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有備無患!北京研究將小湯山醫院作爲應急救治基地

2022年前實現街道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覆蓋、新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篩查哨點、研究把小湯山醫院作爲公共衛生應急救治基地等方案、在通州宋莊將建現代化市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5月8日上午,北京市政協召開“健全公共衛生機制,推進健康北京建設”年度提案辦理協商會,市衛健委副主任高堅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了提案辦理情況和北京市健全公共衛生機制的一系列新舉措。

健全公共衛生監測預警與基層預防控制體系

提:在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方面,提案提出“提高公共衛生工作精細化水平”“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健全績效管理及激勵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制建設”等意見建議。

辦:高堅介紹,本市將通過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健全重大疾病醫療救助和保險制度、健全統一應急物資保障、強化公共衛生科技和人才支撐等措施,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體制機制。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建設、提升重大疫情救治能力,進一步加大公共衛生支持投入,健全完善公共衛生監測預警與基層預防控制體系。加強重大疫情防治重點專科建設,啓動全球和高端人才培養與引進計劃,培養醫防融合人才,建立起一支人員充足、醫防融合、精幹高效、水平一流的公共衛生人才隊伍。

北京將建互聯網診療服務監管平臺

提:在加強智慧醫療建設方面,提案中建議涉及“引導行業主體有序參與智慧醫療發展”“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體系建設,推動醫療健康服務智能化發展”、“成立專家委員會,完善人才體系建設”等。

辦:高堅介紹,北京市已經統籌設計並開展全市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目標是實現169家二三級公立醫院的電子病歷電子共享和30家醫院的電子醫學影像共享。

在推進互聯網醫療監管服務平臺建設方面,今年市衛健委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相關方案,下一步將持續推進互聯網診療服務監管平臺和互聯網醫療子平臺建設,實現互聯網醫院診療數據對接和實時監管。推動各醫療機構通過多種方式,開展醫療機構互聯網診療服務平臺建設,提供線上服務。

2022年前實現街道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覆蓋

提:在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方面,提案提出 “在整體醫療制度的設計和建設中,向基層傾斜”“加大基層公共衛生機構的建設”等建議。

辦:高堅說,近年來北京市不斷強化基層醫療衛生體系,機構數量從2008年的9227個增加到目前的10771個。截至2019年,全市組建家庭醫生團隊4809個,簽約751.0萬人,其中老年人等重點人羣簽約率達到90%以上。全市基層門急診量較2016年增長40.4%,已連續33個月增幅高於二級和三級醫院,患者就診42.4%首選基層衛生機構。

她介紹,北京市將繼續強化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2022年前實現街道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覆蓋,新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篩查哨點,提高居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加強傳染病防控的社區基礎。

研究把小湯山醫院作爲公共衛生應急救治基地等方案

提:在加強醫療機構建設方面,提案呼籲,“應當長期保留小湯山醫院臨時病房區等建設工程”。

辦:高堅介紹說,隨着疫情形勢發展,4月28日,小湯山醫院最後一名患者出院,醫院全部病區經終末消毒後關閉轉入備用。目前醫院正在抓緊進行新建病區全面檢查修繕,將按照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總體部署,隨時做好應急響應。下一步北京市將研究把小湯山醫院作爲公共衛生應急救治基地等方案,做到平戰結合,有備無患。

通州宋莊將建現代化市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提:在加強疾控中心能力建設方面,提案中包含了“深化檢驗檢測橫向合作”“加強疾控中心在監督執法中的技術支撐作用”等意見建議。

辦:高堅介紹說,北京市將重點加強市區疾控中心的基礎建設和能力建設,將在通州宋莊新址建設一個融疾病預防控制、科研教學、檢驗檢測爲一體的現代化市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並積極推進各區按照國家標準落實區級疾控機構能力和設備建設,結合首都定位和特點適當調高配置標準,提高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檢驗檢測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