們的基礎。”趙明說。

當年參加GMIC大會時,趙明提出了“笨鳥精神”,要做到練硬翅膀,頂風、逆風都可以飛,“絕不做等風的機會主義的飛行豬”,要把華爲作爲長跑型選手的特質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

趙明習慣把一個宏大的目標分解成若干段,把每個步驟和控制點做好,趕超過程中,並不一味地求快,而“結果水到渠成”。

趙明認爲互聯網思維最可取的部分就是效率,他把互聯網思維中“輕資產、高效率”的精華用於戰略制定中,“榮耀對於互聯網的解讀,還是一個溝通、營銷的效率,以及零售和渠道的效率。”

“忘掉結果上的比較,就抓要點,每件事情做得比對手更有效率,如果目標還是對的,那慢慢就追上了。很多時候,並不一定說你跑得有多快,而是你千萬不要跑錯方向。”

2018年9月30日,榮耀手機全國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潮玩體驗館落地遼寧瀋陽中街,這也是榮耀手機第1001家線下門店

人工智能時代與科技理想主義

榮耀正在向消費者普及人工智能(AI)技術,把圍繞AI的一切投入和創新視爲重中之重。事實上,2016年甚至更早之前,榮耀已經把AI選定爲技術進化路線。而過去兩年,其主力產品均圍繞AI進行開發。

“用現在保障未來,用未來指導現在”,趙明個人很喜歡這句話,平時思考比較多的也是怎麼把現在和未來結合在一起,而人工智能技術則是提前把未來拉入現在的一個最好抓手,這一業界普遍認爲的通用目的技術,將讓人類社會產生巨大的變革, 所以“我們重注押在了人工智能上”, 趙明說。

如果說喬布斯開創了智能手機時代,那麼趙明希望實現榮耀From smart phone to intelligence phone(從智能手機到人工智能手機)的跨代發展。

發佈第一代基於人工智能的榮耀Magic時,榮耀一度遭到不少業界質疑,但是趙明沒有動搖決心。回想當時的情景,熊軍民坦承,當時無論是整體的生態,還是技術上的準備,的確都不是特別成熟,“但我們認爲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向,將來一定能夠給用戶帶來非常好的體驗,所以無論時間長短,我們都朝這個方向去努力,一步一步去實現它。”作爲一名產品研發者,熊軍民稱,“這就是我們定義的科技理想主義。”

作爲整個團隊的管理者,趙明對榮耀科技理想主義還有另外一重理解,即,當整個團隊的理念不是以賺錢爲衡量、不是以上市爲衡量、不是以個人身家爲衡量的時候,就是理想主義的狀態。趙明覺得,對自己最大的激勵是知道自己在幹一份事業,而榮耀的發展,則從始至終都建立在科技理想主義的臺基上。

產品方面,工程師出身的趙明,其身上的科技理想主義同樣毫無雜質。2016年初,即便在機海戰術滿天飛的中國市場,榮耀一度有半年沒發新機,就是爲了把產品打磨成熟了才推向市場。也正是由於這種堅持,成就了榮耀如今應用在全球市場的爆款戰略,也打造出了榮耀Magic系列這一傳奇機型。

2016年12月,堪稱全球手機行業里程碑之作的榮耀Magic一代上市。作爲一款面向未來的概念機型,榮耀Magic歷時4年研發,從系統層面初次實踐人工智能在手機上的應用。

不過,由於製造工藝極其複雜,榮耀Magic一代並沒有大規模量產,“對這個系列,我們初衷就不是爲了銷量,而是讓它徹底去放飛,完全以科技理想主義的思維去做產品。”

2017年11月,在經歷榮耀Magic一代在系統層面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實踐後,榮耀推出了榮耀V10,這款旗艦搭載AI芯片麒麟970,正式開啓了行業的人工智能手機元年;2018年,榮耀繼續加碼人工智能,推出榮耀10+HiAI開放平臺,邁入AI 2.0時代,也完成了從AI底層構建到應用構建的轉變。

10月,榮耀Magic2發佈,重點依然在人工智能領域。這次,榮耀的人工智能有了具象化的展現,Magic2搭載的“智慧生命體”YOYO,具備4556分的高智商,集計算機視覺、自然語義理解、深度學習、決策系統、推薦系統等AI能力於一身,是活在AI系統中可成長的智慧生命體,是榮耀手機區別於其他手機的人格化體現,也是榮耀區別於同類型產品的重要競爭力之一。

YOYO承載着榮耀對於人工智能發展的理解,也幫助榮耀進一步確立了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領導者地位。而爲了使YOYO未來更加智能化,目前榮耀正在硬件、智慧系統、AI應用三個層面進行突破。以技術勢能推動智能手機從智能到智慧、從冷冰冰的硬件向有生命的“生物體”的進化。這種進化,恰是擊中了破除同質化的要點,打開行業創新的全新想象空間。

華爲在研發上的大手筆投入帶來的一個直接結果是技術過剩,這爲榮耀等品牌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在榮耀和華爲兩個品牌的手機裏,可以很奢侈地使用不一樣的技術。趙明認爲,正是因爲榮耀一開始就進行了完整的人工智能佈局,纔有了目前在人工智能手機領域的領軍地位,“沒有下蹲這個動作,就不會跳得遠。”

除了手機,在人工智能時代,趙明還在思考,怎樣在人工智能的有效產品應用中持續釋放技術紅利,特別是在5G到來後,人工智能與IoT的融合,會讓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融合,進入“一個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智能世界”,又將催生更多的應用。而面對這樣的一個未來,榮耀躊躇滿志、志在必得。就像榮耀Magic2發佈會現場的趙明,那一晚,發佈會舞臺上的他顯得輕鬆而自信。

他對榮耀的產品有自信,更自信於榮耀團隊獲得了根本性的快速成長,正在邁開大步,從中國走向世界。

2018年6月23日,榮耀手機越南首家官方體驗店開業,成爲當地科技青年的潮玩聚會場所

深耕國際化

2018年,榮耀開始全面推進全新的全球戰略佈局,按照計劃,到2020年,榮耀希望成爲全球前五的品牌,海外市場銷售收入佔整體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50%。

現階段,趙明正在匹配榮耀中高端機型與不同國家市場的融合度。“把頂級的產品拿到印度去賣,比如Magic2或者高端產品Mate20 Pro,肯定很難大賣,印度市場基本上是在2000元、1000元以下開始做產品,2000元以上的手機市場空間比較小。每個國家不一樣,我不會要求全球一個戰略,那是不現實的。”

趙明並不追求全球市場全線快速增長, “有些國家市場可能會衝擊第一,但有些地方要夯實現在的基礎,有些地方則是剛剛起步。”

相比而言,戰略節奏更重要,2020年的業績增長支撐點需要從現在就開始佈局,“比如說整個美洲的貢獻,我認爲它的爆發期應該是在2020年,那就要提前幾年把所有東西準備好,否則在未來是沒有辦法作出貢獻的。”

“我的一個特點就是當團隊看不到機會的時候,我會給他挑戰的目標,當團隊看到機會的時候,我會壓低他們的目標。因爲團隊看不到機會,說明這個團隊整體的張力不夠,我會讓他們打開,我會跟他們一起來跑。”

榮耀東北歐業務今年初才獨立發展,但發展勢頭不錯。10月份,趙明在捷克布拉格與整個團隊商討業務戰略,他發現,這個區域投入的資源嚴重不足,難以匹配高速增長。

“兩個人要管14個國家,其中一個人專門做希臘,一個人管中歐的13個國家,另外還有一個人管着北歐四國,兩三個人管波蘭,這就是我們一開始十個人要把整個東北歐的區域都管起來。” 隨後,趙明開始爲這個團隊調配資源,並定下明年200%的增長目標。

對於包括東北歐在內的全球各地團隊,趙明首先是給予足夠寬容度,並不要求團隊必須馬上做出業績,而是給三年的市場培育期:第一年,構建基本能力,摸清市場,梳理清楚未來戰略;第二年,逐步具備快速成長能力,渠道、零售、營銷各個體系都做好了能力準備;第三年,順理成章進入深耕期。

有了這樣的三年期落地計劃,榮耀團隊可以從容地打市場,而不會因爲業績壓力導致動作變形。用趙明的話說,要有戰略耐性,“把時間拉長、把空間拉大”:“我給你足夠的支持,我對你有耐心,考評考覈也向你傾斜,就是讓你的動作不要變形。這就是把空間拉大,把時間拉長,從三年發展的維度來講,最差的市場都會起來的。”

據GfK數據,2018年上半年,榮耀手機海外市場銷售同比增長150%。其中,俄羅斯市場,截至8月,連續4個月超過蘋果,成爲當地第二大智能手機品牌,當地同事告訴趙明,“我們明年可能就要做到第一了”;印度市場,據Counterpoint報告,榮耀取得了300%的增速,成爲增長最快的智能手機;英國市場,銷量增長200%;西班牙市場,銷量增長超500%……

在全球戰略佈局中,趙明過去多年在海外擔任管理工作時積累的經驗正在發揮作用,他遊刃有餘、得心應手。中國經驗與世界經驗融匯貫通於趙明身上,或將更有利榮耀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也將助力榮耀全球戰略更順利地落地。

生而榮耀,天生冠軍。

對話趙明

我不會幹殺雞取卵的事

迅速抓住商業本質,做出決策

人物週刊:榮耀這個品牌是從華爲生出來的,但是它現在又非常獨立。你接管的時候,榮耀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趙明:當時是存在着一定危機的,公司對於這樣大的人事變動有很大顧慮和擔憂。當時團隊內部有不少人離開,都是核心骨幹,我的直接下屬有一半都離開了,說趙明回來沒有任何的To C經驗。

要說沒有任何的手機經驗也不是,我在意大利、瑞士幾個國家當CEO的時候,管着運營商手機所有業務,但那時候也是To B。

公司的顧慮是,趙明做跨度這麼大的一個轉身和跳躍,能不能做得好?能不能放得開?

對於我個人來說,當時面臨的情況是非常複雜的,也沒有什麼輔導,那怎麼辦?我覺得特別好的是,榮耀從那之後形成一些傳統——團隊之間互相補位。

我是一個沒有經驗的主管,但是我有很多有經驗的團隊成員和下屬,有人擅長營銷,有人擅長公關;銷售方面,線上有高手,線下做渠道、做零售的都有,那跟他們去取經。

你會發現,作爲商業管理者,最重要的是迅速抓住商業本質,做出決策。團隊中不缺能人,但你不能裝作什麼都會。當你裝作什麼都會,不去吸收這些人最優秀的東西,你可能會變得很困難。

恰恰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團隊整個抱團抱在一起。

人物週刊:華爲整個團隊內部說你能不能放得開的時候,你認爲他們期待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放開狀態?

趙明:互聯網行業需要開放和自由,尤其是和年輕人溝通,千萬不能以一種教導式的態度。你要學會用年輕人的方式去溝通,以一種非常自由、平等的姿態。原來既有的經驗肯定是都不管用了。

但是我對商業的判斷管用,我思考的邏輯有用。我在公司20年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經驗)就是,所有決定背後都需要有合理的商業邏輯。

我做過研發,做過市場,做過產品規劃和戰略;後面又做手機、做國家市場CEO,(無論你在什麼崗位上)商業邏輯是不變的,比如共贏,比如用戶對品質、對性價比的需求,牢牢抓住最基本的商業理念後,行業的特點反倒可以快速地學習和補充。

我開玩笑說,叫我去做餅乾,我也沒問題。我只要學會做餅乾的戰略控制點在哪,規律是什麼,用戶羣體是什麼,營銷方式是什麼,渠道結構、零售結構、市場體系是什麼,這些東西有大把人可以告訴你。

但是商業邏輯、理念是你內心所遵循的東西。當面臨撲面而來的各種信息時,你能不能抓住最關鍵的?我認爲對我個人來講,這是職業生涯20年中(獲得的)最寶貴的東西。

人物週刊:你在探尋商業本質的道路上有哪些啓發和思考?

趙明:從整個華爲公司來講,對我影響最大的是老闆。任總在哲學層面的很多思考,讓我非常歎服。

他曾經跟我們說,贏得競爭靠的是產品和實力。這成了我們公司的核心理念。大家都知道我們公司是不會上市的,這樣大家會專注於把事業做好。我們最大的獎勵是什麼?是我們知道自己做的是一個事業。我們這羣人思考問題的邏輯,不是說賺多少錢,而是說我們要做第一。這種理想的驅動力,驅動你永遠都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

我每到一個地方出差,一路上都會跟兄弟們講榮耀的戰略和商業理念,但是反過來,我們需要全球的榮耀員工,每個組織,每個小團隊,每個人,把自己的能力和思想表現出來,那榮耀將成爲一個多元化的、擴張性的團隊。我們很少會因爲員工犯了一些錯誤而把他一棍子打死,否則,大家就沒有自我發展(的意願)了,也不願意表達與衆不同的觀點了。在管理中,我們的核心就是把根抓住,讓大家儘量去發散。這樣既保證整體效率,又保證了差異化,正是差異化的東西讓榮耀發展起來了。

截至11月11日24:00,榮耀手機斬獲天貓平臺手機品牌銷量、手機品類品牌官方旗艦店銷量&銷售額三冠王;在京東平臺包攬11月11日手機銷量&銷售額,以及11.1~11.11手機累計銷量& Android 手機累計銷售額四冠王

把行業內的各種資源和力量都用起來

人物週刊:你會非常期待聽到市場份額、排名情況、銷售額等這些數據嗎?現在數字對你來說是不是已經沒有意義了?

趙明:一開始真的很期待。人不能矯情,不能說數字沒有意義。我的一個特點是,當團隊看不到機會的時候,我會給他挑戰的目標;當團隊看到機會的時候,我會壓低他們的目標。看不到機會,說明整體的張力不夠,我會讓他們打開,我會跟他們一起來跑。最重要的是找到正確的戰略和正確執行,而不是隻做一個目標管理。

人物週刊:你是怎麼看到、判斷這樣的市場機會的?

趙明:舉個例子,東北歐市場。只有幾個品牌,比如說華爲、三星、蘋果,以及其他在那邊剛剛開始發展的國內品牌,這些品牌跟榮耀之間是一個互補關係,品牌定位和產品競爭力各有特色。對於我們來講,我們在當地有華爲的大平臺可以借鑑,這是我們的優勢。當地有公司,有行政平臺,有稅務,有供應鏈體系,有采購體系,我們專心發展業務就行了。我可以帶着榮耀產品專注去做營銷。

我們的不足是什麼呢?人員要發展,能力要發展,我們年初在東北歐獨立發展業務的時候,兩個人要管14個國家,其中一個人專門做希臘,一個人管中歐的13個國家。還有一個人管着北歐四國,兩三個人管波蘭。一開始只有十個人,把整個東北歐區域都管起來,的確是有很多的困難。但是到了今年年底,我們給東北歐明年的市場指標是200%的增長,以這個指標來匹配、投入資源,要不然大家就做保守了。

但是其他區域,有的已經很大了,那我們就縮小目標。從整個商業原則和戰略上來講,每個國家和區域市場定的目標不一樣。我不會要求全球一個戰略,那是不現實的,也不會每個國家、每個區域一個戰略。

人物週刊:輕資產運營模式怎麼支撐榮耀的全球戰略計劃?

趙明:我們抓住一個核心,榮耀打造的是最有效率的一個品牌。在中國手機行業,我們效率也很高。走向海外的時候,我們的人員效率也是最高的。很多時候大家說,我們人少怎麼辦?我說人少有時候反倒是優勢,人少逼着我們把各種資源和力量都充分利用起來了。

這兩個問題回答清楚了,纔是榮耀存在的價值

人物週刊:面對互聯網年輕消費羣體時,你是怎麼快速在這個行業裏找到榮耀的定位的?

趙明:客觀來講,榮耀給自己的定位是一方面,還有一個是公司對榮耀的定位。這兩個“定位”實際上是互相配合的。

榮耀團隊始終在回答兩個問題,“我們對消費者的價值是什麼”,“榮耀對於(華爲)公司的價值是什麼”。這兩個問題回答清楚了,纔是榮耀存在的價值。

第一個問題最重要,榮耀對消費者的價值。第二是榮耀對公司也要有價值。公司對於華爲、榮耀雙品牌戰略未來規劃越來越成熟。市場會變,競爭會變,技術會變,我們的品牌肯定不會是一成不變的。當兩個品牌面對消費者時,會面對不同的用戶羣市場。

在手機行業中的品牌好像沒有發現常勝將軍。蘋果最初很厲害,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整體下滑,然後再重新崛起;三星在中國市場一度是第一名,現在可以忽略不計。

我們也在探索,兩個品牌用不同的思維方式、思維邏輯、業務理念來面對不同的市場,避免共振。兩個品牌彼此獨立,遇到的問題和風險肯定不一樣,一個判斷有點問題時,另一個可能會形成互補,而且我們打法也不一樣。只是在技術、研發成果方面,我們共享整個集團給我們帶來的支持。

對消費者和對集團兩方面都理清楚,榮耀就能順利成長。

人物週刊:從一些手機品牌由盛而衰的軌跡中,你從中得出一些什麼樣的經驗和規律?

趙明:最重要的一點:成功是負擔。第一我們已經拿到了。我們是互聯網手機行業的後進入者,當你拿到第一,把它當包袱,猴子理論,把猴子背在自己身上。我說把它扔掉,“第一”誰愛搶誰搶,丟了也無所謂。每年到最後發現,有時候一些大的競爭PK,比如雙十一,慢慢變了味道,那你爭它幹什麼?雙11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跟消費者交流的機會,讓利給消費者,進行大促的一個節日。你把自己的最終目的想清楚,結果是什麼就是什麼。你會發現,你的成功是你最大的負擔,你的既有經驗是你的財富,當然,經驗在很多時候,也是你最大的問題和障礙。

人物週刊:榮耀在互聯網手機之戰中的思考和實踐對華爲公司的觸動是什麼?

趙明:榮耀讓整個公司的思維方式打開了很多。(之前)很多人不理解榮耀的玩法或者是思維邏輯。榮耀是公司對外改革開放的一個窗口,我們在消費者BG是一個先鋒和樣板,我們的很多做法,對華爲品牌來說是不可思議的,“還能這麼玩,還能這麼想”。我們的產品定義更大膽,比如說Magic系列概念機也是在榮耀先推出的。

榮耀就是做大膽嘗試,我們也會失敗,不可能什麼都成功,失敗了大家就寬容。

人物週刊:你什麼時候意識到榮耀成功了?

趙明:只能說榮耀的發展在公司內部已經沒有大的爭議了,但是你要說榮耀成功了,對於消費者品牌,這句話永遠說不出口。每年我們都會做風險管理。今年華爲加榮耀品牌,銷量肯定超過兩億臺了,兩億臺手機意味着平均每個月發貨一千八百萬臺左右。你可以想象,需要整個物流、製造、各種供應體系和複雜的研發支撐。明年這個數字可能還要增長。任何小的失誤,質量上的問題,對於我們來講都是極其巨大的、不可承受之風險。商業管理最重要的還是風險管理,機會和風險永遠都是在一起的。

人物週刊:作爲戰略的制定者、思考者,你會怎麼儘可能地降低、規避風險?

趙明:一定是分幾個層面的。一個是產品領域,一個是市場體系和品牌。從產品體系,AI領域我們是佈局最早的,我們也有一系列的核心優勢。在整個品牌構建上,我們要從一個以中國爲主的品牌,變成一個全球性的品牌。

榮耀最早是一個手機系列,榮耀honor,當時這個系列賣得還不錯,就想是不是把這個系列獨立出來做一個品牌來運作?把honor當成品牌名字,是一個偶然還是必然?

從市場的發展來講,榮耀也要控制好節奏。當市場份額到達了某一個點,你會形成市場戰略和側重點,比如說先攻哪,後攻哪?我們也有一個榮耀全球化的順序,比如說俄羅斯現在可能會衝擊市場的NO.1,但有些地方可能就要夯實現在的基礎,有些地方是剛剛起步。每個地方都不同。剛剛起步的國家和區域,也有可能快速地跳躍和發展。但是我們給當地團隊提出的要求是,把每個階段該做的事做踏實。因爲你一旦幻想快速地把份額從零做到百分之十幾、百分之二十,那就會有一些短期行爲。太多的短期行爲往往會造成下盤不穩,是浮的,一遇到什麼風吹草動就被打回原形。

就算突然之間市場份額上去了,客觀來講你也不知道怎麼上去的,你覺得這個市場明年怎麼怎麼樣,但很可能下一個產品莫名其妙地就不行了。我們現在運作得好的國家,基本上每一款產品都往上走一步,最後大家就會發現,增長趨勢壓都壓不住。

人物週刊:你的底氣和耐心來自於哪裏?

趙明:競爭最終還是產品的競爭,一個公司最核心的力量還是產品。

當人的能力差一點的時候,最高效的就是把產品做到最好。我靠一代又一代比別人好的產品,怎麼也把別人打死了。但是你說你的產品比別人好,100個人當中有5個人信,人家說這句話的時候,100個人中有20個人信,這就是品牌、渠道能力。但是這5個人他能告訴旁邊的人,他說這個產品真不錯,下一次可能就有6個人,7個人,8個人,9個人,10個人信,這就行了,所以我說,別急,把你該做的事情做到位。

人物週刊:榮耀的戰略步驟是什麼?你對這方面有沒有一些期許?

趙明:其實我有個大盤。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別有個節奏。2020年的支撐點實際上今年就開始佈局了,比如說整個美洲的貢獻,我認爲爆發期應該是在2020年。這個時候我不會幹殺雞取卵的事兒。在這個時間點沒有完成積累,在未來是沒有辦法做出貢獻的。

人物週刊:榮耀遇到過方向上的困惑嗎?

趙明:從來沒有。如果我們不能打造一個健康的產業鏈,就說明我們這個商業模式有問題,商業模式有問題就要重新設計。絕對不能讓跟隨你、跟你合作的產業鏈虧損。

人物週刊:你是怎麼思考榮耀模式在行業內的價值的?

趙明:榮耀一定要健康地活下去,健康地發展,這纔是對合作夥伴、對用戶最負責任的做法。活下去的支撐點是什麼?華爲和榮耀雙品牌的合作體系,是整個手機行業未來發展風險最小的。這會成爲越來越多人的共識。

中國人物類媒體的領導者

提供有格調、有智力的人物讀本

記錄我們的命運 · 爲歷史留存一份底稿

文首發於南方人物週刊第573期

文 / 本刊記者 王燕青 北京、上海、杭州

編輯 /  孫凌宇 [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