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终于在昨天(12月6日)上映了。

胡歌的脑残粉们奔走相告,事业粉更是开心到不行,毕竟这是胡歌第一次在大银幕上当男主,而且还是刁亦男导演的电影,桂纶镁、廖凡、万茜等一众影帝影后与他搭档,为他为配。

而我,一个年近半百的大学老师,也在前天第一次打开了李佳琦的淘宝直播,只为看胡歌和桂纶镁走进带货届顶流李佳琦的直播间卖电影票。然后,昨天晚上买票请几位同事去影片支持;又去邀请了多位朋友们来为这个影片打分。

这些朋友中,有几位是胡歌脑残粉,他们有的是大学老师、创业公司的CEO,还有的是名牌高校的研究生。面对这部雪花主演的黑色文艺片,他们完全屏蔽外界的差评声音,带着厚厚的粉丝滤镜去看待这部电影。因为担心自己的“脑残”行为被曝光,他们都纷纷叮嘱我要匿名发表这些评论。哈哈。希望老胡能够看见这些。

不过,“理智”的我还是去邀请了其他的几位朋友们来打分,也希望让读者们听听非脑残粉们的声音。

一、脑残粉篇

1、北京小土豆,电影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师,9.8分

电影质感很高级,但对观众真的太不友好!感觉就像,虽然你明白高定展上超模穿的都是很贵很有料的艺术品,可就是审美经验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和洞察力!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作为怀胎八月时还坚持看完《如梦之梦》的仙剑老粉,能看到古月先生在大银幕上参与到一场注定留在各类电影琅琊榜上的视听实验,就已经甚感欣慰,更何况,眼神依旧那么清澈!

2、斯的文徐,电影学博士,西南大学教师,9.5分

这是一部真正的艺术品。即便是污秽凋敝的城中村,也呈现出了一种危险的美感——意兴阑珊的颓唐,破罐子破摔的放肆。尤其是终极追捕一场戏,繁复而流畅的多视角调度,铺陈出一幅中国底层的黑色浮世绘。电影用作者的、考究的、高级的、诗意的视听语言,带领观众“沉浸式”地注目了一次生猛的犯罪现场,它是另一种样式的江湖儿女,刁亦男的大师格局已然展开。

演员胡歌住进周泽农的身体,用深邃而透彻的眼睛辨认着这个荒诞的边缘世界,在南方的潮湿氤氲中亡命天涯,如困兽一般舔舐自己的伤口……一呼一吸间完成了一次极具文学性的银幕救赎,去偶像化的他就是那头野兽,令人无限敬畏。

3、魏希希,杭州之影艺术,7分

一念逍遥起,就这样,10多年过去了。终于,等待到了老胡真正意义上的大银幕。很意外,老胡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猎物,你们都来追我吧,但最后还是落入到我的圈套里,他在享受这场游戏。很庆幸,抛开演员和方言,从叙事上这还是一部比较糙的电影,所以没有把老胡捧上天,这是好事,对于现在这个阶段的他,更是好事。我明白了刁亦男导演为什么找了老胡,他也期待老胡到底是家里的猫,还是那一头猛虎。最后片尾曲一出,可真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4、飞机耳,北京师范大学影视学在读研究生,9.5分

伴随着一曲《美丽的梭罗河》响起,《南方车站的聚会》也就此终结,我一面随着老胡低沉的嗓音心情逐渐沉静,但另一面却又禁不住在心底为老胡完美的银幕首秀呐喊!电影结束后无数次感慨庆幸粉对了偶像,老胡的每一个角色都给了粉丝超出意外的惊喜,周泽农就是老胡把自己打碎了之后跃然而起的黑色凤凰,压抑沉重又惊艳四座。酣畅淋漓的打戏、暧昧沉沦的船戏,蓬头垢面下坚定的眼神,每个都能直击人心!作为老胡椒,本以为自己可以做到淡定了,但身处影院看到胡老大那贲张的肌肉,什么剧情什么角色都被抛在脑后,整个脑子里只有一句“我可以”无限循环!最后,南方车站可!!!周泽农可!!!胡歌更可!!!强烈推荐大家都去康康鸭!!

5、黄豆豆,电影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教师,8.5分

看了五遍《琅琊榜》的我,看到老胡化身周泽农在大银幕上首秀,吃惊得不行:老胡的演技已让人看不到那个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我一开始还以为是阿部宽在演戏。(请原谅我的胡言胡语)

二、非脑残粉篇

1、刘帆,电影学博士,西南大学影视系主任,8.5分

依然是中国大陆最好的黑色片导演拍的最纯粹的黑色片,犯罪类型与黑色文艺之间游刃有余,且多个元素多场戏做到了极致;第一次完整的看完胡歌的戏,完全没有"漂亮偶像"的身体与心理包袱,动作和眼神同样凌厉,信念感非常强,应该至少收获一座影帝奖杯;片中"动物园追凶"的戏为神来之笔,戏剧性与隐喻性完美结合,可载影史;廖凡发挥稳定,以男二配衬胡歌,可见惺惺相惜。

2、落山风,【映画台湾】运营人,6.5分

我更多在意电影的配乐部分,里面隐隐用了三味线这样华语片极少采用的乐器,烘托紧张的气氛还是相当出彩。只可惜音乐的运用,和整部电影一样,有佳句无佳章,很碎片化,全部淹没在漫长的黑夜里。

3、魏梾,电影项目策划,7分

鼓励刁亦男的视觉大法。但不得不说,他迷失在“霓虹恶魔”里,忘记了曾经的“白日焰火”。真正的诗,不是皮囊,而是内核。《白日焰火》技术与美术再糙,但它有一种关照的视角,小人物的矛盾与不堪都在。而《南方车站的聚会》,只剩下视觉化的夜景,和一连串单薄的人物,唯有桂纶镁的角色,还沿袭了前作的厚重感。

4、陆陆,艺术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教师,7.5分

人世间最真实的生死欲念

一个无路可逃的亡命之徒也想要死得其所

导演对光的运用和色彩的把握令人欣喜

情节有奇巧 叙事稍显滞缓

总觉得节奏上可以再加一把火

喜欢万茜

5、杨欣,传播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教师,8分

画面带领著我们在幽暗中猜测人性,暖的冷的灯光、多彩闪耀的霓虹如来来往往的人物一般混淆我们的视听,最终,明媚的人性洒落在一个个平凡的阳光午后。

6、陈钢,传播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教师,8分

在网上查看订票信息时发现本片评分并不算高,明显低于同档期的《吹哨人》,因此观影之前也并未有多高的心理期待。不过看完之后,我觉得我还是会给个8分。片中强劲的演员阵容自不必多说,我最大的感触是影片对人性淋漓尽致的刻画:忠诚与背叛、贪婪与良知、爱欲与仇恨、作恶与救赎……逃亡之路、救赎之路、搜捕之路几条线有暗有明并行不悖,各人形象跌宕演进。顺便说一句,从整个剧情和基调出发,我觉得本片的英文名The Wild Goose Lake比中文名更有意蕴,更为妥帖。

7、薛忠宇,浙江师范大学电影在读研究生,7.5分

《南方车站的聚会》让我想起三部电影:破旧不堪的筒子楼段落就像一出《黑店狂想曲》般的“暴力”与戏谑;长焦镜头里的桂纶镁还是如十七年前《蓝色大门》一样迷人;全片人物以方言演绎一段生死悲歌,关于“武汉”的佳片上一部还是七年前的《万箭穿心》。
第一次在银幕上看胡歌,很帅身材很好隐忍干净利落,但是角色和廖凡演的警官一样受限,桂纶镁的角色就出彩了很多。
一边看这片一边佩服导演刁亦男太牛逼了,开场的第一个长镜头就很有味道,影调也是我的爱,不过这样的内容居然也可以过审?广电爸爸什么时候如此开明了?直到看到影片结尾出的字幕,我知道了导演忍痛的“妥协”。全片一共出现过两次“字幕”tips,一次是用给了身处噪音中的“失语”者,第二次献给了片尾“三天后……”全片最大的败笔!!!
All in all,如此影片,难得一见,值得奔赴影院观看!

【映画台湾】联络邮箱:

[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