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縱橫論

要論輕武器在我軍中的歷史地位,那麼56式半自動步槍絕對在其中佔有不可忽視的地位,56式半自動步槍堪稱我國產量最高的一把步槍。自60年代初開始,這款武器大規模進入我國軍隊中服役。當年,一箇中國步兵班中,除去正副班長裝備56式衝鋒槍外,所有人使用的都是56式半自動步槍,不難想象這款槍械的裝備數量有多大。


從性能上說,是56式半自動步槍使用了中間威力的7.62X39mm步槍彈,比較適合中距離作戰,精確度和較強的環境適應性是這款武器最大的優勢,加上低廉的價格,56式應該說是一款合格的武器。不過,對於任何一款武器來說,自身的性能雖然重要,但時運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拿56式來說,其伴隨中國士兵一起經歷了兩場戰爭,但是在兩場戰爭中,一場碾壓對手,一場則是被對手碾壓。


在上世紀60年代初的邊境衝突中,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式機槍、56式衝鋒槍一起,構成了幾乎碾壓式的步兵班裝備。56式半自動步槍在高山地形中的遠程互射中,基本對對面的李·恩菲爾德步槍形成碾壓,而56式衝鋒槍則在火力和準確度上完勝司登式衝鋒槍,而布倫輕機槍也不是56式輕機槍的對手。某種程度上說,西南地區的戰事能夠打成我國對外戰爭史上最成功的戰鬥,和武器方面的巨大優勢也是分不開關係的。同等數量的敵軍根本不是中國軍隊的對手,更不要說當年戰術運用得當,結果戰爭就變成了一邊倒,本來要殲敵一個營,結果打成殲敵三個旅,成功到指揮官擔心自己是不是做得太過分。


但是,時過境遷,到了1979年的自衛反擊戰中,56式半自動步槍的性能根本不足以滿足需求。在茂密的叢林山地作戰中,56式半自動步槍射速不足的弱點暴露無遺,這一次面對使用AK-47突擊步槍的對手,持有56式半自動步槍的中國士兵經常發現自己纔是被壓制住的一方。尤其是在近距離交火中,AK-47的猛烈火力令持有半自動武器的中國士兵難以對抗。我軍之所以仍然能夠以摧枯拉朽之勢擊敗越南,主要依靠的還是重武器火力方面的壓倒性優勢。


應該說,同樣的武器在兩次戰爭中出現如此巨大的反差,主要是時間和地形的問題。在需要較遠距離對抗的高山地形中,56式半自動步槍這種半自動武器還能有不錯的發揮。而對抗老舊武器的對手,56式半自動步槍的優勢則被進一步放大。但叢林從來不是適合半自動武器作戰的區域,且對手裝備劃時代的AK-47和德拉貢諾夫狙擊槍,這就更是令56式處於下風。所以,一款武器的表現如何不僅取決於自己,還取決於面對的對手和作戰的時間。

相關文章