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不發展黨員,村幹部把持基層政權;信訪辦理籤件快、辦件慢,辦件人有點懵;殘疾證辦成人情證、關係證,羣衆意見大……

  11月14日晚,2018年第三期《陽光問廉》全媒體直播節目走進巴州區,圍繞損害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羣衆獲得感、揮霍基層羣衆信任的基層“微腐敗”展開問廉互動,現場辣味十足。

  村幹部把持基層政權

  作風霸道謀取私利

  巴州區大和鄉崗石村是2019年預脫貧村,地處偏遠,脫貧攻堅任務繁重,但調查人員在崗石村走訪卻發現村幹部把持基層政權亂作爲。

  崗石村村支書尤文洪擔任村支部書記以來,從1996年至2015年19年時間裏,沒有發展一名黨員。2015年至今,崗石村僅發展了3名黨員,其中2名是2018年7月才成爲預備黨員。尤文洪從1997年擔任村支部書記以來,長期身兼數職,2014年到2017年期間,尤文洪“一肩挑”達到頂峯,整個崗石村只有兩名村幹部。

  同時,作爲村幹部的尤文洪爲多名親屬承包工程,其本人在本村工作也報出差補助。調查顯示,尤文洪的幾名親屬先後承包了崗石村村社道路整治、微水池維修、道路硬化等工程。但其他村幹部和村民卻表示,尤文洪的親屬中,除王某某一人外,其他人沒有從事過工程項目。村社幹部和村民還表示,村上的工程項目大多數沒有實行“一事一議”集體決策。

  調查人員在查閱崗石村差旅費報銷時發現,該村村社幹部在本村5個村民小組慰問困難羣衆、爲貧困戶建檔立卡等工作竟然也報銷了差旅費。其中,2015年340人次,2016年60人次,共計報銷3.2萬元。然而,其他村社幹部卻表示未曾領到。不僅如此,尤文洪還將個人欠大河鄉信用社的1.3萬餘元債務從村級辦公經費中報銷。

  此外,不少村民反映,尤文洪在硬化該村一社社道路時,將連接村道路的100多米道路硬化到自家院壩裏。目前,崗石村全村5個社道路就有3個社沒有硬化,500多名村民仍然出行困難。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該村村支部副書記曾江多年霸佔山平塘,村民用水較爲困難,面對調查更是氣焰囂張,出言不遜。

  巴州區委常委、區委組織部部長餘錢和區委常委、副區長楊傑現場表示,兩名村幹部法紀意識淡薄,將徹底調查此事,從嚴處理相關人員。下一步將選派優秀人才,配強該村的幹部力量,培養優秀的鄉加快土人才,讓黨員幹部成爲該村加快發展的先鋒。

  《陽光問廉》現場

  籤批快辦件慢

  信訪辦理有點懵

  信訪工作是瞭解民情、集中民智、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項重要工作。然而,江北街道辦事處在處理羣衆信訪時,思想不重視,辦件有點懵。2018年7月10日,江北街道辦事處信訪室收到了一封匿名舉報信,這封匿名信訪件涉及江北街道辦事處李家扁村陣地建設資金問題和清灘河村、風頭山村的飲水工程等5個方面的問題。

  這封信訪件所舉報的李家扁村陣地建設資金問題涉及到了李家扁村村“兩委”,江北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樊廣平卻直接將信訪件打包籤批給了水管站站長王貴瓊、李家扁村駐村幹部孫賢才及被信訪舉報對象之一——李家扁村村“兩委”,讓他們自行調查辦理。隨後,在信訪件辦理過程中,針對信訪件所反映的五類問題,信訪件承辦人王貴瓊竟以只管水利爲由,僅調查了關於水利的信訪問題,其餘四個問題並未參與。

  在該次信訪件調查過程中,王貴瓊、孫賢才沒有形成任何調查資料。而樊廣平在籤批給他們辦件以後,便再也沒有過問辦理情況。在7月10日這一天之內,這個信訪件通過信訪辦、黨委書記、副主任的層層轉籤,高效率地進入了信訪辦件流程,而如今逾期多日尚未辦結。

  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這個信訪件的直接辦件人王貴瓊和孫賢才至今都搞不清楚,自己手裏經辦的這個信訪件是否已經辦結了。王貴瓊曾面對調查人員信訪件是否已辦結的提問表示:“好像沒有,這一個也不知道。說實話,我也有點懵。”

  巴州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蔣軍輝表示,先不論信訪內容是不是真實問題,但相關人員作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十分突出,接下來將加強培訓和教育,嚴格信訪辦件流程,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真正提升羣衆滿意度。

  殘疾證評定變了味

  部門監管落了空

  殘疾證是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和優惠待遇的重要憑證。然而,調查人員卻發現棗林鎮青灘村殘疾證評定變了味,主要表現爲“殘疾評級‘無標準’、殘聯亂辦‘人情證’”與“專項督查走過場、殘保整治空對空”。

  劉秀英是青灘村村民,2015年被評定爲肢體二級殘疾,但村民們說她不符合肢體二級殘疾等級。更有甚者,原青灘村村主任張禮成、妻子劉俊秀、弟弟張萬成、孫子張慶奎、表弟熊地益夫婦等6人被評定爲不同等級肢體殘疾,其中張禮成本人被評爲肢體二級殘疾。據瞭解,一、二級殘疾除了每月能領取50至80元不等的殘疾人護理補貼外,還可以在醫保和臨時救助等惠民政策上得到傾斜。

  此外,調查人員還發現,近年來,市殘聯在全市範圍內多次開展覈查清理各類殘疾人證“假”“錯”“空”專項檢查,但在幾次專項檢查中,都沒有發現青灘村殘疾等級不相符的問題。今年,全市再次集中開展殘疾人覈查清理工作,巴州區殘聯再次要求各鄉鎮自查並彙報工作總結。而棗林鎮卻沒有自查,更沒有上報,且相關職能部門在多次專項督查中走過場。對於類似張禮成家多人辦理等級不相符的殘疾證和違規享受低保、臨時救助的現象,老百姓很是氣憤。

  就調查人員反映的情況,時任巴州區殘聯相關負責人現場表示,由於以前靠目測評定殘疾等級等條件限制,也不能排除個別工作人員從感情的角度出發,給一些不符合條件的人辦理了殘疾證。

  巴州區委常委、宣傳部長、總工會主席劉堯表示,將徹底查清這一個案,進行問責整改,並舉一反三,調查全區此類問題,年底前建立問題臺賬,明年4月前徹底完成清理。市殘聯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將利用新的技術和平臺,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避免此類事情再次發生。

  被問人員現場解答提問

  村幹部騙取惠民補助

  “一卡通”整治漏了網

  今年6月到9月,按照全省統一部署,巴州區集中開展“一卡通”清理整治工作,確保惠民惠農資金每一分都用在羣衆身上。然而,調查發現,水寧寺鎮香爐村村幹部利用“一卡通”動起了歪腦筋。

  水寧寺鎮香爐村村民王安全已故多年,村裏已無其他親人。然而時至今日,他仍然在享受、領取惠民惠農補助資金。原來,2009年王安全死後,時任香爐村村支書孫光敏便將王安全的“一卡通”收走,並在2011年替王安全辦理了農村養老保險。同村村民孫國華夫婦去世後,孫光敏又採取同樣手段,收走孫國華的“一卡通”,並將孫國華名下的3.3畝承包地劃到了自己父親孫能同名下。

  通過這一偷樑換柱的操作,孫光敏手握王安全、孫國華的“一卡通”和養老金證,同時通過變更土地面積的方式冒名領取惠民補助。據初步統計,孫光敏在任期間,違規冒領他人糧食直補、生豬補貼、玉米補貼、養老保險等多項惠民補助,共計15800餘元。

  爲深入紮實開展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集中整治督查工作,水寧寺鎮印發了《“一卡通”管理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然而,這次鎮村兩級的全覆蓋檢查,並沒有發現孫光敏冒名騙取“一卡通”惠民補助的違法現象。

  村民表示,並無相關工作人員對“一卡通”的情況進行入戶調查。該村村主任王存安也表示,沒有真正百分之百入戶督查。不僅如此,香爐村九社社長李俊華還坦言,自己目不識丁,自查工作只有靠感覺蒙。

  巴州區委常委、副區長楊傑表示,將徹查此事,對涉嫌違規違紀的黨員幹部從嚴問責。

  社保協管員私吞醫保費

  村民參保缺保障

  曾口鎮龍池村村民楊明翠今年75歲,每年都按時繳納醫療保險費,2015年因病住院,醫療費花了1萬多元。但當她出院準備報銷醫療費用時,卻發現醫療保險名單上沒有她的名字,不能報銷醫療費用。“拿着卡去報銷,卻發現是假卡,手術費一分錢沒報。”楊明翠對此很氣憤。

  無獨有偶。2017年,龍池村的張顯舉老人爲一家6口人購買了2018年度醫療保險,但今年8月他發現,一家6人只有老伴楊玉金實際參了保。在龍池村,不少村民都反映交了錢,村社保協管員張金鵬卻打了白條子,並沒有真正參加醫保。

  原來,龍池村的社保協管員由村支部書記張金鵬兼任,負責代收全村的醫保費用,他承認在收繳醫療保險費時存在少交、漏交的行爲。據查,張金鵬在2016年至2018年兼任龍池村社保協管員期間,收取羣衆繳納的醫療保險費未入庫的有89人次,金額共計13980元,全部用作喫飯、打牌等個人消費。

  今年5月,巴州區醫療保險徵收工作結束後,巴州區醫保局針對全區進行了一次排查,通過數據比對,發現曾口鎮2018年較2017年醫療保險參保人數減少了1772人,督查組就將這部分人作爲重點核查對象,但他們並沒有進村入戶,而是將任務交給了鎮社保中心,之後就沒了下文。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登憲表示,下一步將以整治此案爲契機,進一步明確參加醫療保險費徵收工作的責任主體,並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徵收的監管工作,同時加大教育宣傳力度,讓羣衆做政策明白人,杜絕再出現類似交錢未參保的情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